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瀾無毒」創辦人吳居談起農業B2C(Business to Consumer,企業對消費者)、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業對企業)銷售模式,擲地有聲,但他的人生卻不如農產可口、如花蓮清新。當年落腳花蓮時,他如浴血奮戰、敗逃洄瀾的將軍,只有湛藍大海、眉黛青山能撫平內心巨大的傷痛。
埔里第一家網咖是由吳居開設,在小鎮上迅速竄紅,於是他拼命展店,快速擴張、來不及回收的結果是欠下千萬鉅債,「每到晚上,我就希望天永遠都不要亮,因為債主就要上門了。」
為了加緊還債,他遠赴中國大陸,日以繼夜拼命賺錢,喝酒應酬、催吐搞壞身體在所不惜,只希望當晚就能簽約,拿到支票可以還錢。當所有債務還清之時,他毫不戀棧地回到台灣,當年已經38歲,身心已疲憊到無法承受人間小爭執。他乾脆搬到後山,放空自我。傍晚5點後,花蓮人車稀落,更添寂寥。
偶遇種橘子樹的老夫婦
假日時,吳居到處閒逛。一日在鳳林看到一對垂垂老矣的夫婦,一人趴在橘子樹上、一人站在樹下接橘子。一問之下,才知老夫婦用這片橘子園養大了孩子,但下一代不願接手,只好自己採,「他們非常捨不得這片橘子園,不願放棄橘子樹。」
隔日,他去幫老夫婦採橘子,三人坐在路邊擦橘子,「沒有撒農藥,所以很醜,還得一顆一顆擦乾淨。」擦了數千顆後,一位農友經過,將整批橘子載到洗選機處清洗。吳居將橘子買斷,在網路上銷售,這次的幫忙讓他心裡有微微的驕傲,於是萌生幫助農民的「洄瀾無毒」平台構想。在商言商,吳居不認為自己唱高調,「只要我做得好,就會賺錢。」
▲與農友的互動中,吳居發覺,善良也能好好做生意。謝平平攝影
單純友善的一門生意
吳居願意為了風味絕佳的蜂蜜,到荒山野嶺去找蜂農,「他們全部的人都穿防塵衣,只有我穿短袖,漫天飛舞的蜜蜂啊。」蜂農見到這位打死不退的小伙子竟如約而至,於是破例將蜂蜜交給他銷售。
與農友交往的過程中,相當程度療癒了他在中國大陸工作的傷害,「在不斷遭遇背叛後,我總覺得商界沒有朋友。」昔日的吳居只會計算自己的利潤,其他人賺多少,不在考量範圍內。然而,與農友互相幫忙的商業模式,讓他明白,單純善意也能做好一門生意。
但該面對的現實擺在眼前,前三年他完全不看財務報表,「反正都是賠,銷售也不盡理想,怎麼看都是災難。」當時的他正努力建立銷售系統,透過客戶回購,累積信任度,想盡辦法銷售產品,往外拓點,終於在邁向第四年轉虧為盈。
▲「洄瀾無毒」銷售冠軍的油菊,每年銷售量超過2萬瓶。謝平平攝影
線上與線下的不同信任度
許多公司致力發展電子商務,以降低固定成本,但吳居卻認為門市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他表示,產品是死的,門市是活的,透過介紹、試喝、試吃,讓產品產生溫度,消費者的信任度也較紮實,「到時上網,就無需花大錢行銷。」
而為了維持品牌形象,所有電商平台僅選擇其中一家,排除競價關係,全省價格統一,消費者不會在某處查到其他價格,削弱品牌形象。
▲吳居著手推動食農教育,連結農業與人文,希望帶領民眾從農業認識花蓮。洄瀾無毒臉書
有香味的花蓮
花蓮還有許多的藥用植物,近年,吳居著手建立「縱谷香氛走廊計畫」,包括:香草類、花茶類、辛香料類、茶咖類等五大類植物,希望「用味道改變花蓮」,並改變花蓮農業的形象,不單只是太魯閣牌樓、金針花與大理石。
他描述的花蓮形象是有山、有海,原住民種植著中草藥、花茶、辛香料等,是美麗、多元文化的高質感形象,不須跟西部拼芒果、鳳梨、高麗菜的價格,進行市場區隔。
不管是剛開始的銷售,還是老農、青農嫁接計畫,或是縱谷香氛走廊計畫,吳居都堅持「專心」做一件事情,走好一步再走下一步,「這是最好的工作狀態。」他不認同時下流行的斜槓,「當你在一個位子沒辦法走到尖端,就想斜槓,我不知道你要選哪一邊專心?」
這位曾為知名品牌開疆闢土的戰將,再次為台灣農業傳承布局而努力,只是這次,他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