心靈觀點

從文字領略影像之美 以暢銷小說Boy's Life《奇風歲月》為例(一)

從文字領略影像之美 以暢銷小說Boy's Life《奇風歲月》為例
Getty Images
第124期
劉惠宜

讀到好書,總是喜不自勝,例如小說《奇風歲月》(Boy’s Life)就使我如獲珍寶。

Robert McCammon寫的這本長篇小說1991年由Pocket Books出版。有趣的是,當出版商收到這本書時並不看好它的市場性,他們引用了許多資料、圖表說服作者把重心放在謀殺推理,而非美國南方的小鎮生活,才能賣得好。Robert McCammon不願更改,捍衛自己的寫作信念:「我寧可跟他們解約,我寧可退出文壇,放棄暢銷作家的成功之路。」

我在網路的書籍介紹中看到作者當年表明:「我從來不是為錢而寫作,也永遠不會。我辦不到。我深信,寫作是為了要寫出『自己想看,而且會看得入迷』的書。」就是因為這是一本「為自己而寫」的書,寫作態度必定真誠,再加上它在1992年同時贏得「世界奇幻獎」以及「史鐸克獎」,必然有它一定程度的閱讀趣味,才使我將它列入閱讀書單。

好戲登場

《奇風歲月》逐漸被美國中學採用為文學教材,和《麥田捕手》、《梅崗城故事》、《憤怒的葡萄》等並列文選是有道理的。此書以一樁謀殺案起頭,這條主幹時而顯明,時而隱微地貫串全書。故事的場景設在1960年代阿拉巴馬州的奇風鎮(Zephyr),發生在十一歲男主角柯力(Cory)生活中的大小事、超自然經驗,以及他的好朋友與周圍的人物,構成此書的主要內容。書裡涉及的議題廣泛,如種族問題、酗酒、霸凌、友誼、死亡、勇氣、兩代間的衝突、教養問題、寫作等,很能拿到課堂裡討論。作者將小男孩童年的最後這一段時光寫得引人入勝,在意想不到之處展現幽默,是本讀完後回想到其中的一些情節,還會令人發笑的書。

除了文學價值與觸及特定議題時展現的人文關懷,作者厚實的文字功力讓此書成為寫作教學與學習的好教材,中英文寫作均可受益。我想特別分享的是它的寫作技巧與風格。由於我沒有讀過中文版,在此以原文舉例。

書中主角一開始即以鮮明的形象出現:衣著上,彩度最高的紅色,與藍、白、黑混搭。牛仔褲上的補丁與大紅襯衫都被賦予了男孩嚮往冒險的幻想。

“My blue jeans had patches on the knees, like badges of courage marking encounters with barbed wire and gravel. My flannel shirt was red enough to stagger a bull. My socks were white as dove wings and my Keds midnight black.”

文字中的光影之美

閱讀時,我印象最深的是字裡行間極具畫面感的文采。清晨,柯力與父親湯姆沿街配送牛奶。經過森林時,一輛車子就這麼從眼前橫衝到湖裡。湯姆跟著跳進湖裡想救出司機未果,車子沉了下去。

“The car fell away beneath him, and as his legs thrashed for a hold in the liquid tomb, more bubbles rushed up and broke him loose and he climbed up their silver staircase toward the attic of air.”

這一幕,以影像來講,畫面裡的光是很美的,雖然這種美帶著恐怖與不安:水面下明滅不定的自然光、閃爍的光影與咕嚕嚕的水泡,泡沫搭起的銀色階梯,使湯姆得以從這液態墳墓裡逃生。

如果你家隔壁住著一位裸男……

保守的奇風鎮有一位特立獨行的居民—裸男Vernon。鎮民開會時他的出現,引起大家的不自在,卻又不便直言制止。大家只能在他進入與離開時,像紅海一樣在他前後開闔、迴避。讀者閱讀時,彷彿可以看到與聽到人群沙沙地移動:

” And then a man made his way into the chamber and you’d have thought the Red Sea was parting as folks shrank back to give him room.”

“The Red Sea parted for him again, and closed at his back.”

看小說像在看動畫

就像一般十一、二歲的男孩子,柯力也愛看漫畫、怪獸等奇幻冒險故事,這些卡通般的畫面自然也深印在他的腦海裡。當他被惡棍飛車綁架,在車上被襲擊時,柯力心裡暗暗叫苦:如果躲得慢一點,背上就真的長翅膀──升天去啦!

”If I hadn’t ducked in time, I might’ve earned my wings for real.”

