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地質學家布雷茨(J Harlen Bretz)是一個傳奇人物,他憑藉著一個真正的科學工作者應該具有的勇氣和態度,不懼質疑、不懼失敗,鍥而不捨地證明神話中的「史前大洪水」確實發生過。
美國華盛頓州東部的哥倫比亞高原上,分布著幾百個乾瀑布。在中部沙漠地帶的一個乾瀑布,如果有水的話,會有尼加拉瀑布10倍那麼大。不僅如此,在這片土地上還有:奇怪的乾峽谷、像摩天大樓那麼高的礫石堆、容得下一個城市的洞穴,以及其他古怪的東西。特別是在華盛頓州東南部,農田和峽谷好像是被切碎了又拼湊在一起的感覺,當地農民把它們稱為「疤痕地」。
對地質學家來說,這種疤痕地就是像謎一般的存在著。1909年,布雷茨是一名高中老師,某次他華盛頓大學參觀哥倫比亞高原的地圖,他發現,在高原的昆西盆地(Quincy Basin)西面有一個巨大的乾瀑布,墜入一個數百英尺深的峽谷,峽谷下面就是哥倫比亞河。但是,高原上哪有那麼多的水?這個乾瀑布當年又是怎麼形成的?布雷茨就問當時在旁邊的老師,但這位老師卻說不知道。
為了解乾瀑布 改行研究地質
這一個巨大的乾瀑布引起了布雷茨的興趣,為了找到答案,他決定改行研究地質,到芝加哥大學攻讀地質學博士學位。1922年畢業後,布雷茨返回華盛頓,開始探訪這片神祕的高原。
經過半年的實地考察,布雷茨得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結論──哥倫比亞高原的疤痕是因為一場地球歷史上罕見的、災難性的大規模洪水造成的,洪水撕裂了土壤和岩石,在幾天之內雕刻出這些峽谷和瀑布。
1923年,布雷茨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出來,還拿出了一張自己繪製的詳細地圖,地圖上顯示了洪水沖刷高原之後形成的溝渠和河道。他說,這些河道只能由快速而猛烈的洪水雕刻而造成。
有人提出異議,如果真有大洪水的話,為什麼只有哥倫比亞高原才有這種地貌,但其他地方沒有呢?布雷茨說,那是因為形成哥倫比亞高原的玄武岩比較脆弱,一場大規模的洪水就可以迅速撕裂岩石,在一夜之間形成一個大峽谷。
可惜這個「大洪水理論」剛被提出來就被地質學界否決了,因為這讓人想到了《聖經》中諾亞方舟的故事。難道神創世的故事是真的?不,這是科學界萬萬無法承認的。
1927年,布雷茨受邀到華盛頓特區演講。演講中,他向台下的專家們推演了一場大規模的洪水如何覆蓋了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地區,並匯集在一個臨時的湖泊中,然後像溢出浴缸的水一樣瀉入哥倫比亞河峽谷的場景。但布雷茨無法解釋這場大洪水是怎麼產生的,所以專家們依然沒有被他說服,布雷茨的「大洪水理論」就被擱置了。直到另外一位地質學家帕迪(Joseph Pardee)的出現。
大洪水的可能來源
1940年6月18日,帕迪在西雅圖的會議上發表論文指出,1萬8,000年到1萬3,000年前,在最後一個大冰河時期末期,隨著氣候變暖,位於蒙大拿州的米蘇拉冰川湖(Lake Missoula)的水位開始上升,最終導致2,000英尺高的冰壩崩潰,大約500立方英里的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奔瀉而出,而這些水唯一可以去的地方就是外面的荒地,也就是哥倫比亞高原。這就是席捲哥倫比亞高原的大洪水。
之後其他地質學家也陸續發現了這場大洪水的許多證據。布雷茨也用了30年時間陸續發表了30篇論文來支持他的理論。1965年終於出現了轉機,「國際第四紀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Quaternary Research)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Boulder)召開會議,還組織大家去考察哥倫比亞盆地,隔日該協會就發了電報給布雷茨,「我們現在都是災變論者。」
被譽為「新災變論之父」
真正的轉機出現在1972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發布第一張地球彩色衛星圖片,清楚顯示了哥倫比亞高原的疤痕狀溝渠,竟然跟布雷茨在1920年代手工繪製的地圖完全相同,地質學界因此震驚了。
1979年,已經96歲的布雷茨終於用一生的努力等到了一個圓滿結局。美國地質學會授予他最高榮譽──彭羅斯獎章(Penrose Medal)。頒獎詞中說,雖然布雷茨的大洪水論一直存在爭議,然而NASA的照片「為這場史前災難的範圍和性質提供了明確的證據」。
布雷茨從那時起就被人們推崇為一位尊重事實、反對教條主義、有遠見的人,更被譽為「新災變論之父」。布雷茨留給世界的也許不只是一種學說,還有面對質疑時,一位真正的科學工作者應該具有的勇氣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