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招 搶救變調的陸客觀光

2014年2月,香港民眾發起「驅蝗行動」,抗議陸客自由行嚴重影響香港人生活。圖為一名遊行者手拿「我們歡迎外國遊客,但支那(中國)是例外!」標語。
Getty Images
第161期
賴宛琳
拒絕成為下一個香港 ---- 專家認為,台灣社會需認清觀光發展有其侷限性,不能無限上綱。當台灣觀光產業的崩壞是現在進行式,大家應回頭思考,如何讓生活品質與觀光產業同時並進,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香港在去年(2014)曾發生幾波激烈的「驅蝗」行動,抗議團體將陸客比為「蝗蟲」,要求香港特區政府限縮陸客赴港人數,遊行過程中與親政府、挺陸客團體成員對罵,兩方矛盾再度激化。

反觀台灣,高雄西子灣的哈瑪星社區,因為陸客遊覽車如潮水般湧入,交通秩序大亂引發居民封路抗議;中國國慶十一連假期間的屏東墾丁,因陸客大量租用電動車代步,由於不熟悉器材加上不遵守交通規定,發生不少交通意外,讓當地居民現在看到陸客就頭痛。這些現象透過媒體放大報導以及網路輿論的效應,大家不免擔心──台灣未來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香港」?

要解決正在崩壞的陸客來台觀光問題,應從五方面著手。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認為政府應積極對陸客觀光政策做總檢討。葉俊宏攝影

 


1.    增加大陸組團社名額 減少談判落差

中國組團社(即旅行社)強勢壟斷市場,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特許經營的名額過少,背後又都具有強大的政商關係,台灣接待社(即提供接待服務的旅遊業者)為了接生意,即使吃了悶虧也只能吞下去。在不少業者和專家反應過後,經過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台旅會)與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海旅會)的磋商,中國方面陸續開放業者名額,目前獲得許可得經營赴台旅遊的組團社數量達到311家。台灣方面,交通部也在2014年9月1日起暫停受理台灣接待陸客團的資格申請,減少雙方數量落差。

對此,「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表示讚許,他認為增加組團社對於改善雙方旅遊市場的確有幫助,但仍有問題存在:「前面已經開放的那幾年,壟斷的優勢已經形成,要打破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有些人已經占有市場先機,機票、飯店等大多底定。」他認為,要打破這個現象,應該以自由行取代團客,減少組團社的干涉能力。

 

以自由行取代一般低價團客,較能改善被一條龍壟斷的台灣觀光現況。Thinkstock

 

觀光局業務組長賴炳榮認為,陸客配額的設計有其通盤考量,並非無限制增加。黃行雲攝影

 

2.    落實陸客總量管制 自由行取代團客

賴中強呼籲,政府應該貫徹執行觀光客總量管制,將一般團、自由行、高端團、原民團等名目納入統一總量管制,並以自由行、高端團等旅遊方式取代目前一般陸客團。在不增加陸客總量的情況下,不僅可改善陸客旅遊品質,還可不受一條龍業者牽制,真正達到提高觀光經濟收入的效果。

對此,交通部觀光局業務組長賴炳榮澄清,當初決定配額人數,主要是依據國安考量、開放城市人口多寡、申請來台等待時間長短,以及其他國家旅客人數比例,經過計算所做的決定,一切符合聯合國世界觀光組織的計算方式,並非如外界所說無限制增加。

不過賴炳榮也坦承,在最近一次的陸客團配額數調整時(指2013年從4,000人調升為5,000人),確實發現一些問題,「當時正好遇上四月瘋媽祖,全台調不到半部遊覽車,價錢從七千五喊到一萬六,還是沒車。」因為這場車荒,讓觀光局意識到,台灣目前的團客服務提供能力已近飽和,在許多相關配套服務尚未建設完畢前,賴炳榮表示,短期內不會再調升團客人數。自由行部分,在今年調升至和團客相同的5,000人配額後,也不會再做更動。

那麼,不在配額限制內的高端團、深度旅遊團呢?賴炳榮解釋道,會推出專案團體,就是為和一般團做市場區別。高端團吃的、住的、走的行程都經過細心設計,主打高階消費者。「這樣的團,數量本來就不會太多,觀光局也會嚴格查緝,所以並不會有過多團客來台的問題。」

