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骑牛图。国立故宫博物院馆藏
他就这么走了!骑着青牛,踏出阳关,莫知所终。他留下的道,却影响了其后中国人的心灵。他怕人们不认得他,所以一生出来,就指着一棵李树说:「此吾姓也」。他在人间的姓是「李」。
他单名「耳」,字伯阳,外字聃,世人尊称为「老子」。《史记正义》记载:「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割左腋而生老子。」因为他的耳朵比较大,所以叫他李耳!之所以被称为老子,是因为他刚一出生就须发皆白。
《史记》则记录,老子的母亲益寿氏生他的时候已经168岁,父亲李敬也已经658岁了。父亲活到700岁,而母亲活到了251岁。老子师从殷商末臣之商容,于东周春秋末之周守藏室任吏。
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史记》记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无名。居周久之,周之衰,乃遂去。」
老子当的是周朝的官。他在社会中和光同尘,修炼道德。修道日久,老子见周之衰落,于是向西而去。前几年神韵艺术团演过这一幕:老子写完《道德经》,有人捧着钱财来求,有人以暴力要来抢。老子往西而去,经过函谷关。当时紫气从东而来,想抢夺经书的恶徒也跟了过来。守城之官吏豁出生命,保护老子。后来被老子救活。老子看这人能以身护法,便把《道德经》传予他。
这和目前记载的传说有差异。目前的通说是,关令尹喜知道他要隐去了,便要他为自己写一本书,才准许他出关而去。于是老子就写了五千言,就是《道德经》。
从道德的基点看,神韵的版本更令人相信。道理很简单,老子是修道人,岂会受你的要挟写经书?不可能的。是因为你舍身护法,根基不错,与道有缘,才会被觉者拣选,成为传道之人。
有一说是他游历西方,到过西极、罗马帝国等地。也有人说他到了印度,成了教主。这样众说纷纭,其实都是人的思维在揣度觉者的境界。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表明了自己的道是不同的,不是随便就能得的。他讲的是修炼的道理,人们只觉其玄奥精妙,却不能真正知其内涵。
历史上,人们往往不能认识真理,不能摆正自己和大觉者的关系。真理传出时,总是有人干出迫害正法之事,老子难道会不知道吗?老子选择了离开,也许正是看透了吧。
▲孔子问道图。公有领域
孔子问礼不问道
《史记》上记载,孔子到周,问礼于老子。「礼」不过是人的道理而已,怎么和天上的道理比呢?老子是传道的,而道是不能轻传的。孔子见老子,问礼不问道。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所以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礼字从示。也就是,孔子问老子的是如何事神致福。这是孔子关心的焦点,大概就是问:「请问老子,周室的纪录上,传统是如何事神呢?」
老子告诉孔子,孔子在乎的那些人,都已经朽坏了,而礼安在?真正的道,是永恒光耀的。可惜,孔子还是不懂。于是,老子要孔子多去执着:「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虽然与道无缘,毕竟还是能够体会道之玄奥。他离开之后,告诉弟子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几年前,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大谈治国理念,其中便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过,老子的本旨不是教人怎么治大国,老子非常反对「国」这个东西。老子要的是「以道莅天下」。道行于天下,自然两不相伤,这才符合道家无为而治的原旨。
那么,「治大国如烹小鲜」是甚么意思呢?国家,就好像一个锅子。就是鼎。治一个大国,就好像在煮鱼一样。甚么意思?鱼很痛啊,痛死了。国家的存在带给人民的苦,就像是鱼在鼎里面被煎煮。对于人民来说,人民希望的是大道行于天下,人以道而生活。这才是正确的无为而治。
后代解老子的都站在儒家的立场。那是曲解了老子的原意。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的意思是说,道才是人民的生活方式。道指的是智慧的路,每个人循着自己的智慧,返本归真。只要每个人走自己的智慧之道,循着这个去生活,就达到以道莅天下的理想境界。这个时候,那些扮神的鬼都破功。神不破坏人类社会,圣人也不会,绝不会把百姓当成小鲜来料理,他们不会伤害人。人不互相伤害,人和神也不互相伤害,都是各归其正位。只要人人能够开启智慧,不妖言惑众,那么两不相伤,故德交归。反之,就是人类与神共居,天下大治。
道之继承者
后人往往把庄子也归为道家。其实,庄子乃是托言于道,侈言逍遥养生之理,绝非老子传道之真义。老子《道德经》,通篇阐述德之重要,而庄生少言道德,多谈逍遥,岂是道耶?如按照我的看法,庄生非真道、孟子非真儒,徒有外形而已。他们属于纵横家一流的人物,以上等的口才文笔,驰骋于当时。
后来,道教兴起了,他们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根据《太上老君传》,老子累世化身,和人们结着修道的缘分。三皇时,化身为万法天师;中三皇时,为盘古先生;伏羲时,为郁华子;女娲氏时,为郁密子;神农时,为太成子;轩辕时,为广成子……
唐朝十分崇尚道教。高祖为老君立庙,高宗追尊玄元皇帝,明皇为注《道德真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京师号玄元宫,诸州号紫极宫。
小说家写《西游记》、《封神演义》总是把老子请出来,他的形象更因而常驻所有华人的心中。
老子曾提醒人们:「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指出了道之珍贵。深植于您心中的修道种子,此刻是不是应该发芽了?
荣华富贵转眼空,返本归真是大道。当道降临您身边时,您可别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