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時代,網路發展所帶來的便利性,以及大數據所產生的行銷效益是過去難以企及的,迫使傳統產業也不得不因應。要成功跨足電商進行數位化轉型,人力、組織架構、思維慣性,都需要轉變與調整。
▲蕾娜塔電商經營這一、兩年有顯著的成長。蕾娜塔提供
創立於2007年的「蕾娜塔」(RENATA),為全台成長最快的沙龍髮品品牌,其商品成功打入以國外品牌為主的五大連鎖髮廊,並進駐全台逾四千家美髮店,成為台灣前三大本土髮品品牌。
有著廣大企業端(Business,簡稱B端)市場為基礎,蕾娜塔創辦人林慈棋同樣看重消費端(Consumer,簡稱C端)市場,因此於2019年與藝人謝承均聯名開發商品,將蕾娜塔的經營由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對企業)推向B2C(Business to Customer,企業對消費者),並向數位化邁進。雖然目前電商僅占整體營業額約5%,成長卻百分之百,當消費者購買商品前先上網搜尋時,蕾娜塔也多了不少新客群。
▲林慈棋認為聘請顧問至公司授課,才能將經驗留在公司。蕾娜塔提供
摸索期》差異化商品 切入C端市場
傳統產業如何進行數位化,或是製造商由供應B端客戶轉為直接面對消費者的C端市場,過程中難免遇到困難與衝擊,不少企業選擇由代操公司進行數位化行銷。但林慈棋認為,與其找人代操,資訊不透明無法做後續的回流,不如聘請專業顧問到公司授課,將經驗留在公司。
蕾娜塔的數位行銷早在2015年便開始,當時成立寵物商品部門,全力拓展新的產品線,推出「拍拍狗」系列,搶進寵物洗潔市場,與既有的B端市場做區隔,並開啟電商經營。
從B端市場轉向C端,首先面臨的是網站的改版。蕾娜塔原有的官網建置於2013年,初期並未銷售商品,主要是產品解說的形象式官網。開啟電商後,需要增加購物車功能,且更偏向線上銷售的介面。企劃部副理林盈瑩說明,網站整體架構會依照網路視覺動線做安排,與過去注重品牌形象不同,需朝向引導式的方式做調整,讓消費者可以迅速找到想要的商品。
由於初期電商拓展並不順利,林慈棋不斷摸索,曾祭出B端市場「買一送一」的行銷殺手鐧,但效果不如預期。為了業績,蕾娜塔也曾找代操公司,花預算大量投放數位廣告,結果花了50萬,只導購了7,000元,「錢彷彿丟進水裡,」林慈棋苦笑,「過去單一商品在沙龍一年能有30萬瓶的銷量,怎麼到了網路後卻不是這麼回事?」
▲專業的知識型文章,可提升消費者對商品的了解。蕾娜塔提供
轉變期》改變溝通「語言」及豐富素材
林慈棋坦言,自己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摸索與調適,「我把2B(to Business,對企業)的語言拿到2C(to Cosumer,對消費者)來用,所以消費者看不懂。」廠商說得很用力,消費者卻是霧裡看花,林慈棋舉例:「我們面對的B端市場是專業美髮,必須要強調成分有多好,感受度是多久;但消費者想看到的是快速的差異,產品能夠讓我擁有什麼。」
溝通方式需要改變,且是重中之重。有了這樣的體悟,蕾娜塔後續成立「電商企劃部」,讓新的團隊來運作,將2B與2C由兩個不同的部門來運行,面對二者所需的不同思考邏輯與方向。將「太複雜、看不懂」的素材簡單化後,才逐漸達到與消費者溝通的目的。
林慈棋的另一個體悟是:素材不足也是大忌。花了錢買顧客進官網瀏覽,卻因為素材不足以吸引消費者,自然無法轉單。林慈棋強調,行銷是環環相扣的。不僅要使用不同的「語言」,影像、視覺的呈現,都必須做相應的調整。
▲電商部門須每週開會討論下週要產出的素材方向。蕾娜塔提供
此外,因應網路快速變化的特性,素材的產出也必須跟著潮流做轉變,不斷做分析與調整,以便更精準地吸引消費者。林慈棋強調:「網站如果不有趣、沒有新鮮感,很容易就滑過去了。圖文的模式已不夠,需要更豐富的影音內容,電商部門每週要開會討論下週做什麼素材。」
除了呈現方式與時俱進,訴求上也會兼顧感性、理性,不只介紹成分,也談包裝、概念、理念,透過不同型態的內容行銷觸及感興趣的受眾。例如消費者的「素人見證」,會讓受眾產生信賴感;KOL(Key Opinion Leader,指意見領袖或網紅)的分享,則可建立口碑;專業的知識型文章,可提升消費者對商品的了解;故事內容行銷,則相對具有核心深度,「透過不同素材,就可經營出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與認同感。當這些堆疊變得豐富,消費者點擊連結進到官網後,才會覺得有趣,才會想要買東西。」
