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局勢究竟是好了還是壞了?

2009年博鰲論壇再度召開,台灣媒體已從2008年的熱度降溫,博鰲論壇除了更政治化之外,並沒有對台灣的經濟帶來甚麼影響。
Getty Images
第37期
楊嘉玲

還記得2008年的博鰲論壇嗎?當時剛當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但尚未就職的蕭萬長以民間人士名義與會,可是準副元首的身分使得這個原本在台灣名不見經傳的論壇突然名噪一時。 

從2008博鰲到2009博鰲

蕭萬長曾經連續5年出席該論壇,過去並沒有媒體跟隨報導,可是2008年的博鰲論壇卻被熱炒為政治味十足的兩岸外交舞台。

當時有一些憂心台灣低迷景氣的人,對於博鰲論壇抱有極高的期待,希望蕭萬長能夠帶回來改善台灣經濟的特效藥。但是一年過去了,2009年博鰲論壇再度召開,台灣媒體已從2008年的熱度降溫,博鰲論壇除了更政治化之外,並沒有對台灣的經濟帶來甚麼影響。

前監察院長錢復參與博鰲論壇時帶去馬英九總統「同舟共濟、相互扶持、深化合作、開創未來」16字給對岸,中國總理溫家寶回以「面向未來,捐棄前嫌,密切合作,攜手並進」。國台辦主任王毅則說這是兩岸「向全世界發聲,表明兩岸有共同意願,合作應對金融危機。」

不過這些精心雕飾的話語所起到的媒體效應都不如香港影星成龍的一席話。今年的博鰲論壇還沒有閉會就被成龍的「中國人需要管」一說搶去所有風頭。次日,香港《蘋果日報》的大標題是「成龍這個奴才」,兩岸三地華人齊心把成龍罵翻天。

2009博鰲論壇究竟完成了甚麼討論?中國的經濟究竟會好還是會壞?對台灣的影響又是甚麼?變得沒人關心。

但隨著H1N1流感來襲,以及兩岸經貿的議題不斷,中國、香港與台灣的股市震盪之後量價齊揚。股市大漲卻沒有反應在失業與經濟的實體面,各種多空訊息充斥。

台灣的經濟真的必需仰賴中國才能復甦嗎?或者答案正好相反?向中國傾斜的財經政策背後有甚麼隱藏的代價?

我們該買房還是抱著現金?我們該逢低入市還是谷底仍未出現?我們該往哪一個方向走?

究竟這是最好的時代,或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或是無知的年代;這是信仰的紀元,或是懷疑的紀元;這是光明的季節,或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或是絕望的冬天;我們是無所不有,或將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之路,或通往地獄之門?

大文豪狄更斯已矣,我們該往哪裡找答案? 

盤點所有唱好中國經濟的言論

最雷人的一則

一個受景氣影響,賣不出鵝蛋的中國張家界農村老太太說:「美國人都要飯去了......美國人靠借我們的錢生活,要不是我們的錢,他們早垮了,也夠苦的。」(楊恆均的部落格)

最常見的說法

中國政府的4兆元人民幣刺激方案在重振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增長方面已顯現「好於預料」的效果,並有助於恢復市場信心。中國仍是新興市場的領頭羊。(某投顧)

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6.1%,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貸款飆升,3月份汽車銷售創新高,都表明經濟復甦。(某大中國基金經理人)

中國外匯儲備近2兆美元、世界第一的成績,在經濟上爆出耀眼成就。(某華文媒體)

中國工業增加值止跌回升,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11%。(中國國家統計局)

跌幅超過5成的中國基金

搭著這波的利多報導,似乎所有沾上「大中國」概念的商品都是金光閃閃的投資對象。但是回顧2008年的中國基金市場,結算的結果卻是:投資者基金資產一年減半。

2008年中國基金資產規模從3.27兆人民幣縮減到1.85兆人民幣,基金的虧損幅度遠遠超出其他地區的基金。淨值跌幅最高的兩檔基金為瑞福進取和摩根史坦利華鑫基礎,跌幅高達73%和65%;淨值跌幅超過60%的基金有8檔,淨值跌幅超過50%的基金更多達84檔。

但為吸引投資者,這些基金公司紛紛加強了行銷力度,除了申購費率折扣,另外就是加強廣告促銷。

過去由於中華民國經濟部對投資中國上限的限制,中國基金因為投資中國股市比重過高而下架,所以台灣民眾並沒有成為2008年中國基金的受害者。

如今經濟部放寬對中國大陸投資上限,在許多中國經濟利多新聞的刺激之下,之前下架的20多檔境外基金,已有10檔陸續回籠,重新在台灣包裝上架。但是它們現在的績效為何?值得投資嗎?前景風險如何?

