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土地改革無疑是台灣近代經濟史上最重要的變革之一。上一期我們討論了1949年實施的「375減租」政策,這一期我們將焦點放在1953年實施的「耕者有其田」改革。
前所未見的劇烈改革
「耕者有其田」應該是台灣歷史上最劇烈的土地政策。耕者有其田的實施方法是政府做為中介人,將私人地主的土地強制徵收了之後,再用固定價格賣給佃農。由於土地價格被嚴重低估,這個政策的效果相當於地主對佃農的大量財富移轉。
根據筆者的估計,政府制訂的徵收地價應該不到市場價格的三分之一。同時,在改革中得到土地所有權的佃農家數非常可觀,占了當時全台灣農家總數的42%,或者全台灣家戶總數的18%。
筆者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政策的劇烈程度,相當於今天台灣政府宣布只用三分之一的價格徵收大量的住宅,轉讓給台灣18%的家庭。
這麼劇烈的所有權移轉,從來沒有在清代以來台灣的歷史上出現過。
美國在幕後
台灣在戰後初期的土地改革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創舉,在台灣之前與之後,不少其他亞洲國家都有進行過類似的改革。在台灣之前有中國、日本與南韓,之後有越南、印度還有其他國家。不但時間上接近,日本跟南韓的土地改革方式也跟台灣的耕者有其田類似,都是政府做為中介人,將地主的土地強制徵收然後轉移給佃農。
為甚麼這些國家會這麼有默契,會一起手牽手在二次大戰後進行類似的土地改革呢?答案當然是有一個幕後的導演,而當時有能力做這種跨國導演的只有美國。
美國為何要在亞洲國家推動土地改革呢?我們都知道美國根據其戰略需要,在亞洲國家有駐軍,也有海軍、潛艇、飛彈等部署。但土地改革是哪招?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美國奉行資本主義,而資本主義的基石是私人財產權。土地改革涉及到政府用強制手段改變土地所有權,這完全違反美國的價值與私人產權的基本原則。
▲二戰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戰後支持在亞洲各國推動土地改革,以降低共產主義的吸引力。Getty Images
土地改革是美國的洲際飛彈
戰後美國的土地改革專家雷正祺(Wolf Ladejinsky)認為,土地改革是美國對付共產主義擴張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二次大戰之後,中國被中共赤化,美國各界認為共產主義在蘇聯與中國獲得成功,很大的原因是他們土地重分配的主張得到了廣大農村的支持。
為了反制共產主義擴張,美國雷正祺這些反共人士就想到在亞洲各國推動土地改革,以降低當時在亞洲各地盛行的共產主義的吸引力,達到穩定農村的目的。換句話說,除了軍事部署之外,土地改革也是美國對抗共產主義的武器,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洲際飛彈。
他們的主張得到當時託管日本的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的支持,在日本先行推動了改革,將當時高度集中在地主手裡的土地分給佃農。
當然,跟共產黨搞的集體化不同,「美國式的土地改革」雖然將大量的土地重新分配,卻沒有改變私有產權制度。
土地改革成功的條件
不過,在戰後亞洲各國推動土地改革的成效上,應該只有日、韓、台三個國家得到比較成功的結果,其他如中國、越南、印度、菲律賓的改革則成效不彰。
不少學者指出,土地改革難以成功,主要是因為政府和地主通常是利益共同體,政府想要爭取地主的支持都來不及了,怎麼會去革地主的命呢?這派觀點認為,土地改革得以在日本跟韓國成功推行,是因為戰後這兩個國家都被美國託管 (Occupation),所以即使日韓政府百般不願意,美國也得以貫徹改革。
台灣則是因為戰後接收的國民黨政府不但跟台灣的地主沒有利益關係,反而認為地主階層是政權的潛在威脅。因此,台灣雖然沒有被美國託管,但基本上跟美國的利益方向一致。雷正祺當時就是台灣「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的主任委員之一,對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推動有重大影響力。
美國的目的達到了嗎?
所以,美國政府是否透過土地改革使得當地政府得到農民的支持,贏得了政權穩定,最後達到了圍堵共產主義的目標?
從戰後日、韓、台三個國家政權長期的穩定狀態來看,也許土地改革真的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不過戰後各國百廢待舉,同時有千百種政策開始推動。想要估計土地改革單獨的效果(邊際效果),就必須控制住其他政策的影響。無疑,這對經濟學家來講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