產出足以吸引消費者的素材後,還需要投放廣告導流。廣告投放要設定明確的目標,是要觸及率還是導購率。這一、兩年,蕾娜塔的廣告預算,大幅提升數位廣告的占比。
▲蕾娜塔社群的經營會配合時事推出各類促銷活動。蕾娜塔提供
精進期》社群、通路、官網三路並進
「過去傳產很習慣樣樣都要會,但是數位不行,什麼都做等於都做不好,應該是要把一件事做好,再進行整合。」林慈棋一改過去的習慣,將做B端與C端市場的人員區隔開來。「網路需要很豐富的素材,每天要一直不斷地產出,不管是動態的影像,還是平面的文字,社群每日要分享的文章,東西很多、很雜,很難兼顧。」
▲在人力配置上由專人專責經營電商,以達到更好的成效。蕾娜塔提供
蕾娜塔成立電商企劃部後,配置六名員工專職電商的運行,全省北、中、南各區域,均有一至二位工作人員負責網路行銷,經營臉書、IG與YouTube,包括素材的製作、廣告投放、內容行銷等;官網也有專門的負責人。
此外,momo、東森、蝦皮等通路平台,也有專人負責。客服端也專人將不同渠道的顧客提問彙整到Line@,並引導顧客至Line@,再由專人統整回覆。內部也經常做教育訓練,讓員工具備數位化的邏輯與知識。
1. 社群重在導購
蕾娜塔社群平台的經營主要有臉書、IG以及YouTube,分別有不同的行銷重點。林盈瑩說明,臉書的轉換率比較高,因此會適時地辦一些抽獎活動或商品體驗,與消費者互動;IG則是增加曝光與流量,進行形象的堆疊,並觸及較年輕的族群;YouTube上則規劃比較完整的單元系列,包含產品介紹及知識性的內容。
蕾娜塔每個月也會有相應的廣告投放,以便將社群的觸及導購回官網。投放的方向則會依照所設定目標進行調整。如果是大檔期,投放的時間會與大品牌錯開。「大品牌可能一次砸下百萬元廣告費,這個期間如果也打廣告,往往成效不好,消費者看不到。」蕾娜塔的做法是,跟進大檔期,但主力廣告則落在檔期的前後,成效好的時候,甚至可以有10倍的轉換率。
▲針對不同平台,蕾娜塔經營的比重與商品,也會有所區隔。蕾娜塔提供
2. 電商平台推不同主力產品
通路平台主要上架momo、東森跟蝦皮。經營的比重與商品,也會有所區隔。林盈瑩介紹,momo的美妝客人相對較多,客單價落在1,500元到2,000元之間,因此會推出較大的組合,如熱銷商品多入組,人力比重也會多一點。
東森平台上消費族群年齡相對較高,主力為養護髮或養生的商品。至於蝦皮,則是考慮其流量大,經營重點在曝光品牌,有助於消費者搜尋時找到,商品則以單品為主。
此外,蕾娜塔也發展一些周邊性商品,如小購物袋、小杯子,用以搭配商品組合。在包裝上也可有一些巧思,「過去傳產強調的是產品好用,教育訓練完整。但電商要的是豐富性、特殊、好玩跟有趣。」林慈棋說。
林慈棋提醒,不管在哪個平台銷售,如果目的是經營品牌,最好不要打價格戰,折數過多的促銷,容易讓消費者產生不信賴的感覺。「開始做電商的時候,為了業績,有一段時間就想多做活動打折促銷,但不斷地做活動,只是在消耗品牌的網路形象,後來買一送一也沒人要買了。」林慈棋補充說道:「電商太優惠,人家反而不敢買,消費者要的是價值。」
▲林慈棋建議數位轉型要改變舊思維信賴專業,並專人專職。吳長益攝影
傳產數位轉型的建議:不要排斥學習
企業面對數位化轉型,可能都有陣痛期,或者因為不懂而裹足不前。林慈棋認為,「教育訓練」很重要。很多傳產想做數位化轉型,卻很排斥學習,覺得花錢找人代操就好。他認為不如委由專業的教練或行銷顧問至公司授課,讓員工共同提升能力。
此外,林慈棋建議要改變舊思維信賴專業,並專人專職,效率會更高,「像我一開始,提出的一些活動方式,其實都是失敗的,因為我都用我舊的思維。現在我會反過來問他們(行銷企劃人員),請他們提案,讓他們告訴我為什麼,思維的不同也會促使行銷的答案不一樣。」
從不懂到逐漸掌握技巧,林慈棋有很深的感觸:「過去,不知道錢要花在哪裡,現在會很明確。以往代操公司來做提案,我們只能選擇接受,現在不再像瞎子摸象,已由被動接受,到懂得如何選擇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