賴炳榮說得信誓旦旦,但對比今年2月時交通部長陳建宇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陸客來台的旅客數量毋庸置疑會持續增加,甚至直言專案團體「還有很大成長空間」。中央政府對於管制陸客人數的決心和魄力,頗值得懷疑。
 


陸客來台人數超量與低價團的氾濫,超過實際需求的航班也是因素之一。圖為2008年7月4日來自廣州的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班機降落桃園機場。Getty Images

 

3.    停止增加航班計畫 減低航空業壓力

陸客來台人數超量與低價團的氾濫,超過實際需求的航班也是因素之一。民航局今年7月才剛宣布,兩岸客運定期航班從每週840班增為890班。但賴中強表示,根據民航局統計資料,目前每週只有697班在飛,也就是有143班形同虛設。他解釋,因為航班的開設牽扯到中國各地利益,「每個人都想賺這個錢」(指組團來台觀光),於是相關人便透過各種方式向政府和航空公司施壓,造成即使團客配額人數並未增加,卻仍不斷增開航班的亂象。

「本來沒有這麼多的需求,硬是增班。然後為了讓這些飛機飛,就會變成大量的低價團。」為了消化空位,航空公司多半選擇低價包給旅行社;而旅行社方面為了爭取熱門航班機位,只得勉強向航空業者包下冷門航段,被迫出低價團,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賴中強強調,在減少陸客配額的同時,也要停止航班增班計畫,才能有效從根本解決問題。

對此,賴炳榮表示,航班的開與不開,是航空公司決定,政府只是為了民眾方便才與中國大陸協商爭取兩岸航班設點,以滿足兩岸商務需求,絕非只是純粹的觀光利益問題。

 

陸客購買藝品造成的逃漏稅問題,必須針對購物行程嚴格控管,而且還要積極查稅,才能有效打擊一條龍的不合理抽佣情況。Getty Images

 

4.    嚴格監督團客行程 積極查稅

「購物抽佣」是觀光業普遍存在的現象,國外一般佣金大約抽二到三成,但是來到台灣,在一條龍的遊戲規則下,陸客團的購物佣金多半抽五到六成,有時甚至高達七成,導致旅遊品質惡劣,影響台灣形象。

花蓮副縣長徐祥明認為,中央應該嚴加監督陸客來台行程,針對購物行程嚴格控管,而且還要積極查稅,才能有效打擊一條龍的不合理抽佣情況。他解釋,營業稅屬於國稅而非地方稅,地方政府權力有限,即使大動作查緝稅收,也只能起到宣示作用,難有實效,「所以我們很希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起合作。」

說到查緝,賴炳榮深深嘆一口氣,他坦言,查緝稅收和監督購物行程都需要人力到場調查才能正式取締,難度頗高。他在2014年8月向當時的行政院長江宜樺報告爭取人員,9月又向馬英九總統報告,查緝團隊直到今年才成立,「人力也不夠,我要96,現在才24人……唉,我不曉得怎麼講。」賴炳榮語帶委屈。

賴炳榮表示,查緝工作並非大家想像的簡單,業者花招百出,稽查員常得見招拆招,才能順利蒐集違法事證。曾有女查緝員上車突襲稽查,結果被司機直接關在車上載走,嚇得急叫公路局和地方警察前來支援。業者面對稽查員的詢問,往往三緘其口或佯裝不知情。還有一些開脫的荒誕理由,例如導遊推說車子開到某違法商店是因為剛好沒油,車子去加油所以團客在這邊等;還有說大陸人沒有看過番石榴,所以車子停在這邊讓他們看……理由千奇百怪。在查緝的同時,業者彼此還會互相通報,增加政府取締的難度。

 

專家呼籲應對熱門景點進行環境承載評估。圖為七星潭攤販區域。葉俊宏攝影

 

5.    進行環境承載力評估 檢討收費機制

今年7月6日,由經濟民主連合與地球公民基金會所主辦的「開放中國觀光客七年政策體檢論壇─台灣觀光業的瓶頸與出路」論壇上,「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蔡中岳提到,許多地方反對陸客是一種在地性的感受,表面上看似不理性,但卻反映了當「過量的非在地人口集中出現」後,觀光區內的「生活壓迫與經濟剝奪感」有多強烈。

