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醺寫下〈蘭亭集序〉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書

▲定武蘭亭真本(部分)。故宮CC授權
第259期
趙若蘭

現代生活「忙、盲、茫」,世事多變、壓力爆表、人際疏離……如何尋覓一方心靈的平靜?

人生遼闊,古往今來多少故事。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與古人為友,遨遊翰墨天地,在古典書畫中打開新視野,為心靈充電,為生活加分。

 

「書聖」王羲之像。公有領域

▲「書聖」王羲之像。公有領域

 

官二代王羲之「坦腹東床」 率性灑脫

說到書法,自然會從「書聖」王羲之和「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說起。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公元303年~361年),出身背景顯赫的琅邪(今山東)家族。王氏家族勢力龐大,出過無數達官顯貴,按今天的話說,王羲之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官二代、富二代。

然而西晉末年兵禍不斷,匈奴入侵導致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年僅10歲的王羲之跟隨家族南遷。叔父王導協助晉元帝司馬睿在江南穩固政權,建立東晉,後官拜丞相,大批王家子弟也隨之入朝為官。

當時的太傅郗鑒想為才貌出眾的長女郗璿找對象,聽說王家青年出類拔萃,就派使者向丞相王導求婿。王家子弟們得知消息,個個摩拳擦掌,精心修飾容貌,希望被選上。王導很難決定推薦哪個子弟為好,便告訴郗鑒的使者說:「我家子弟都在東廂,你自己到那裡去選吧!」

使者看罷後做不了主,回去稟報郗鑒:「王家兒郎都不錯,但聽聞選婿都很緊張拘謹,唯獨率性灑脫的王羲之不當一回事,照樣坦胸露肚,躺在東床上吃著胡餅。」使者回報後,選婿結果跌破眾人眼鏡,郗鑒竟然選上特立獨行、不矯揉做作的王羲之,因而留下「東床快婿」、「坦腹東床」的成語。郗鑒選婿可真是押對寶了,王羲之的小兒子王獻之日後也成為鼎鼎有名的大書法家,父子並稱「二王」。

 

王羲之為人胸懷坦蕩,生性淡泊,以骨鯁正直聞名。圖為元錢選繪〈王羲之觀鵝圖〉。公有領域

▲王羲之為人胸懷坦蕩,生性淡泊,以骨鯁正直聞名。圖為元錢選繪〈王羲之觀鵝圖〉。公有領域

 

王羲之生性淡泊,雖出身名門世家,卻不想發大財,也不喜歡做官。朝廷屢次徵召為官,甚至封他做「護軍將軍」,他還是推辭不受。看似不知好歹,其實家裡有金山銀山,不愁吃穿,王家當官也不欠他一個。揚州刺史殷浩愛其才,多次懇切勸說其為國效力,終於打動愛國憂民的王羲之出仕,任右軍將軍、會稽內使,人稱「王右軍」。

不愛做官的王羲之愛啥呢?當然是愛寫字了。書香門第的王氏家族是書法世家,王羲之自幼受到薰陶,加以父親王曠和叔父王廙的啟蒙,非常喜愛書法,後來又拜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衛鑠,公元272年~349年)為師。王羲之擁有學習書法的良好環境,涉獵廣博,各體皆精;筆法精妙,結體遒美;尤精研體式,將秦篆、漢隸等不同筆法融於真行草體中。唐朝人稱譽他:「兼撮眾法,修成一家,為萬世宗師。」

 

「曲水流觴」源於上巳節水濱「祓禊」。圖為山本若麟繪〈蘭亭曲水圖〉。公有領域

▲「曲水流觴」源於上巳節水濱「祓禊」。圖為山本若麟繪〈蘭亭曲水圖〉。公有領域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精妙絕倫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節,會稽內史王羲之邀約文人雅士、自家子弟41人,在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環繞的蘭亭曲水邊舉行「曲水流觴」雅宴。「曲水流觴」源於古人在上巳節到河邊用香薰草藥洗濯除垢,祓除不祥的古老習俗,稱為「修禊」。不只民間風行,連帝王、后妃、官員都流行結伴去水濱大洗特洗,後來逐漸演變為臨水宴飲、郊外踏春等。

晉朝名士舉行修禊雅宴時,從人工做的曲折水道上游,放下以荷葉等容器盛裝的酒杯,順流而下。看酒杯擱淺在哪兒,最靠近的人就要拿來喝,並作一首詩,作不出來的人得罰喝一大杯酒。大夥兒相聚抒懷,融於天地之間,讓清流洗滌身心,好不暢快。最後統計的結果,有人賦詩一篇,也有寫出二篇的,共得詩作37首,而被罰酒的有16人。

