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友三高共病多,偉喬生醫推檢測精準化助評估照護策略

腎臟科醫師與專家齊聚高雄,對於洗腎難以清除的「親蛋白腎(尿)毒素」,分享最新照護策略與檢測方式,講者包括臺北醫學大學腎臟內科教授方德昭(右)、偉喬生醫執行長鄭又瑋(左)等人。偉喬生醫提供
曾允盈

慢性腎臟病成為新國病,全台患者突破200萬人,11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高居第10名,為了強化照護策略與精準檢測,腎臟科權威醫師與學者11月初齊聚高雄,參加「腸道衍生腎毒素精準醫療專家會議」,分享最新研究趨勢。

專家們在會議中依據實證醫學,深入分析腎病改善對策與現況,也提出更快速便利的檢測方式,輔助評估後續照護策略。

根據《2023腎病年報》統計,全台透析總人數逼近9萬人大關,其中超過6成7的患者同時罹患高血壓,而心血管疾病的共病比例,也高達4成3,如何減緩腎功能惡化,成為照護重要關鍵。

東港安泰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劉文治指出,目前洗腎無法有效清除親蛋白腎(尿)毒素,患者因為腎功能不佳持續堆積,久了會造成全身發炎反應,不只加速腎臟惡化,還會增加心血管風險與死亡率,毒性不亞於磷,更需要被正視和注意,得從產生源頭下手,「先顧好腸道環境、改善微菌叢生態,增加好菌與減少壞菌滋生,才能避免飲食中的蛋白質在腸道分解為胺基酸後,被壞菌和肝臟進一步代謝,形成親蛋白腎(尿)毒素。」另外,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食,搭配低蛋白攝取,也能降低腎(尿)毒素產生。

腸道健康與腎臟照護息息相關,「腸腎軸」概念漸獲醫界重視,腸道微菌叢失衡,是致病機轉中的惡化條件之一。

雖然益生菌可作為腸道保健,但臺北醫學大學腎臟內科教授方德昭強調,並非每種益生菌都有助於腎病照護,「就連同一菌種的不同菌株,功效也不盡相同。」目前國內已有具備調節親蛋白腎(尿)毒素的專利乳酸菌製劑,並完成洗腎患者前瞻隨機對照雙盲的嚴謹人體試驗,建議患者服用相關保健品,務必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切勿相信媒體或網路上誇大療效的產品。

慢性腎臟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如果未能及時診斷,將錯失治療時機!偉喬生醫執行長鄭又瑋提到,傳統的腎功能檢測,以血中的肌酸酐(Creatinine)和尿素氮(BUN)為指標,但兩者影響數值的狀況較多,仍有其侷限性,因此臨床研究還會以親蛋白類別的「硫酸吲哚酚」濃度來做判斷,協助預測慢性腎臟病的病情發展程度。

「只是相關檢測工具非常少,過往得靠精密儀器,現在開發出更快速便利的體外診斷試劑,不只敏感度和特異性高,還能依照數值判讀腎臟損傷風險,同時可作為長期監控,追蹤患者治療的改善狀況。」

隨著親蛋白腎(尿)毒素的相關研究越來越多,偉喬生醫董事長莊詠鈞認為,搭配新的檢測模式介入,才能對慢性腎臟病更全面評估,協助患者監控管理治療過程,解決臨床遇到的困境。

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林柏松也分享,尤其腎友大多都有三高等慢性疾病,共病情況相對複雜,隨著慢性腎臟病檢測朝向精準化邁進,透過結合傳統指標,加上新型腎(尿)毒素生物標記,就能幫助醫師迅速掌握治療成效,更穩定控制病情。

未來可望再搭配腸道菌叢檢測等方法多管齊下,利用高通量篩檢、免疫分析平台,甚至是AI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慢性腎臟病早期診斷、區分高低風險和預後評估的目標。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戴勝通由「帽子大王」到「雜誌新貴」
走進台北的大型書店,通常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不是目不暇給的新書,就是令人眼花撩亂的上千雜誌。紙本出版這一行,可謂百花齊放、競爭激烈。…
打造40年外貿美妝品牌 「牧人」成功轉戰台灣市場
台灣美妝市場眾家品牌各領風騷,韓系、日系、歐美系等舶來品在開放專櫃上一爭長短。近年來卻有一支道地的MIT品牌「PSK深海美肌專家」,…
大地震正在顛覆港日關係
4月1日夜裡,香港維多利亞公園亮起點點燭光。這個只有六四與中秋才出現的夜景怎麼會在這時出現?是愚人節的把戲嗎?不是。這晚,維園舉辦了「…
香港政改戰如此結束:烏龍?陰謀?
2015年6月18日,擾攘兩年有餘,並且闖入世界政治螢幕的這場從諮詢到方案制定的香港政改戰以奇妙與詭譎的結果落幕。泛民振奮,建制喪氣,…
小孩本性如此?還是大人教的?
最近跟朋友聊天,朋友認為有些小孩本性很壞,甚至壞到她覺得小孩投胎的記憶沒洗乾淨,這輩子延續了上輩子的觀念。…
陳由豪的眼淚 曹興誠的笑容
  陳由豪流淚了,而且是「傷心」的眼淚;自稱是「小民」的曹興誠笑了,而且是「開心」的笑。在台灣留下數百億債務,…
還記得二戰時……
記憶還是遺忘?──《我記得》(Remember)(新片)導演:艾騰‧伊格言(Atom Egoyan)演員:克里斯多夫‧普拉瑪(…
WV會員俱樂部讓你輕鬆擁有精彩人生
旅遊永遠是人們的最愛以及生活樂趣的來源,但參加旅行社不僅跟團趕行程、不自由又被強迫購物消費,而自由行又得一切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