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研究家暴

家暴行為的研究一般屬於社會學或犯罪學領域。Fotolia
第180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專長為應用個體經濟學、家庭經濟學、勞動經濟學、公共政策效果評估。

有人將經濟學這個學科稱作「伊可那密帝國」(economy empire),因為近三、四十年以來,經濟學的研究領域開始「侵略」到其他的專業領域,尤其是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公共衛生、法學等等。這種四處侵略的行為類似帝國主義擴張,因此被稱為「伊可那密帝國」。

與其說經濟學家喜歡跨界表演,不如說是電腦、資料與研究方法的進展,讓經濟學家能夠去探索以前難以探索的領域。畢竟,經濟學就是在研究人的選擇行為,而只要涉及到選擇行為的議題,不論屬於那個專業領域,都是潛在的經濟學研究議題。

今天我就來介紹經濟學家如何跨界去研究「家暴」這個傳統上屬於社會學或者犯罪學的研究議題。

 

家暴的三個理論

經濟學家研究家暴行為(這裡指的是男性伴侶對女性伴侶的暴力行為),著重在估計經濟條件對家暴行為的影響,其中一個重要的經濟條件是女性的薪資水準,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女性相對於男性的薪資。

家暴的第一個理論是「male backlash theory」,直接翻譯非常地傳神,就是「男性復仇理論」。這個理論預測女性的薪資如果相對男性的薪資增加,將會使得男性感到自己的主導地位受到威脅。男性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會更頻繁地使用暴力對待女性。

第二個理論稱為「household bargaining theory」,可以翻譯成「家內議價理論」,或者「家內談判理論」。這個理論跟男性復仇論的預測完全相反,認為女性在家庭內相對於男性的所得提高,將會提高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會增加女性的「議價能力」。如此一來,女性會得到更多的保護,使得男性使用暴力的可能性下降。

第三個理論是「exposure theory」,可以翻譯成「曝光度理論」。這個理論跟女性的薪資高低沒有絕對關係,而是認為女性在外工作的時間愈長,在家跟男性伴侶相處的時間就愈短,如此一來,兩人產生磨擦或者衝突的機會就愈少,進而減少了家暴發生的頻率。這個理論的預測方向基本上跟家內議價能力理論一致,但是兩者所持的理由不同。

 

跟斯斯有兩種一樣,工資也有兩種

在經濟學理論中,一個人的薪資有兩種衡量方法。第一種是他/她實際工作獲得的薪資,這也可以稱作「實現的薪資」(realized wage)。第二種薪資是他/她可以在勞動市場中獲得的「潛在的薪資」(potential wage)。後者跟前者最大的差別是,對一個沒有工作的人而言,其實現的薪資是零,但是潛在的薪資通常不會是零,除非這個人在任何勞動市場可提供的工作上完全沒有生產力。

接下來要問的問題是,對議價理論而言,哪一種薪資比較重要呢?

美國布朗大學經濟系教授Anna Aizer認為,潛在的薪資比較重要。因為對一個沒有工作的女性而言,她的議價能力並不是零,而是現行市場中根據她的能力、經驗等,可以估算出她可以得到的潛在薪資,進而決定的。當潛在薪資愈高,這位女性的外在選擇機會(outside option)愈好,那她在家裡的談判能力就愈高。

 

女性的相對薪資影響家暴

Aizer教授利用大量的美國勞動市場資料,估算出每個通勤區域(commuting zone)內女性平均的潛在薪資,以及其跟男性平均潛在薪資的比率。透過詳細的計量分析,她發現這個比率愈高,家暴發生的機率愈低。

這樣的結果符合「議價理論」的預測,也就是當女性相對於男性的薪資愈高,女性愈能遠離家暴的威脅。因此,Aizer教授預期,隨著女性教育機會的提高,加上勞動市場逐漸對女性愈來愈友善,提供女性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家暴的發生率會愈來愈低。

在同一篇研究中,Aizer教授也嘗試驗證「曝光度理論」是否對於家暴行為有預測能力。為此,她比較了週末與工作日發生家暴的機率,發現週末發生家暴的機率並沒有比工作日來得高。這樣的結果顯然跟曝光度理論的預測不一致。

 

台灣是否跟美國不同?

Aizer教授的研究對象是美國社會,她發現只有議價理論對於家暴行為有預測力,男性復仇理論則沒有。然而,這樣的情況也適用於台灣嗎?

為此,我的指導學生利用台灣各縣市過去十年的薪資資料,計算出女性平均薪資和男性平均薪資的比例,然後比較這個比例和各縣市家暴通報紀錄的關係。發現女性相對男性的薪資愈高,發生家暴的機率愈高,這樣的情況和美國完全相反。不過,由於資料的限制,目前只能算出實現的薪資,而不是潛在的薪資,所以目前的發現可能受到不少偏誤的影響。

或許不少人會認為,台灣男人的能力不一定很強,但愛面子的心卻無比強盛,特別不喜歡女性挑戰自己的霸權地位。所以,「男性復仇理論」可能在台灣更有預測力也說不定。希望台灣未來能有更細緻的研究來進一步驗證這一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藥王」當歸 可補一切虛勞
 當歸小傳三國時期,司馬昭派大將鍾會、鄧艾進攻蜀國,蜀國君主劉禪竟嚇得開城投降,使苦苦堅守在劍閣的姜維,欲降不願,欲戰不能。…
王義郎追求品質第一的精彩人生
王義郎的一生十分精彩,經歷過金融業、航空業、證券業、觀光業以及目前經營的食品業等各種領域。出於對美食的興趣,同時也想將健康概念分享給更多人…
中聯辦大換班 加強未來統戰?
香港特首梁振英在1月16日做了他上任後的第一次施政報告,除了打造新香港之類的宏圖大計,缺乏具體解決民生問題的辦法,對政制改革更是諱莫如深。…
飲食性肥胖瘦身後,為何容易復胖?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人的飲食早已不再是求得溫飽而已,吃得太好、太多反而成了問題,「減肥」也成為熱門話題。但好不容易才瘦身下來,…
有聽說父母不會跟孩子玩嗎?
當媽媽之後,我一度以為逗逗孩子笑、給寶寶舉高高就是跟孩子玩。教養書上也寫道:幫孩子做做按摩、讀讀故事書或洗澡,都是陪孩子玩耍的方式。…
當前台灣經濟的一個關鍵問題:萬般皆下品,唯有買房高?
今年,房市終於冷下來了,並出現些許跌幅,可是沒有發生帶量的快速下跌或恐慌,這令我更加憂慮。儘管大家普遍認為房價已經過高,…
2013年3月全球大事
地點:梵蒂岡 天主教第266任新教宗「方濟」出爐 經過5輪投票,羅馬天主教第266任教宗在梵蒂岡的3月13日晚間誕生,…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