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夠用?花錢買!

▲美國藝術家、印刷家、電影攝影師安迪.沃荷。Getty Images
第260期
一起來出版提供
「伴侶責怪你把家當旅館,唯一的問候是:你愛他還是愛工作?」
「擔心下屬做不到自己的100分,只好凡事親力親為,讓工時和血壓一起飆高?」
事業有成後,時間就是最珍貴的資源。你的時間不只是你的時間,更是公司的命脈。
美國身經百戰的科技領域創業家、被譽為鬼才的丹.馬特爾(Dan Martell),曾是愛冒險的叛逆青年,創業路上一路越挫越勇,在創造事業新高峰的同時,也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他提出的獨門時間投資法,一推出便轟動創業圈。
拿回幸福人生的主導權,需要的是更強的時間管理嗎?其實不然,丹.馬特爾認為,不是運用時間,而是投資時間!你必須審核你的時間,把事情交給別人,把省下的時間做最高價值產出,把時間花在你擅長、喜歡,而且有價值的地方。也就是,僱人買回你的時間,花錢才能把時間買回來。
除了工作之外,你是否有時間享受自己的生活?你熱愛你的生命與家庭嗎?你是被工作追著跑?還是時間與工作能完美取得平衡?這本亞馬遜(Amazon)商業類排行榜冠軍,4.9星近滿分好評的《把時間買回來》,或許能讓你對時間規劃有全新的認識!
從第177期開始,《看》雜誌編輯部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為讀者精選好書,經授權後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讀者吸收好書精華。以下內容摘自原書。

把時間買回來:讓你一本驚醒、一本初衷的經管奇書

書名:把時間買回來:讓你一本驚醒、一本初衷的經管奇書

作者:丹.馬特爾(Dan Martell)

譯者:張家綺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類別:商業管理、經營策略

出版日期:2024年9月11日

 

====================================================

 

要是你的事業全得靠自己來,你就不是老闆──你只是個員工,而且做的還是全世界最爛的工作,因為你在幫一個瘋子效命!

——─《創業這條路》(The E-myth Revisited)作者麥克.葛伯(Michael E. Gerber)

 

第一章短暫提到安迪.沃荷(Andy Warhol),你或許早已熟知他出名的康寶湯罐頭畫作、瑪麗蓮.夢露的絹版印刷,以及獨樹一格的公眾人物肖像。就算只知道皮毛,大多數人確實都對沃荷略知一二。根據《紐約客》雜誌,「在世界藝術史上,沃荷是人生紀錄最完整的藝術家」。最終,沃荷名下共有85,000件藝術作品,以及500支影片。2014年,沃荷作品的交易金額,在全世界藝術品的交易中,占了約高達15%。試想一下:全世界所有藝術品交易中,約有六分之一的金額,全貢獻自他名下的作品。

嗯,也許是同一個人名,卻絕不是同一位名人。

沃荷真正拿手的,或許其實是商業的藝術。他挖掘了不斷複製個人點子的方法,培養出個人品牌的崇拜信眾,邀人前來他名符其實的工作室「工廠」。在工廠,他從販賣藝術的商人搖身一變,成了帝國的領袖。沃荷研發出了獨到的創作手法,把絹網放在照片上,讓墨水滴落,賦予成品一種「製品」的感受,他想創作出所謂的「生產線效應」藝術。有了忠實信眾、助理和調整優化的創作流程,他果真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生產線,不只是藝術作品帶給觀者的感受,實際上也確實如此:他的藝術作品大多都是由他人代工。以下是古根漢美術館(Guggenheim)的描述:

1962年,在網版印刷發展中期,沃荷開始把絹網當作媒介,與藝術工作室助理利用這項技術,模擬工廠生產線,創造出數量驚人的繪畫與雕刻品。沃荷以他機械化的生產手法,顛覆了對於真實的既存觀念與藝術家之手的價值。

他一方面僱用工作室助理,同時也借用其他藝術品:他運用不少已在公共領域流通(不受版權限制)的照片,複製並出售絹版印刷的作品。沃荷還僱人幫忙創作文字:他用錄音帶創作,再付錢請年輕人寫書。

沃荷找到方法,讓其他人取代自己,所以工廠的藝術品千真萬確全是「安迪.沃荷」的作品,卻不代表他是唯一的藝術創作者。

當你近距離觀察沃荷的一生,就會發現他投入生產製程的心力,不亞於他對個別作品的用心。他利用這種製法,按需求生產可複製的商業化作品,最後以數千美元賣出。以下是他最為人所知的名言:「採用這種繪畫方法,是因為我想成為一部機器。」藝術創作恐怕是最難系統化再製的東西,沃荷卻為創作打造出了一種可複製的製程。再強調一點,他絕非一人獨攬所有工作。沃荷對商業化的概念無法自拔,於是把藝術本身商業化(因而飽受其他藝術家抨擊)。

他遺留給世人的,不是幾幅親手創作的藝術品,而是打造出一台機器,生產出85,000件散布全球的高品質藝術品。安迪.沃荷不只是把藝術化為商業。

他的商業本身就是種藝術。

***

看來,沃荷從未在取代象限卡關,他不斷專注發揮個人所長──將藝術品商業化。沒有可複製的原創作品?借用公共領域的圖像就好。如果需要製作更多藝術品呢?找助理幫忙囉。要是沒有符合他需求的藝術品複製流程怎麼辦?那就再發明。

沃荷專注在生產象限,但他確實為每幅藝術品貢獻了最重要的要素。他知道他需要的是流程、方法、人力,以確保時間與能量都能集中在他最擅長的事務。於是他創造出一台機器,就如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曾經說的,他知道該怎麼「打造一台能夠打造機器的機器」。

