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灣農食重視有機種植、友善土地,還有禽畜漁的人道飼養,在台北遠東 SOGO 舉行的永續農林漁牧展「島嶼的山海旬味」除有徐仲、番紅花、馮忠恬、陳玠廷推薦的私藏好貨,還有毛小孩的永續飲食生活新趨勢;台灣竹建築大師甘銘源也在現場展示以國產竹製成的走道「菁菁竹廊」,成為民眾打卡最佳景點,並有七場精采食農手做課程、上千份永續食農好禮送給前來體驗的民眾。
圖說:左起米通信共同創辦人馮忠恬、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農糧署農業資材組長黃俊欽、農科院副主任陳玠廷、綠色飲食作家番紅花、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秘書長黃俊誠、建築師甘銘源。謝平平攝影
近年,青農返鄉,帶回許多不同於上一代的理想,而農委會農糧署農業資材組組長黃俊欽也表示,在地永續農業已成台灣重要農業政策,小農的養殖理念到收成、冷鏈運送等嶄新方式,都為農業鋪墊了通往永續之路。
本次展出由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綠色飲食作家番紅花、米通信共同創辦人馮忠恬、農科院副主任陳玠廷攜手,網羅全台各地獨具特色的私房商家齊聚一堂,讓消費者得以一網打盡平時不易買的永續好料。同時更邀請四大策展人現場分享策展理念,用餐桌連結城市與鄉村,在2022年秋天,一起把「永續餐桌」變成日常!
圖說:甘銘源建築師長居雲林,近年投身竹建築,與作品「菁菁竹廊」合影。謝平平攝影
知名飲食文化研究者徐仲以「餐桌上的森命滋味」進行規劃,他表示,花朵代表新生,段木是森林的終點,蜂蜜和香菇同桌,表現森林的循環生命,透過蜜味,嘴刁的民眾還可體驗不同季節與地區風土。
橫跨親子教育、飲食教育的番紅花以「永續海洋、友善畜牧」為主題,推薦人道飼養的雞、牛、魚等業者,味道鮮美。她表示,根據中研院研究,北部海岸魚種在 15 年中,從 142 種銳減至 37 種,顯示全球魚源枯竭的現象已蔓延至近海,並不是一件好事。
圖說:飲食作家番紅花表示,金緗雞不好養育,廠商採用玉米等餵食,讓雞隻在可跑可跳的大型空間中奔跑,肉質鮮美。謝平平攝影
農業科技研究院副主任陳玠廷則從地方創生談及多元、豐富的形式,當人和地方不斷產有著互動,在地農產與食農文化也更加深化。
米通信共同創辦人本身是臺南人,她表示,世界三大飲品——茶、酒、咖啡就是「飲品釀金術」,除了好喝順口,也應是環境土地可以共生的具象代表——生態咖啡、有機茶、自然酒。
根據四位策展人的私房好貨,主辦單位也特別規劃「山海尋味」小吃店,邀請主廚將綠色食材融入創意料理,提供消費者風味獨具的傳統特色小吃。本次共計十七家綠色餐飲首度進入SOGO,串起台北最華麗的永續綠色美食街。
此外,今年國慶酒會中,由西尾半島物產店、夥伴拾米屋、澎湖海鮮皇族共同提供國宴菜色,其中的離島戀人巧克力是由馬祖的高粱、陳年大麯酒、澎湖特產風茹草製作而成,風味獨特。
圖說:食考房MahiMahi魚條堡、右為黑鳶麥可(黑麥汁)。主辦單位提供
2022「島嶼的山海旬味」由水花園有機農學市集、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負責規劃,農委會指導。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指出,台灣飲食在戰後的求溫飽到近年吃得巧,還能享受到國內外的美食,而未來的飲食趨勢將是在地、有機、友善環境食物,預計將帶動農家、餐廳、企業轉型,加上NGO在社會上的推廣、農委會的政策,將改變台灣慣常的食農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