大家公推德高望重,書法、文章、人品最好的王羲之,為雅集所寫的詩集《蘭亭詩》寫序。王羲之在微醺的狀態下,以鼠鬚筆在蠶繭紙上揮灑出28行、324字,文辭優美,書法精妙絕倫的〈蘭亭集序〉。文章先描述山水之美、聚會之樂,再抒發對人生苦短、世事無常的慨嘆。序中王羲之寫道:「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道出後世的人看待今天,就像今天的人看待從前一樣,體悟生命終將生生不息的哲理。

 

公認最接近王羲之原跡的摹本是馮承素的〈蘭亭集序神龍本〉。公有領域

▲公認最接近王羲之原跡的摹本是馮承素的〈蘭亭集序神龍本〉。公有領域

 

〈蘭亭集序〉是王羲之行書代表作,字數最多,體勢變化多端;筆墨、結體、映帶、布局絕美,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全文20餘個「之」字,各有不同樣貌,被稱為「右軍新體」,是隸書演變到行書的代表作品。據說王羲之酒醒後曾反覆書寫數十次,再也寫不出這種超高水準,他說當初有如神助,哪裡是自己能寫出來的呢?〈蘭亭集序〉存世刻本、摹本、臨本眾多,公認最接近原跡的摹本是馮承素的〈蘭亭集序神龍本〉。

唐太宗派蕭翼「臥底」 智取〈蘭亭集序〉

可嘆的是王羲之的作品幾經戰亂,所剩無幾。著名的「書法家皇帝」唐太宗是王羲之的頭號粉絲,曾重金在民間徵求遺墨,獨不見魂縈夢牽的〈蘭亭集序〉。後來得知被王羲之七世孫智永的徒弟辯才和尚藏於永欣寺中,但辯才一口否認,唐太宗莫可奈何,派出御史蕭翼「臥底」,費盡心思終於獲得。唐太宗龍心大悅,命當朝書法家褚遂良、歐陽詢和弘文館拓書人馮承素等勾摹數本,分賜給大臣、諸子。後來,畫家閻立本據此繪出名作〈蕭翼賺蘭亭〉。

唐太宗對〈蘭亭集序〉視若珍寶,日理萬機的他白天已經夠累了,晚上睡覺時甚至還著迷到「夜半起,把燭學」的地步。據說他愛此帖入骨,不願與之分離,遺命兒子唐高宗將真跡殉葬昭陵。

然而,五代時期出現一個盜取17座帝王陵墓的節度使溫韜,盜了昭陵卻不見寶物清單上有此帖。後世揣測〈蘭亭集序〉的下落,真相撲朔迷離,有說唐太宗被誤解,〈蘭亭集序〉已當「傳家寶」傳給唐高宗;有質疑唐高宗不聽話,根本沒將〈蘭亭集序〉放入昭陵,而是私藏於自己和武則天的乾陵;有說溫韜未仔細清查,或找錯了昭陵的入口,真跡還深埋在昭陵更隱密之處;還有說〈蘭亭集序〉不敵歲月侵蝕,早就灰飛煙滅了……人間蒸發的千古名作,留下待解的歷史謎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培養人才 魏寶生從栽培工讀生做起
這是一個笑話,也是真實的故事。 在金融海嘯爆發前,美國國際集團(AIG)的台灣老闆有一次讚揚美國AIG的大老闆,說:「…
窗外有藍天
五、六年級的朋友還記得1986年有部電影《窗外有藍天》(A Room with a View)嗎?青少年時看過,中年重看,滋味自是不同。…
天然清潔劑 居家安心好幫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使用各式各樣的清潔劑來清理環境,例如清潔碗盤有洗碗精,清洗衣物有洗衣精、漂白劑,對付廚房油汙有專用的去汙噴霧劑,…
山水米 締造多項第一名紀錄
創立於1979年的泉順食品企業,董事長李東朝與總經理葉淑蕙以現代化的經營方式,隨時觀察社會脈動,不斷調整經營策略,由於能夠洞燭機先,…
誰在操控世界華人媒體版圖?
由《世界新聞報》竊聽醜聞引發的風暴,究責之火迅速燃燒媒體大亨梅鐸的世界媒體版圖;而梅鐸的華裔妻子鄧文迪在英國國會公聽會上的一記快掌,…
毛澤東嫡孫稱:家規很嚴 不搞特權
毛澤東嫡孫毛新宇歷來是大陸「兩會」期間媒體的焦點。毛新宇近日對媒體稱,他所受的教育都是「你的爺爺雖然是主席,但你沒有任何特權」。此「…
兩岸資本開放的風險
馬政府「開放兩岸資本市場」的政策多被藏在救股市的政策之中,但它們卻更像是摧毀股市的政策。這部分政策可區分為三類,即讓台灣人民買更多中國證券…
2016年 這些書最好賣
台灣紙本書三大銷售通路──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公布的2016年中文書暢銷榜顯示,近年讀者的閱讀偏好已逐漸轉為心理勵志類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