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事件大反轉 中國為何撤告

2020年國慶晚會現場。
駐斐濟代表處
哨子先生

一則發生於好些天前的舊聞,這幾天忽然出現在媒體版面,還鬧得沸沸揚揚。事情是這樣的:台灣駐斐濟辦事處(簡稱台灣代表處)於10月8日舉行的國慶酒會,遭中國駐斐濟使館人員鬧場,雙方爆發肢體衝突,台灣有館員被打傷。不過,遭斐濟警方強制帶離現場的中方人員指稱是中方人員被台方人員攻擊。

究竟是誰先動手,台灣與中國各說各話,倒是中國大使館直接跟當地警方報案。台灣方面卻只有發聲明,譴責中國的「流氓行為」,面對記者詢問是否會有進一步動作,僅表示先觀察情勢,暫不循司法途徑解決。

很多人質疑,為何台灣代表處不報案?是不是不敢跟中國硬碰硬、想讓駐外人員把委屈吞下肚?

這樣的指控,其實是不了解外交來往的複雜性與敏感度。行政院長蘇貞昌受訪時強調,請國人同胞諒解第一線人員的辛苦,台灣欲維持與斐濟的關係,卻無正式的外交關係,因此駐外人員在出事後不能敲鑼打鼓,得用盡一切方法爭取合理、好的處理方式。

低調淡化處理 台斐關係才能細水長流

首先,台灣駐斐濟貿易辦事處在當地究竟享有何種程度的「外交豁免權」,是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只有最高外交豁免權,才能拒絕斐濟警方的刑事偵查行為,一般商務領事主張的領事豁免權 (consular immunity) ,則無此功能,所以面對中國的「惡人先告狀」,台灣方若照著走刑事偵查程序,對代表處是相對不利。

另外,如果承認台灣是個獨立國家,當然更不能將此案置於「斐濟司法單位」轄下調查審判,一個主權國家的外館人員,因執行國家所賦予的任務遭受傷害,「尋求外交途徑解決」才是正常的反應,台灣外交部第一時間也是這樣處理。

👇專家解釋外交角力下的低調無奈👇

斐濟事件為何以低調方式淡化處理談外交承認的重要

所幸整起事件後續發展尚算順利,經《美聯社》與《路透社》等國際媒體大幅報導後,斐濟外交部為了避免傷害斐濟國際形象,希望淡化處理,將此事定調為「外交事件」,積極居中斡旋,最終成功讓中國妥協,撤回告訴,事件總算告一段落。而斐濟政府也承諾台方,將派員協助其外館未來的公開活動。

前中國外交官:意味中共壓力很大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曾派駐斐濟的中國前外交官陳用林表示,以前僅用偷看的、從未硬闖。並指相較於過去,現在中國外交人員承受更大壓力,尤其是派駐南太平洋島嶼的官員,壓力明顯更強,因為多年來該區域一直是北京與台北的重點外交戰場。

報導還引述澳洲前駐北京外交官卡薩姆(Natasha Kassam)表示,中國外交官面臨的壓力反映出北京當前的緊張焦慮加劇。台灣立委王定宇也認為,中國的「戰狼外交」已經失控到淪為「瘋狗外交」,這可能和中國國內政局緊張的情勢有關,「中國內部大概有些問題,必須不惜犧牲對外關係,也要滿足對內的內宣表演的節奏,這是我們需要保持關注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2013年11月中國大事
青島漏油爆炸 多人死亡 中國最大煉油企業中國石化於山東青島的油庫22日漏油爆炸,截至24日,死亡人數已高達52人、11人失蹤。…
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 習近平險中求「穩」
中共中央在2021年12月10日發布經濟工作會議聲明,要求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連提25次「穩」字。中共喊經濟要「穩」,這背後隱藏的意思…
是誰讓台灣追不上韓國的FTA?
中韓宣布已達成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馬政府立即表示台灣的出口和經濟將受到極大傷害,國民黨並大肆宣傳廣告說民進黨要為這極大傷害負責,…
從書法小天才到書法頑童
周月雲說,寫書法的日子快要跟自己的年歲一樣長了。 從小,周月雲是別人眼中的書法天才。5歲開始拿毛筆;…
香港特首選舉 台灣他山之石?
「一國兩治」的香港,本來是中共用來統戰台灣的樣板,可惜非但沒成功還屢次警醒台灣民眾,像香港這款的「一國兩治」台灣人可不想要。…
跟古人學浪漫,送他一顆大西瓜!
花有花語,你可知道瓜也有瓜語?例如:哈密瓜的瓜語就是「哈你哈死了」,木瓜代表「思慕的對象」,胡瓜是「糊裡糊塗愛上你」,南瓜則表示「你很難追…
恐怖襲擊和「法國病」
《查理》周刊遭恐攻後,從上一期的6萬冊增印至300萬冊。Getty Images 巴黎《查理》週刊最近被恐怖襲擊事件並非孤立,…
讓古人告訴你改變命運的關鍵
您算命嗎?人在不景氣的時刻,生活有了危機意識,可能比較容易想起求神問卜這件事。不過據報導稱,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連命理師都遭到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