如何透過適當的流量管制與收費機制,減少當地的社會成本耗損,是中央與地方需要共同討論的問題。因此,進行「環境承載力評估」,非常必要。

賴中強也不斷強調政府應針對觀光政策做環評,「有個統計說,觀光客一般的用水量是當地居民的四倍,因為外出旅遊總想要享受一下,很合理。但是這些資源的使用,政府有沒有去計算、評估?」

花蓮副縣長徐祥明表示,目前縣政府正積極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研討收費和分流管理機制。但他認為,許多觀光景點雖然位處地方,但是管轄單位多是中央機關,因此收費或分流等評估管理,應由中央機關帶頭做起,而非由地方政府或民間單位自行決定。

對於環境評估,賴炳榮則不以為然。他表示自己能理解專家學者的擔憂,但是進行政策環評的概念,在執行面上太過攏統。賴炳榮認為,環境會自我調節。他以故宮為例,由於中國和日本關係緊張,兩國遊客常在故宮狹路相逢、發生爭執。有過幾次經驗後,目前館方和業者已形成默契──早上以大陸團為主,下午則是日本團的時間。「某些區域的環境如果真的無法收納,就要自己適度調整。」賴炳榮表示,不應該由中央機關統一規定,而是交由當地主管單位自行根據情況調整,因為「人是流動的」。

蔡中岳認為,台灣社會需認清觀光發展有其侷限性,不能無限上綱,應思考如何讓生活品質與觀光產業同時並進,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宏觀永續的觀光策略。如果台灣堅持走以陸客為主的觀光發展路線,無非是「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籠子裡」的高風險行為,「而且這個籠子還是一個專制的籠子,要開、要關都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

賴中強則說明,其立場並不是要反對陸客,而是希望政府避免過度依賴特定國家的觀光團體,「其實台灣比較適合走小而美的路。你還是讓中國觀光客來,但數量不要太多。善待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賓至如歸。」

網友常以「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來形容台灣觀光環境的熱情與美好。但當生活空間受到壓迫,台灣人還能微笑迎接每位觀光客嗎?最美的風景,實際上需要謹慎且長期的策略來維繫。

 

相關連結:

•    驚!我們正在失去花蓮
•    瞎忙?陸客商機只是一場幻想
•    如何賺陸客財?發展特色才是王道
•    搶食陸客大餅 拚經濟還是搞政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印度造最便宜汽車 每輛台幣8萬
印度汽車協會統計,因為汽車的普及率平均每千人不到7輛,遠低於德國每千人550輛與法國每千人476輛,使得印度車市具有龐大吸引力,…
中國工人「世襲制」引發的縱火悲劇
在諸多影響中國社會安定的問題當中,最大的問題是失業。中國媒體有個特點,凡討論也解決不了的就不再多談,因此「失業」…
地震救災之後的第一要務:問責中國政府
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發生至今已十餘天。儘管中國國內有人寫文章聲稱,目前不是問責與反思的時候。…
針對需求建立供應鏈 obis從賣床墊躍升為選物店
成立於2015年,「obis歐必斯國際家居」從床墊異軍突起,初期便立意要成為「台灣的IKEA」,打造台灣的居家平價時尚品牌,…
台灣出口成長不像表面上看那麼高
出口一向是台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但相對重視和依賴出口的結果,也使我國出現出超太大以及國內建設和生活品質低落等問題。因此國內常有要發展內需…
2011華人十大新聞 - 9. 投資中國受害台商 全台遊行駐點抗議
2011年下半年,當各界期待第七次江陳會能簽訂《兩岸投資保障協議》時,9月9日卻有二百五十多位在中國受害的台商走上台北街頭遊行抗議,…
激烈對壘 洋微博中國闖江湖
近日,據中國大陸社群網站「新浪微博」市場管理中心的統計數據,截至5月份,已有14名美國政要開通新浪微博。其中,…
千年智慧 三十年經驗 讓身體真正健康
「從自己的需求出發,以自己要吃的高標準,提供優良的保健食品給國人。」 32年前,台記創辦人林駿杰因為一次嚴重的意外造成健康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