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看故宮 「皇家建築圖檔文獻」與「樣式雷」

▲「皇家建築圖檔文獻」展覽現場。謝平平攝影
第255期
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一提到中國古代的皇家建築,讀者的想像大約離不開華美氣派、金光閃閃,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其背後體現的是該朝工藝與匠人巧思。康、雍、乾三朝可說是清以來最繁華安定的時期,建築、園林、陵寢等工程數量龐大,從圖面與說明中,我們可以看到康熙一心勤政,意在遠離塵囂,至後世子孫方逐漸演變為浮誇、奢靡,一如《紅樓夢》中,元妃省親指責大觀園「奢華靡費」。國立故宮博物院現正展出的「皇家建築圖檔文獻」就透露了這樣的氣氛。

 

乾隆盛京中路平面圖。

▲乾隆盛京中路平面圖。

 

做工仔細 賞罰分名

北京紫禁城為明成祖時所建,清朝沿用此地為帝后居所,位於瀋陽的盛京則成為陪都。在該展中可以見到直隸總督或內務府總管的奏摺內容,包括:探勘情況、木料清單、工程進度、發生問題、工程費用,甚至還有「工料錢糧分析清單」。

其中一位上奏的員外郎名為金輝,向乾隆皇帝報告河北正定(常山)隆興寺的大佛工程現況,這位員外郎曾因承辦某工程,其工程中的一隻金獅掉色,他不但要賠掉色的錢,還被重罰等同三年薪水的罰金,相當嚇人。在其中一份奏摺中,提到陵寢地宮進水,影響皇后梓棺,承辦人員接受重罰,但做事勤謹的工匠則不只是賞賜豐厚,甚至還能獲賜蟒袍。

 

排雲殿寶座圖樣。

▲排雲殿寶座圖樣。

 

其實,不只工程嚴謹,清宮規矩也相當多,服侍過慈禧太后的貼身大宮女何榮兒曾說過,宮女有一套無聲的溝通方法,職責劃分相當清楚,不論多小的事也得留心記上,也不能隨意出宮門。

嬪妃居所的宮女都如此戰戰兢兢,遑論涉及多人與巨大金額的工程了,但若皇帝無心細察或奸臣當道,掌權者中飽私囊,也非鮮事,如:乾隆時期的和珅、慈禧時代的李蓮英。

 

康親王府圖。

▲康親王府圖。

 

頤和園仁壽殿的圖紙

此次展覽中,也展出了其他親王王府的設計圖稿,包括:康熙皇帝堂兄康親王、康熙皇帝五子恆親王、豫親王多鐸二子信郡王。雖然部分親王頭銜通過世襲取得,但其宅院都有相當規模,且有尊卑之分。

 

頤和園仁壽殿「東配殿明間南逢松竹梅天然圓光花罩圖樣」,中間有文字標注。

▲頤和園仁壽殿「東配殿明間南逢松竹梅天然圓光花罩圖樣」,中間有文字標注。

 

「東配殿明間南逢松竹梅天然圓光花罩圖樣」的標注。謝平平攝影

▲「東配殿明間南逢松竹梅天然圓光花罩圖樣」的標注。謝平平攝影

 

慈禧太后耗費巨資修建的「頤和園」,在該展中也展出相關圖面。一入夏,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會在此居住、主政,直到黃曆八月左右才回紫禁城。其中的「仁壽殿」是接見文武百官、各國大使之處,展出圖面上標有尺寸、材料、圖案,如「東配殿明間南逢松竹梅天然圓光花罩圖樣」中的標注如下:

通寬一丈五尺六寸下寬一丈五尺五寸

通高一丈  厚四寸  下貫腳榫長一寸

圓光對徑六尺四寸 下杴花活高七寸

週圍本身大邊寬二寸五分外仔線寬五分

俱二面玲瓏大過橋

頤和園相關圖樣的具奏人都是雷思起(1826~1876年),他是負責整修頤和園的雷廷昌(1845~1907年)的父親,父子倆在咸豐、同治、光緒年間,參與多項皇家陵墓、園林建築的興建與重建工程,也都位居「總設計師」的地位。

 

