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圖為導演齊柏林(右)和旁白吳念真。
鄭少凡
第138期
鄭少凡
歷時五年、花費近億,由齊柏林執導與拍攝的紀錄片《看見台灣》,光是空拍時間就超過400小時,是台灣紀錄片史上最大規模的製作。它的背後有著甚麼感人的故事?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光是空拍時間就超過四百小時,是台灣紀錄片史上最大規模的製作。

導演齊柏林原本是個在交通部上班的公務員,因為愛上空中攝影而全心投入平面空拍,一拍就超過二十年,至今飛行時數已超過一千六百小時,拍攝影像超過三十萬幅。

而在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台灣後,齊柏林在空中俯瞰拍攝災區殘破不堪的景象,觸動之餘決定籌拍紀錄片。

一開始,齊柏林找朋友借錢,拿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湊了三千萬元租下空拍設備,另外還得租用直升機,光一個小時就得花費十二萬元。還好企業界人士後來紛紛慷慨解囊,才促成了這部花費超過九千萬,堪稱台灣影史最貴的紀錄片。

花蓮清水斷崖蘇花空拍景。台灣阿布電影公司提供

心路歷程1
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在《看見台灣》首發預告片的記者會上,擔任該片旁白的名導演吳念真說,當他第一次看過全片時,內心出現了這段旁白:「你沒看錯,這是台灣,只是因為沒用這樣的高度去看過她。用一隻鳥或一片雲的高度,我們一起來看這座島嶼的美麗跟哀愁。」

《看見台灣》帶著觀眾從空中鳥瞰台灣的美麗。齊柏林說,台灣最美麗的地方,是高山、海洋,是人煙罕至的地方,那裡沒有公路、沒有消波塊,也沒有開發。但同時也看到台灣的哀愁,如土石嚴重崩塌的斷崖讓人驚心動魄,觀看時心情也不免沉重。

齊柏林希望片子能帶給台灣人一股振奮的力量,期盼看完片子的人用自己的方式愛護台灣這塊土地。

齊柏林笑稱,《看見台灣》是個「一個半小時認識台灣的懶人包」,他說:「過去大家都是在地上看台灣,但換個高度、用不同的視野,你看的面向會更廣。這是很好的認識自己家園與這塊土地的方式。」

心路歷程2
是自己的家園 所以感動

吳念真感性地表示,「很多人寫作時都會說:『大地啊!我的母親!』這話寫起來很簡單,但真正看過《看見台灣》後,若不感動或哀傷,台灣大概不是你所愛,你會為我們過去摧殘這塊土地流淚。」

法國知名導演盧貝松2009年監製的空拍紀錄片《盧貝松之搶救地球》(英文片名HOME),展示國際攝影大師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走訪超過五十個國家,全由空中俯瞰所拍攝的獨特畫面,片中充滿著驚奇與對地球環境破壞的憂心。

拍攝《看見台灣》的阿布電影公司董事長萬冠麗提到,當時齊柏林送她電影票去看盧貝松這部紀錄片,她覺得影片拍得很美麗,自己卻沒有太大的感動。後來仔細思考後發現,原來拍攝的不是自己的家園,所以感動程度有限。

《盧貝松之搶救地球》上映時,正好也是齊柏林起心動念要開拍《看見台灣》之時。他當時花大錢從國外借了空拍器材回來,但周遭的人都認為製作這部影片是不可能的。在沒人鼓勵的情況下,齊柏林看了《盧貝松之搶救地球》後,信心大增,他說:「別人都已經做這個片子了,拍了五十幾個國家,我覺得在台灣應該是更容易了。」

《看見台灣》花費九千多萬,是台灣成本最高的紀錄片。雖然現在有許多企業的基金會贊助,一開始齊柏林找錢時,可是困難重重。「剛開始在做這部影片時,完全無法想像誰會來看,因為片中有傳遞知識教育的意含,但片中沒有男女主角,最多只有怪手,不知觀眾在哪。」

籌款時,齊柏林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商業模式在哪裡?」齊柏林根本不知怎麼回答,遇到不感興趣的籌款對象時還會被數落:「怎麼不自己去賺錢!」

所幸,齊柏林已經累積了二十年的平面空拍歷程,很多人看到他以往的努力而願意信任他、資助他。

大漢溪汙染的情景。齊柏林攝影,台灣阿布電影公司提供

心路歷程3
發揮空拍經驗 用畫面串起故事

齊柏林透露,《看見台灣》很特別的一點就是拍攝時沒有腳本可依據,因為若先有腳本,拍攝就得依照腳本非要拍到甚麼場景不可,那樣花費會更大。

雖然沒腳本,但齊柏林有著二十多年台灣空中平面攝影的經驗,觀察到了台灣各種不同的環境面相。據此,他在腦中架構了要拍的畫面,過程中再加以調整。結果,雖然有拍攝不到的畫面,但也有意外的驚喜。

畫面拍回來後剪出毛片,齊柏林把影像串起來形成一個故事。所以,《看見台灣》是以畫面串起來的故事。而要讓觀眾看一百多分鐘沒有男女主角的影片,挑戰更大。齊柏林自謙地說,在拍攝紀錄片中自己是個新手,所以他向很多導演請益影片的鋪陳,例如邀請到侯孝賢擔任監製,《拔一條河》的導演楊力州也給他許多建議。

齊柏林提到其中一個很受用的例子,就是戴立忍導演的建議。一開始齊柏林想把很多空拍畫面都擠到影片裡,戴立忍看過初剪後跟他說:「你太貪心了,很多東西傳遞一個觀念就好了!」這建議提供了齊柏林後續修改很重要的方向。

心路歷程4
克服空拍困難 期幫助電影產業

《看見台灣》是台灣第一部空拍紀錄片,在台灣做空拍攝影到底有多難?

