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工廠」2013年創團以來,即專注在原創作品,不做翻譯作品;密集的笑點與哭點,在舞台上水乳交融,近年每年票房從五千萬到七千萬,鐵粉年年暴增,但創團第一個月曾經付不出薪水,只好請員工在家休息。
▲故事工廠的海報牆。
近年來,除不容小覷的編導實力,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佳鋒以獨到的管理哲學,一手建立內部劇場技術經驗的SOP、嚴格管控財稅,使一個劇場後起之秀在短短八年成為台灣劇場界的航空母艦。
▲故事工廠的「膠帶箱」外面標示清楚,裡面收納整齊。
林佳鋒抵押房產、動用存款,成立資本額約1,500萬的「故事工廠」,第一步就拿出800萬規劃設備,從地毯到戲服、無線電到筆電,甚至電源線,每個工具都有自己的「家」;排練室裡的工具箱、規格箱堆疊整齊,每個箱盒外都清楚標示作品名稱;白板旁額外裝上筆盒,紅、藍、黑、橘,一字排開。所有人員都知道,鋒哥隨時會巡邏,東西一定要歸位。
▲故事工廠的每個工具都有自己的「家」。
20歲就進入劇場工作的林佳鋒,看過太多劇團的服裝間雜亂無章,不曾開啟的紙箱,到處都是,次次演出都上演「東西找不到」的戲外戲,「半年買一百把剪刀,你也不知道。」
▲林佳鋒有條不紊地管理故事工廠的資產。
不只物品,包括演出流程、觀眾資料都統一管理,甚至建立SOP,演出檢討在雲端系統同步更新,不但在演出時省時,也能一邊建立劇團內部完整知識財。疫情期間,林佳鋒每天下午與員工視訊會議,盯劇本進度,以秩序創建高效率,讓「故事工廠」一年內就打響名聲。
▲劇場版《我們與惡的距離》尹馨飾演痛失兒子成天酗酒的宋喬安。柯曉東攝影
計畫周全:降低溝通成本做出成績
跟著林佳鋒創團的7名員工,都與他共事多年,「這個人待在團隊愈久,我的溝通成本愈低。」劇場還在發展,而林佳鋒總是搶先布局,例如辦公室的空間設計規劃都預留孔洞、八里倉庫預留二樓空間;他一拿到劇場LOGO,立刻同時註冊二岸商標,因為他知道中國商標需要三年時間核批。換句話說,「故事工廠」前十年的發展藍圖都已經在他的腦海中,只剩一步步做出來。
▲故事工廠第 1 回作品《白日夢騎士》。故事工廠提供
「你要做出成績,人家才會相信你。」林佳鋒為養活劇場,同時成立文創公司,先接活動讓公司有現金流,一邊舉辦活動,一邊緊盯劇本進度,不到半年,「故事工廠」迅速推出第 1 回作品《白日夢騎士》。
與林佳鋒過往參與的屏風表演班製作相比,《白日夢騎士》舞台布景「一景到底」,可說只比一桌二椅多了幾樣道具而已,「我不認為你有心,事情會做不到,團隊的人都願意往同一個方向前進,這個循環就會是正向的。」林佳鋒認為,快速堆疊品牌知名度是當務之急,因為好的劇本會說話。
▲《明晚,空中見》是故事工廠技術難度最高的作品。故事工廠提供
大方分享:一部戲的製作成本與行銷費用
近年「故事工廠」作品愈來愈精緻,包括道具技術難度極大的《明晚,空中見》。林佳鋒表示,一部戲的編劇、服裝、燈光等費用,基本就要400萬,加上交通食宿等巡演變動費用,成本約落在700至800萬左右,行銷費用占比約一成,人事成本約四成。但以大受歡迎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例,因是超強卡司,製作成本高達2,820萬,人事成本也稍高。
除了花錢宣傳作品,一本60到80頁的節目冊,也能小兵立大功,「當你喜歡我的作品,你就會幫我介紹。」他分析,「故事工廠」找到一位觀眾的成本約是100元,與一本節目冊售價差不多,因此以演出現場多採贈送方式,使看完作品的效益擴大。
林佳鋒也讓其他劇團的宣傳DM放入自家節目冊,「我希望這個環境是共好,因為只有大環境養成觀眾,我們大家才能一起好。」
▲林佳鋒渴望尋求企業年度贊助。網路擷圖
真誠喊話:尋求贊助培養人才發展作品
「故事工廠」深知觀眾的重要,作品以具有藝術基底為主,兼顧教育、療癒、娛樂,很難不受歡迎。據悉,2022年已收到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的演出邀請,中國也有人在打探《我們與惡的距離》演出機會。林佳鋒渴望尋求企業年度贊助,自己就能專心在劇場經營上。
林佳鋒的劇場經營理念不只發揮在演出時間,「故事工廠」五年前就在台東舉行青少年劇場營,從表演藝術到劇本寫作,逐年疊加相關課程,目前小有斬獲。林佳鋒對喜愛表演藝術的新生代喊話,不管喜歡什麼樣的形式,創作都非常重要,「要說你想講的故事」。他補充,若國家能投入資源建立菁英培訓計畫,相信下一代很快就有傑出作品。
「故事工廠」去年已先為員工加薪3%,並包給部分員工紅包,「你要讓年輕人知道,他們的努力,我看到了!」他建議政府可加強對表演藝術類的補助,建立菁英有酬培訓計畫,使其無後顧之憂地蹲在劇場學習,如此台灣的表演藝術將會有不同的新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