晚清「樣式雷」─東直門重檐角樓圖式。

▲晚清「樣式雷」─東直門重檐角樓圖式。

 

皇家建築中不可不識「樣式雷」

不過,雷家並不是從他們開始發跡的,在該展中可以看到,早在康熙年間,其先人雷發達(1619~1693年)與兒子雷金玉(1659~1729年)入京參與皇家修繕工程,落腳北京。而雷金玉也在參與「暢春園」木作工程時,獲康熙欽點進入內務府營造司任職。

 

晚清「樣式雷」─正陽門箭樓分位成搭圖式。

▲晚清「樣式雷」─正陽門箭樓分位成搭圖式。

 

營造司有「樣式房」負責勘查、繪製建築圖稿、製作燙樣(建築模型)與監工。雍正即位後,預備擴建「圓明園」,仿照康熙興建「暢春園」為理政、遊憩、燕居的皇家園林。雷金玉也因此被指定為樣式房「掌案」(總設計師),此時,他已63歲。

從暢春園開始,圓明園、頤和園、靜宜園、避暑山莊等,都有雷家七代人的參與,因此「樣式雷」也成為一種美譽。雷獻彩是雷家最後一位「掌案」,因無子嗣,加上清帝退位,烽火連天,皇家建築不再,雷家消失在建築舞台上。

 

國立故宮博物院工程設計圖

國立故宮博物院對照現址

▲國立故宮博物院工程設計圖(上)與對照現址(下),建築體被賦予強烈古典建築外型,顯現出傳承我國文化藝術一脈相承的脈絡。

 

然而,清代皇家建築的古典風格卻在台灣延續下來,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山樓、「南海藝文園區」建築群、中國文化大學等,即是該展第三單元「現代台灣的古典建築」的內容。

該展面積雖然不大,但展品中最令人驚奇的是,圖面繁複,猶如工筆畫,其上標注的尺寸、花樣多為蠅頭小楷。此外,大臣奏摺的書跡也展現其不同個性,成為另一可觀之處。建議對古代大木工程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帶上微距望遠鏡(短焦鏡),更能了解尺寸中的建築世界。最後,因展期即將結束,也建議讀者把握時間前往欣賞。

 

 

「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皇家建築圖檔文獻」展覽

日期:2023年11月18日至2024年5月19日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103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信報》為何封殺「香江第一健筆」?
7月31日,被稱為「香江第一健筆」的練乙錚在《信報》發表了〈別了《信報》〉,記述他被《信報》停筆的經過,…
台灣童謠之父-施福珍的傳奇故事
1964年的一天下午,施福珍正在睡午覺,忽然聽到窗外傳來學生因為玩瀝青被黏到腳的抱怨聲:「點仔膠黏到腳。」此時,他的創作靈感湧現,當下寫了…
美國公務人員工作最幸福
每當經濟不景氣,被譽為「鐵飯碗」的公家機關工作就特別吃香。據台灣考選部的統計顯示,2011年高普考報考人數創下新高,達到135,004人,…
中國網路革命的發酵:從尋找領袖到尋找階級
海外中文世界裡,中國革命的腳步聲越來越響。如果說2017年3至10月中國流亡富商、國安部線人郭文貴發動的「郭氏推特革命」…
看到嬰兒潮退休問題的一道曙光
嬰兒潮世代的退休問題,大約從2005年起就有大量的文章和研究,不斷提出警告要大家早做準備,而關心這個議題的讀者也越來越多,…
媒體大亨梅鐸的20年中國情緣
2010年8月9日,世界傳媒大亨梅鐸旗下的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決定出讓其在中國的主要資產,將麾下的三家華語頻道(…
澳洲人如何看待達賴喇嘛?
歲末之際,達賴喇嘛再度受邀訪問澳洲。這雖然是過去三年內達賴到澳洲的第三次訪問,但所引起的媒體效應卻一點都沒有減少,…
西班牙風力發電成績佳 占全國四成電力
當世界大多數國家面臨能源危機之際,多年來提倡風力發電的西班牙卻得以避免高油價的困境,維持相對穩定的能源價格。西班牙3月底的風勢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