說到雕塑、繪畫、素描等藝術,不難理解為何有些人對沃荷充滿怨言──他的作品並非完全出自他手。可是談到商業,卻沒人相信艾迪.鮑爾(Eddie Bauer)本人會一針一線把皮革縫上夾克,也沒人覺得湯米.席爾菲格(Tommy Hilfiger)會親手縫製所有印有他名字的夾克。以藝術角度來看,沃荷的手法確實頗具爭議,畢竟那不是商界。但是身為企業家的你,大可運用這套原則,卻不惹上爭議。

想要跟沃荷一樣取代自己,其實沒那麼複雜,你需要的只是方法。

從委派走進取代象限

上一章中,我們講過該如何火速從委派象限脫身,現在我要傳授你跳脫取代象限、走進生產象限的方法。

我要你找出既能賺大錢,又能讓你充滿能量的事。

委派象限中能即刻收割的任務,通常都是一些可以迅速移交給團隊其他人,或外包給公司外的人的簡單工作。無需多想,甚至不用流程,就能決定該如何消滅這個象限中絕大多數的任務。

但取代象限不同。取代象限中都是重要的高產值任務,所以交給誰就變得很重要。沃荷的事業需要流程,你也一樣。

人人都知道要僱人幫忙,我想不出有哪個領袖不懂這個概念。事實上,我甚至不確定有哪個三歲小孩會不懂,當父母吩咐他們收玩具,而他們回答:「嘿,媽咪/爸比,你可以幫我嗎?我可以讓你當我的好朋友喔。」你就可以說這孩子已經在運用僱人術了。

儘管如此,億萬富翁還是會深陷泥沼,試著釐清哪些任務應該花錢請人、應該錄用誰、如何有效管理所有大小事。其實以概念來說,「僱人」並不難理解,我們真正誤解的是流程。

這就是我研發取代梯的原因。這套系統禁得起時間考驗,無論公司處於哪個階段,你都能移交公事,不分公司、發展程度、產業,全部適用。

以下是梯子的順序,從低到高排列:

第一階:行政

第二階:傳達

第三階:行銷

第四階:業務

第五階:領導

有個重點:這不是一張組織結構圖,而是一條循序漸進的途徑,讓你清楚看見,若想持續買回時間,接下來該移交哪些任務。

要是我要你「把所有責任移交出去」,你大概會噴飯吧。還是那個道理,要是真有那麼輕鬆愜意,你早就做了。問題在於,有些任務至關重要,而且委託他人需要一大筆經費。不用擔心,你可以照著這條途徑循序漸進,然後像沃荷那樣,持續把奪回的時間重新投資在你熱愛的事,一步步往階梯上方移動。

買回核心重點

  1. 成功擺脫讓人深陷委派象限的繁瑣任務後,很多企業家都走不出取代象限。取代象限中的工作確實能帶來產值,卻也會害創辦人耗費能量。
  2. 若想跳脫取代象限,可以運用取代梯,井然有序地爬上台階,用符合你預算的方式,一步步將任務脫手。
  3. 你拿手(卻不在生產象限範疇)的事,往往是最難移交他人的任務。你具備一定的技能,也能專業地執行任務,但要是不卸下該任務的責任,你就爬不上取代梯。
  4. 一般來說,你會希望先從行政助理開始僱起,依序爬上取代梯。如果公司的員工數量很充足,那麼思考自己當下的感受可能會有幫助。接著,專注處理這一階取代梯。
  5. 取代梯共有五階,每階都有各自不同的關鍵雇員、你的感受、職務所有權。

(以上節選自《把時間買回來》第五章〈尋找關鍵人才的優先順序:取代梯〉第117頁~第122頁及第138頁~第139頁)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宋祖英「國母」的國罵,誰聽?
攀著跟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才能在中國的演藝圈占上一席之地的宋祖英,被中國老百姓諷稱為「國母」(可不是宋慶齡那正經國母的頭銜,…
東森山林渡假酒店
是否曾有哪個獨特的度假酒店讓你印象深刻?你可曾在台灣徜徉歐洲風情、見過前所未有的古堡建築?位於桃園楊梅,一棟棟歐式建築的東森山林渡假酒店,…
從放牛班到十大傑出青年
彰化地區知名的彰化師範大學附屬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是通往科技大學的絕佳跳板,曾經培育出兩名世界砌磚冠軍國手──粘錦成和他的學生林士豪,…
中國「一帶一路」為何高開低走?
「一帶一路」北京峰會的召開,西方七個主要國家只有義大利總理到會,輿論更是對中國多所指責,讓北京省悟到,…
谷歌開始淘汰Windows軟體
根據谷歌員工的消息,因為系統安全問題,谷歌(Google)已經開始淘汰內部使用的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
吳靜芳遨遊紙雕世界
午後的麻豆總爺藝文中心,跨越了兩個世紀的大樹搖曳著百年風姿。踩踏著木造樓梯爬上古色古香的老建築二樓,空氣中的檜木芬多精香氣讓人神識清爽。…
克里米亞與台灣
就克里米亞問題,我寫了幾篇文章批評俄國的武力擴張。有台灣讀者在我的臉書提出不同看法,認為克里米亞人民有權「公投」,決定自己前途;…
台灣製造、非常稀有 光速年代的筆墨新生記
文房四寶奠基了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但在台灣發展的歷程不盡相同。清領時期,紙、硯已有零星製造,日治時期方才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