首先是找到空拍飛機很困難。如果自己購買飛機的話,取得執照不容易,台灣飛行的限制也很多,飛機更沒有地方擺,更何況購買飛機的費用不小,一般人根本負擔不起。

如果租用飛機的話,費用同樣龐大。此外,出租飛機不是專門為拍攝所用,有錢還不一定租得到,還要配合飛行員的時間。齊柏林提到,以目前這個季節為例,直升機都去洗高壓電塔了,很難租得到。

導演齊柏林工作時的情景。台灣阿布電影公司提供

最後,就算有經費、有飛機可以隨時配合空拍,如果沒有空拍器材,還是功虧一簣。因為必須有將攝影機固定在飛機上的專門器材,否則手拿攝影機晃動得太厲害,拍出來的畫面根本無法使用。不過,空拍器材不僅貴,台灣也找不到,這就是齊柏林為何要花鉅款從國外租用空拍設備的原因。

在此之前,齊柏林目睹許多國內導演企圖自己發明器材固定攝影機於飛機上,但最後都失敗了。有一次,一位導演還用手將攝影機伸到飛機外,因為風太大導致手差點抽筋,「其實還滿危險的!」齊柏林感嘆。還有一位導演在自己的肚子上綁了枕頭,把攝影機架在枕頭上想用自己的手固定,如此徒手煉鋼的方法,在天空拍了兩個小時,結果能用的畫面只有十幾秒,租用飛機又那麼貴,完全不符合投資報酬率。所以,國內沒有電影公司敢投資空拍。

就算技術、資金問題都解決了,空中攝影本身還是很困難,因為影響的因素太多了,例如天氣、飛行員狀態、攝影者本身的狀態,這些都不是事先能控制的。

齊柏林希望藉由自己的空拍經驗,帶給台灣電影產業空拍的服務,他想將自己高價租來的空拍設備便宜租給需要的電影公司。可惜大多數電影公司還是礙於租用直升機的高額費用而作罷。

心路歷程5
學習謙卑 改變人定勝天的觀念

擔任《看見台灣》旁白的吳念真,提到回頭再看這部片時,依然能想起當初念每句旁白時內心的感受。他在預告片公開記者會上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這一代人最常對下一代講:『我們的努力就是為了讓你們過更好的生活。』但你摸摸良心看看,我們的努力帶來的是甚麼?是對這塊土地無情的剝削!這部影片是讓我們正眼去看它、去感到懺悔的重要的作品。」

從空中目睹了台灣的美麗與哀愁,齊柏林自己有甚麼深刻的感觸?他說:「我的感動來自於我與土地長久觀察的情感連結。每次看到土地有新的傷痕,會很惋惜。一棵樹可以活二百年、三百年,我們人才活多久?」

說到此他長長嘆了一口氣說,「人們要改變『人定勝天」的錯誤觀念,莫拉克颱風一來,百年神木都承受不住,人真的沒辦法勝天!真的要改變自己對待土地的方式。我們砍掉森林去種植農作物換新台幣,可以滿足一時的生存需求,但這個土地最需要的是永續,我們卻看不到永續的規劃與方向,這是我對台灣憂心的地方……」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1月中國大事
青島漏油爆炸 多人死亡 中國最大煉油企業中國石化於山東青島的油庫22日漏油爆炸,截至24日,死亡人數已高達52人、11人失蹤。…
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 習近平險中求「穩」
中共中央在2021年12月10日發布經濟工作會議聲明,要求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連提25次「穩」字。中共喊經濟要「穩」,這背後隱藏的意思…
是誰讓台灣追不上韓國的FTA?
中韓宣布已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馬政府立即表示台灣的出口和經濟將受到極大傷害,國民黨並大肆宣傳廣告說民進黨要為這極大傷害負責,…
從書法小天才到書法頑童
周月雲說,寫書法的日子快要跟自己的年歲一樣長了。 從小,周月雲是別人眼中的書法天才。5歲開始拿毛筆;…
香港特首選舉 台灣他山之石?
「一國兩治」的香港,本來是中共用來統戰台灣的樣板,可惜非但沒成功還屢次警醒台灣民眾,像香港這款的「一國兩治」台灣人可不想要。…
跟古人學浪漫,送他一顆大西瓜!
花有花語,你可知道瓜也有瓜語?例如:哈密瓜的瓜語就是「哈你哈死了」,木瓜代表「思慕的對象」,胡瓜是「糊裡糊塗愛上你」,南瓜則表示「你很難追…
恐怖襲擊和「法國病」
《查理》周刊遭恐攻後,從上一期的6萬冊增印至300萬冊。Getty Images 巴黎《查理》週刊最近被恐怖襲擊事件並非孤立,…
讓古人告訴你改變命運的關鍵
您算命嗎?人在不景氣的時刻,生活有了危機意識,可能比較容易想起求神問卜這件事。不過據報導稱,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連命理師都遭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