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台灣國際建築空間設計展」在世貿一館舉辦。這場主要面向設計業者、代理商的專業展覽裡,有個攤位展示的家具,以俐落線條和淺色木作為主要設計元素,營造出媲美日本無印良品的家居氛圍,一旁還站著三位年輕女孩。如此組合在一排大型廠商展位中,顯得特別亮眼,許多人經過都忍不住看上幾眼。
她們是「良路設計」,在今(2017)年3月於募資平台上推出可組合的移動式家具品牌「走走家具」(GOGO Furniture),創新概念與年輕感的設計,在網路世界掀起一波討論。走走家具同時間還獲得教育部「大專畢業生創業服務計畫」(U-start)文創業首獎,取得一百萬獎金補助。
走走家具 GOGO Furniture
公司名稱:良路設計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6年3月
團隊成員與分工:
宋倍儀─產品設計
陳姿廷─行銷企劃
黃璟平─工程與行政
▲2016年3月成立的走走家具,構想源於宋倍儀(左),隨後畢業的黃璟平(中)、陳姿廷(右)也加入團隊。葉俊宏攝影
▲走走家具走的是清新質樸的家具風格。走走家具提供
生活美學:
打造租屋族帶著走的家
走走家具的構想,起因於創辦人宋倍儀在學期間的個人經驗。從大學念到研究所,宋倍儀前後搬了五次家,每次搬家都是大考驗。除了搬遷困難,知名品牌組裝家具在重複拆卸的過程中容易損毀、耐用性低。當時,宋倍儀就決定以後一定要自己設計一套滿足租屋族需求又耐用美觀的家具組。
她說:「走走家具不是只賣單個家具,我們希望是打造一個類似懶人包的概念,可以帶著走的家。」目前走走家具總共有八樣商品,每件產品都可以根據需求和功能隨機組合。
為了實現計畫,宋倍儀畢業後先接案籌組資金,並邀請同樣剛從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畢業的同學陳姿廷、黃璟平加入,於2016年3月正式成立走走家具團隊。宋倍儀說:「其實一開始沒有想把走走家具當成事業,只是一個設計專案。」近年群眾募資普及化,加上台灣也開始出現「自造」浪潮。原先只是單純想為自己多年的困難找出解決方案,沒想到卻一腳踏入創業旅途。
▲深知租屋族的辛苦與無奈,走走家具要讓遊子在外也能輕鬆打造居家風格。走走家具提供
▲為減少組裝繁瑣細節,走走家具的設計多採用卡榫設計。走走家具提供
面對質疑:
挑戰家具製造業的不可能
三個小女子,沒經驗、沒資金,手拿幾張平面設計稿就想投入瀕臨夕陽的家具製造業。走走家具在尋找製造商的初期,就遭遇業界不少質疑。
為了耐用度,她們堅持使用國外進口的樺木夾板,在設計上也盡量減少螺絲用量,多以卡榫連接為主,方便快速組裝。但這樣的設計,一開始被認為「太過理想性」。
「很多工廠一看到我們的設計圖,第一句就說:『這不可能啦!』」宋倍儀表示,家具製造業長期缺乏新血加入,工廠師傅仍保持傳統製造的思維與觀念,要說服他們願意接單製作,相當不容易。「看我們是年輕小女生,態度不屑,或是講話不實際,想呼嚨我們的也有。」
從毫無人脈、只能用Google搜尋廠商,到學習和製造商討價還價,「雖然摸索的過程很辛苦,要面對很多質疑,但過程中也遇到很多人很好的廠商,給我們很多提醒和建議。」談及此,宋倍儀語帶得意地說,走走家具的系列產品從平面設計端到生產端,除了細部微調,整體概念幾乎不太需要大幅度的更動,表示三人最初對走走家具產品方向的想像沒有問題。
募資喊卡:
重新調整市場策略
創業維艱,宋倍儀說,過程中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常以為跨過一個檻可以暫時喘口氣時,卻馬上又遇到更難的關卡,「以為蜿蜒的路終於走到盡頭了,結果一轉彎發現有更高的山。」從設計、生產、募資上線、開放訂購……走走家具一年多來面臨不少問題,目前面臨的正是市場策略不清的狀況。
宋倍儀解釋,台灣消費者對於家具品牌的知識太過缺乏,在國外,買家具就跟買衣服一樣,有各種風格、品牌可供自由選擇搭配。反觀台灣,因為風格與功能接近,走走家具在推出之初,總是被拿來和宜家家居(IKEA)、無印良品(MUJI)比較。她加重語氣強調:「我們的產品,其實正好補足了品質比IKEA好、價格比無印便宜,又可以有生活風格這塊中間的空白市場。」
市場空白,也表示台灣社會尚未培養出消費習慣。加上最初定價偏高,雖然在募資平台上線後即獲得廣泛回響,知名度竄升,卻無法將這些好評轉換成訂單。「好多人來留言跟我們說想買,甚至有人直接到展示區說要購買,但最後沒買的人,將近九成!」宋倍儀難掩失落,坦言團隊三人都是設計出身,缺乏專業行銷背景,在打入市場的關鍵階段,常感到吃力。
究其原因,判斷是因為市場定位不夠明確,加上單價高,家具組的配套方案無法隨時彈性調整優惠價格,導致消費者猶豫期過長,最後放棄購買。經過討論,走走家具決定中止募資,改將購買平台移到官網,並將目標客群放在都會人士、單身族群,重新設計定價與產品組合。
▲三個人每天朝夕相處,好感情卻不受影響,不同個性反而成為最好的互補。葉俊宏攝影
學會彈性:
碰撞後以進軍國際為目標
雖然募資計畫不如預期,三人仍對未來充滿信心,「台灣人的生活美學、美感,是有在緩慢進步的。」她們相信走走家具一定能打動懂它的消費者,雖然還在創業初期階段,但這三位少女已經懷抱進軍國際的打算。宋倍儀說:「例如美國、日本,租屋型態非常適合移動式家具產品,而且目前看不到做得像我們那麼好看的產品。」今年,她們希望可以獲得赴國外參展的機會,未來也不排斥接觸創投或是增資。
不過她們也強調,走走家具的短期目標還是先以完成第一階段訂單、擁有第一筆正式營收最為主要。「當時創業我們各拿10萬出來,瞬間就燒掉了!」面對資金問題,目前主要透過申請補助、參加比賽等方式爭取資金。宋倍儀分析,走走家具的獨特性和完整性,是較容易獲得評委青睞的關鍵,「第一,台灣目前沒有這樣的產品出現;第二,走走家具整體設計概念、產品內容、製造方法,都非常完整。」幸好多次獲得政府與銀行單位的補助,走走家具才能堅持至今,「我們算是非常幸運的團隊。」
一年的實戰經驗,宋倍儀表示這段過程雖然艱辛,卻很有趣,創業帶來的成長與收穫,更是超乎預期。「我學會甚麼是彈性,有時候不一定要那麼堅持,吃虧也不表示不好,吃虧可能意味著更長遠的合作。」甚至對於勞資雙方立場,宋倍儀在這過程中深有感受,「希望以後走走家具站穩腳步後,也能給出很好的薪水。」
這三位七年級女孩,從為自己找份工作,到想給別人更好的工作,不知不覺,走走家具正開始思考如何替社會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