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張成澤被處決後的中朝關係

北韓僅次於金正恩(右)的二把手張成澤(紅圈者)被處決的消息,近日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
Getty Images
第140期
庚元

北韓(朝鮮)僅次於金正恩的二把手,有「攝政王」之稱的張成澤被處決的消息,近日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據稱張成澤與中國關係密切,這件事不僅事關朝鮮權力格局的變化,還可能對中朝關係,甚至東北亞局勢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張成澤被清除 罪名含親中賣國

據韓國電視台「TV朝鮮」2013年12月11日在獨家報導中引述中國高層消息人士的話說,在金正恩8日廢除姑丈張成澤一切職務後,有位北韓副總理逃到中國避難,並已獲得中方政治庇護。如果消息屬實,這是中國前所未有的給予在政治內鬥中失勢的北韓高官政治庇護。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也在近日發表文章說:「中國大多數公眾對朝鮮近期發生變故的方式毫無疑問是反感的。」有跡象顯示,中共對張成澤被突然清除感到不滿,借公眾的名義發聲。

稍早前有報導稱,張成澤可能早已在12月5日被「犬決」。據說張和5名親信被扒光衣後放入鐵欄,放入120條餓了3天的東北獵犬撕咬,直到吃光。歷時1小時,金正恩和第一夫人李雪主帶領300多名高官觀看。後來又有報導說張成澤是被機關槍行刑隊處決的。從朝鮮官方報導看,張在12日被槍決的可能性較大。

張成澤被廣泛認為是北韓政權的親中派,金正日生前多次在他的陪同下訪中。金正日死後,張成澤又受命輔佐金正恩度過掌權的過渡期,是僅次於金正恩的朝鮮第二號實力派人物。外界普遍認為張成澤是北韓在過去幾年嘗試進行中國式經濟改革,建立經濟特區的主要推手和操盤手。此次清除張成澤提及的藉口之一就是「將國家寶貴資源(煤礦)廉價變賣」,而中國又是朝鮮資源的最大買主。有消息指,在此次清除張成澤的未公開的內部批判中,直接指張「親中賣國」。

韓國《先驅經濟》引述「對朝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金正恩上台後,張成澤和金正恩之間在經濟改革和對外政策上存在分歧。張成澤還試圖讓金正日長子金正男奪權,張在北京的親信和金正男接觸,此事被金正恩發現後,才遭到了肅清,其核心罪名「阻礙黨建立唯一領導體系的反黨反革命宗派行為」就是指張成澤和金正男的曖昧關係。金正男當年被金正恩追殺,據傳正是得到北京的保護才倖免於難,而張成澤與金正男試圖奪權的背後,支持者自然就指向北京。

也有消息稱,此次張成澤被清除與平壤高層長期存在的,以張成澤為主的改革派與軍方崔龍海為主的擁核武派的權鬥有關。結果看來是崔龍海最終說服金正恩扳倒張成澤。

從歷史看中朝關係的不確定性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北韓在經濟、貿易方面,越來越依賴中國,美國的外交關係協會在2008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是北韓最大的貿易夥伴,也是國內食物、武器和燃料的主要來源。可以說沒有中共對北韓的大規模援助,平壤政權很難能維持到今天。

然而從金日成到金正日,再到如今的金正恩的幾十年裡,北韓對中國一直就是愛恨糾結。金家政權需要中共在方方面面的繼續援助與支持,又不願意被中共控制,尤其是近些年,在核武試驗與是否推行中國式經濟改革等問題上,中朝之間分歧加大,戒心日重。

出於意識形態上的惺惺相惜與地緣政治的安全和戰略考慮,中共在政治、外交和經濟上全力支持北韓,希望維持北韓的政權穩定。即使近些年,國際社會對北韓核試驗實施制裁,中共依然不顧國際社會的壓力,繼續對北韓進行大規模援助。

歷史上共產黨國家之間,尤其是彼此接壤的國家之間的關係,往往不同於其他國家間的國與國正常關係,共產黨國家間往往不是同志加兄弟的關係,就是反目為仇的敵對關係,即便恢復正常的國家關係,也是在彼此打鬥數年之後。

沒有中共的援助,被國際社會長期孤立並受到禁運制裁的平壤政權是難以為繼的。張成澤被清除之後,只要還能從中國源源不斷地得到足夠的援助,金正恩儘管對北京有諸多的不滿,料也不會在表面上主動進一步與北京交惡。

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就是歷經此番變故,北京再次體會到金正恩的二心與不確定性,或許會重新評估北韓對中國的價值,考慮是否還如既往那樣對北韓提供大規模的援助。

如果今後不能從北京得到所要的援助,為擺脫困境,平壤則可能疏離與北京的關係,轉而主動與美國改善關係,或繼續核武試驗,或鋌而走險在朝鮮半島挑起事端,其目的都是抬高與美國討價還價的價碼,而不是真的發動全面的南北戰爭,因為一旦朝鮮半島爆發全面戰爭,無論中共介入與否,金正恩政權必將崩潰。

也許在金正恩看來,北京對平壤的需要超過了平壤對北京的需要,即便親中的張成澤被清除,北京還會像以往那樣離不開平壤現政權。是否真的如此,時間將給出答案。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信報》為何封殺「香江第一健筆」?
7月31日,被稱為「香江第一健筆」的練乙錚在《信報》發表了〈別了《信報》〉,記述他被《信報》停筆的經過,…
台灣童謠之父-施福珍的傳奇故事
1964年的一天下午,施福珍正在睡午覺,忽然聽到窗外傳來學生因為玩瀝青被黏到腳的抱怨聲:「點仔膠黏到腳。」此時,他的創作靈感湧現,當下寫了…
美國公務人員工作最幸福
每當經濟不景氣,被譽為「鐵飯碗」的公家機關工作就特別吃香。據台灣考選部的統計顯示,2011年高普考報考人數創下新高,達到135,004人,…
中國網路革命的發酵:從尋找領袖到尋找階級
海外中文世界裡,中國革命的腳步聲越來越響。如果說2017年3至10月中國流亡富商、國安部線人郭文貴發動的「郭氏推特革命」…
看到嬰兒潮退休問題的一道曙光
嬰兒潮世代的退休問題,大約從2005年起就有大量的文章和研究,不斷提出警告要大家早做準備,而關心這個議題的讀者也越來越多,…
媒體大亨梅鐸的20年中國情緣
2010年8月9日,世界傳媒大亨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決定出讓其在中國的主要資產,將麾下的三家華語頻道(…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西班牙風力發電成績佳 占全國四成電力
當世界大多數國家面臨能源危機之際,多年來提倡風力發電的西班牙卻得以避免高油價的困境,維持相對穩定的能源價格。西班牙3月底的風勢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