重新上架的中國概念基金能買嗎? 

一檔台灣民眾最近常見的廣告

2009年,中國概念基金計畫在台灣籌資超過新台幣800億元。在這些中國基金裡面,有一檔基金在一片低迷景氣中募集快速,成功的廣告宣傳居功厥偉。在這檔電視廣告詞裡,有許多與中國經濟有關的數字被標記出來。 

然而,該投信並沒有解釋這些數字與這檔基金能否賺錢之間的關係。在這檔基金報請成立當天,該投信向媒體表示,中國去年第四季以來推出的各項振興經濟方案均已見到不錯成效,不僅帶動中國股市的強勁反彈,也大幅提升國外投資人投資意願。

本刊記者聯絡該中國基金的經理人想要釐清附表的問題,以及如果看好中國市場,為甚麼該集團卻有多項事業撤出中國?為何有把握能與去年跌幅超過50%的中國基金成效不同?

該投信投資管理處執行副總雖然說中國振興經濟的投資方案已見到成效,所以帶動中國股市的強勁反彈,但Roth capital partners投資銀行卻表示,中國股市上漲可能難以為繼,因第一季度創紀錄的新增銀行貸款才是中國股市真正資金來源。究竟哪一個說法是事實?

中國基金「適合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

該投顧企劃部經理表示,公司僅能就基金的投資標的及市場展望發言,至於風險部分,其實任何投資均有風險,中國股市跟其他市場並無特別不同,不過中國屬於新興市場,一般而言波動度比較大,適合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保守型投資人想要投資的話,投資比重不宜過高。

針對此解說,記者請教了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教授。

吳惠林教授表示,現在很多消費者都是在投機,抓住消費者的心理,人家就願意把錢拿出來,廣告詞的目的就是要人家相信,這些訊息就看消費者怎麼解讀了。「一直強調中國內需市場是很大的,以後經濟會發展很好,投資者才會去買,不過真正的經濟實況投資者要自己判斷,否則到最後倒楣的還是散戶。」

那麼廣告的內容如果引人錯誤,是否有違反公平交易法這些法令的問題呢?專攻智財權領域對於公平交易法有深入研究的童文薰律師表示:「基金就是一種商品,廣告的目的是讓投資人拿錢出來。但風險全在投資人身上。這類只講利多消息的廣告乍看之下沒有不實廣告的問題,因為它裡面的數字都是存在的,只看你怎麼解讀。」

「既然希望賣你基金,它不會把中國經濟的負面資訊告訴你。它的經理人已經告訴你了,這種基金的風險不小,因為他們要的是『風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所以投資人必須自己弄清楚中國經濟數字的真相。」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日籍導演北村豐晴 打造夢想的「小料理屋」
人氣祕訣:1. 北村豐晴導演的知名度+主廚北村爸媽營造的專業招牌與親切形象。2. 以不同於一般日本料理,但又具在地日本風味的菜色,…
當北極熊失去冰棚時……
格陵蘭(Greenland)位於北美洲東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它的西面隔巴芬灣和戴維斯海峽與加拿大的北極島嶼相望,…
焦點3:希臘這一課,世界學到甚麼?
教訓1:過去欠的債,今天都得還! 過去,50多歲就能退休的希臘人,以後得要工作到65歲才可以退休。想領全額退休金的法國人,也得多工作2年,…
YouTuber「時尚老人」 林經甫倡議優雅老去之路
9月底甫從倫敦時裝週回來的「時尚老人」林經甫,儘管身體微恙,依舊不服老地準備於10月22日在台北時裝週亮相,更將於11月11日、…
范進中舉?42歲農民工的碩士之路
「滕振國」這個名字最近在中國引發討論,一下子成為中國教育的話題人物。據報導,42歲的他曾以農民工的身分、高中畢業的學歷、自學數載的堅忍、…
丹麥皇家圖書館 閃耀於河面上的黑鑽石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被稱為設計之都,走在街頭,眼球很難不被兩旁簡約又具設計感的櫥窗吸引。不只是服裝或居家用品,哥本哈根的現代建築也很有看頭,…
就業力:該教嗎?如何學?(之二)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談到,可能有不少人會擔心在高等教育中強調就業力,會不會扭曲教育的目的?但是這種擔憂主要是出自於一種迷思,…
第十三章 人生的角色
她,是一個有數千年文明支撐的人,而他,在她面前只是個渾身銅臭的商人。他手中有的是無盡的物質,但這個女人擁有的是無可替代的一顆纖細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