而綁匪開車的速度豈是飛快可以形容,肉票柯力坐在車裡就像被丟到洗衣槽上沖下洗、左搓右揉一樣:

“ …I was thrown from one side of the car to the other as the Chevy took the curves at breakneck speed. …. I was flung around like yesterday’s laundry.”

所幸鎮裡的黑幫老大最終難逃法網:

“He struggled and thrashed like a turtle turned on its shell.”

以上這些形容都極具動感,甚至喜感。小鎮裡除了有黑道父子,Branlin家那對惡少,也使得社區裡的孩子聞風喪膽。下面的比喻頗具肅殺之氣:他們騎著代表邪惡的黑色腳踏車,像禿鷹般在鄰里間盤旋,伺機欺凌弱小。

“Oftentimes they roamed the neighborhood on their matching black bicycles like vultures searching for fresh meat.”

再看看這段惡少騎腳踏車在柯力後面窮追猛打,作者想像車輪底下的小昆蟲各自逃命的情景,閱讀時好像在看動畫。

“Green grasshoppers and black field crickets leaped for their lives under the grinding wheels.”

而學校終於放暑假時柯力的心情,相信也是很多人盼到週末的寫照,像青蛙從池塘裡一躍而出,自由歡呼,奔向閃閃的陽光:

“My heart was a frog leaping out of murky water into clear sunlight. “

陳述筆法靈活多采

除了栩栩如生的描述,陳述筆法的豐富是一位作家該具備的基本功,在此列舉一二。鎮裡的一對姊妹花,一位只穿藍色,一位只穿綠色。如果請你翻譯,你會怎麼寫呢?

“Sonia wore only blue in all its varying shades, while Katharina was a slave to green.”

學生都知道每個老師都有他的罩門,甚麼事情最令他抓狂。想想過往的學生時代,這段讀起來應該備感親切:

“All us kids had found out by now that all teachers had a sore spot; some went crazy over gum chewing, others insane over behind-the-back giggles, still others nuts over the repeated squeaking and scuffing of shoes on the linoleum.”

讀者們在〈英語私房書單〉文中驚鴻一瞥的Boy’s Life終於在此與大家見面了。這本集奇幻、懸疑與邁向成長的書籍雖然受到美國教育界的青睞,但它不是為青少年而寫的小說,作者收到的讀者回函,年齡層從十幾歲至八十幾歲都有,可見書中觸及了人們心靈共通的渴望。

下一篇文章,我們將繼續探討書中的一些妙喻,以及對比陳述、人物描寫等寫作技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看人機圍棋大戰 再談人工智慧與股市
今年3月,Google人工智慧AlphaGo在首爾和韓國職業九段棋士李世乭進行了五場比賽。這場人機大賽引起各界的關注,根據媒體報導,…
「中國學生會」變裝現代錦衣衛
杜克大學中國女留學生王千源遭受死亡威脅事件引起軒然大波。王千源指證,無論是中國留學生的抗議活動,還是對她本人惡意的攻擊,都是由該校「…
借花獻佛
新加坡身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外籍公民不少,其中印度人口約占8%。這些印度移民聚集在一個被稱為「小印度」的地區,因為風土民情特殊,…
王徵吉愛上黑琵 永生不悔
1992年七股發生槍殺黑面琵鷺事件,震驚了國內外。由採訪而認識黑面琵鷺的王徵吉,辭去了記者工作,結束婚紗公司事業,…
《台灣大劫難》:一桶潑向溫水鍋中青蛙的冰水
袁紅冰先生撰寫的《台灣大劫難》一書的警示作用,如同李敏勇先生為該書所作序之標題,「一位中國流亡者為台灣升起的烽火」。「烽火」…
你跑步我騎車 鐘少佑、簡婕環島愛相隨
堅持MIT的台灣運動品牌「拓荒者」第二代董事長簡婕,2012年曾接受《看》雜誌採訪,如今已接班六年且頗有心得的她,依然給人嬌小甜美、…
2013年1月全球大事
歐巴馬宣布嚴格管制槍枝 地點:美國華盛頓 1月14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被稱為「最嚴格的槍枝管控法案」,紐約州州長隨即在15日簽署該法案,…
輕裝潢如何玩空間? 從天地壁著手 讓居家大變身
輕裝潢、微裝修已經蔚為潮流,不管是老屋改造,或是小資族、首購族、租屋族的居所,不少人都希望有不同程度裝潢,讓空間更合乎自己對生活品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