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高中歡慶60周年,聯合台北打擊樂團舉辦感恩音樂會

展覽吸引許多學生和校友駐足。李彥霖攝影
李彥霖
發布時間:2023年11月12日

昨(11)日台北市立中正高中歡慶創校60周年,許多校友紛紛回母校共襄盛舉,台北市長蔣萬安也特地出席,給予肯定和祝福。

2

圖說:2023年11月11日,台北市立中正高中60周年校慶。李彥霖攝影

 

從數月前中正高中校方和校友總會就開始籌備一系列的活動,包含感恩敬師餐會、校友書畫聯展、管樂團音樂會及開幕典禮的吉他60人大合刷、樂儀隊合體大隊型表演和航空表演等等。橫跨幾世代的校友們凝聚在一起,為了演出撥空排練,以回饋自己母校,發揮校歌「繼往開來」的中正精神。校長江惠真表示:非常感動。

位在台北市北投區的中正高中,前身為「士林國中」和「士林高中」。隨著1975年2月新校舍建成,及同年4月前總統蔣中正去世,當時為表緬懷,8月奉准更名為「台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因過去校園可眺望觀音山夕日,故有諧音「洛(落)陽紅城」之美名,簡稱「洛城」。

3

圖說:美術班舉辦「我的藝術行腳」及「再見軟橋」成果展。李彥霖攝影

11

圖說:管樂隊學長姊準備了數個月時間,在當天進行盛大演出。李彥霖攝影

 

展覽、展演、園遊會 學生們的青春氣息

中正高中校園廣大,環境優美,給予學生盡情揮灑的寬闊天空。除了傳統的學業成績之外,中正高中特別重視人文、藝術的扎根,和國際化與多元化的視野。美術、舞蹈、音樂、體育等藝才班都在臺灣頗享盛名,學生社團也蓬勃發展。

為了慶祝創校一甲子的盛大嘉年華,各班都在園遊會擺上了自己的攤位,並發揮各種創意。許多攤位名稱令人莞爾,像是「你是我的堡」、「我才是你的堡」、「就只薯於泥」、「嗜食物者為俊傑」、「閱來閱有趣」、「越炸越上飲」等等,不僅極盡諧音哏之能事,還彼此形成了對話。

中正高中有43個社團,動態社團如吉他社、熱舞社、舞研社、手語社、流音社、嘻哈社等等,也在園遊會中進行展演。雖然不免青澀,但也十足青春。從上午到下午,熱情地與圍觀同學們一起同樂。

遠離歡騰的喧囂,來到僻靜清幽的藝德樓,美術班的展覽也吸引許多學生和校友駐足。這場展覽是國際課程「我的藝術行腳」及地理科與美術科跨領域合作課程「再現軟橋」的成果發表,由高二同學負責布展。此前他們才到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進行大師課學習,並到法國亞爾國際攝影節及瑞士貝耶勒基金會美術館、瑞士蘇黎世美術館、法國巴黎羅浮宮等處參訪,並進行速寫訓練。成果展的展品形式與內容多元,涵蓋水墨、素描、水彩、漫畫、設計、攝影、繪本、浮雕、微縮模型、動畫等等,詮釋了日常生活、青春、學業、神話、在地民俗、環境永續等議題,讓人看到他們正趨成熟的藝術家眼光與技藝。

1

圖說:中正高中舉辦「愛戀軟橋 感恩音樂會」。李彥霖攝影

 

感恩音樂會 紀念軟橋的土地與人情

軟橋是中正高中附近土地的舊地名,承載著從清代以來的居民足跡與記憶。1960年代後,由於都市擴張,人車載運量大增,加上防洪工程需求,昔日隨著腳步搖晃的木板橋被鋼筋水泥所取代,「軟橋」改名成了「石牌橋」。而後又是2010年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動工,土地被徵收、屋舍被拆遷,使得在地人生活其上的原始聚落被破壞,代之而起的是林立的龐然巨廈……

基於對在地的深厚感情,中正高中的地理老師孫細與歷史老師許孝誠等,長年來不斷為了搶救這方養育軟橋人與中正人的土地奔走和努力。孫細不僅自己做研究,也帶領學生一起做田野調查,讓每一位受過她教導的學生,都能謹記那段逝去的美好曾經。

為了感謝軟橋在中正建校時奉獻出來的土地,中正高中在今天舉辦「愛戀軟橋:感恩音樂會」,向軟橋與在地鄉親表達長久以來的滿滿感恩。音樂會由台北打擊樂團和臺灣月琴民謠協會聯合演出,裡面有團員曾經也是中正高中孫細老師的學生,在演出時數度止不住落淚。

「叫著我,叫著我,黃昏的故鄉不時咧叫我……」唱著傳統民謠,用純粹的歌聲穿透心靈,將心底最真誠的感情和謝意,傳達給在座的師生與鄉親。

4

圖說:校長江惠真站在主席台前致詞,其左為校友總會理事長楊正大。李彥霖攝影

 

象徵傳承的慶典

走過60載光陰,誠不容易。要有先人辛勤種樹在前,方有庇蔭後人的陰涼,在陽光下搖曳。

中正高中的花甲之慶,抱著對土地、鄉親及所有師長、學長姊的感念,帶著校友們最誠摯的祝福,展望再下一個甲子的希望和未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