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人的職涯瞭望台

有效沟通,从「听」开始

要跟别人有效沟通,不只要学会「怎么说」,更要学会「怎么听」。
要跟别人有效沟通,不只要学会「怎么说」,更要学会「怎么听」。
Getty Images
第30期
刘孟奇

不管问雇主或员工,职场中最重要的就业能力是甚么?「表达沟通能力」肯定名列前三名之一。不过,「不知道怎样跟别人有效沟通」,偏偏也是许多职场新鲜人最容易感到棘手的问题。

要跟别人沟通好,当然要有能力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无论如何,不少人经常会忽略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沟通是双向的!如果你不能对人家「好好听」,别人十之八九就不会听你「好好说」。

在面对面的沟通场合当中,不应只靠一张嘴巴与别人沟通。你如何运用你的耳朵、眼睛,以及肢体语言,来表现出你聆听他人说话的专注程度,对于你跟别人之间能不能良好沟通,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认真在听,要让别人感受到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多样刺激与令人分心事物的世界中,许多人已经习于一心二用,甚至多用,以致于在听别人说话时,一不留神,就会变成只是「用耳朵听」,而视线及注意力则似乎放在其他事物上。

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可能会认为我们真的有在听,也听进去了,只是眼神及肢体语言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问题是,沟通的重点不只在于你有没有真正听进去,更在于你的沟通对象能不能感受到你的确有认真用心地在听。

如果别人认为你并没有用心在听,就很容易认为你并不重视两个人之间正在沟通的事情,或认为你并不重视你的沟通对象。对于一些自尊心较强的人来说,甚至会因此觉得尊严受到伤害。在这种气氛中,当然不容易有良好的沟通。

积极聆听的技巧

要跟别人有效沟通,不只要学会「怎么说」,更要学会「怎么听」。

好消息是,比起「怎么说」,「怎么听」其实要容易学得多。套句《食神》电影中的名言: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成功的聆听者。而那个「心」就是一种心态:聆听不能只是被动接收,更应当有主动积极的响应表现!

建立这个心态,加上一些技巧,稍做练习,让「积极聆听」成为一种习惯,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经常处于良好的沟通情境之中。这些技巧包括:

第一、放下其他事情,保持专注。「专注」是积极聆听的最基本。不用担心「专心聆听」会占掉你太多的时间。只要跟别人之间能沟通良好,就会替你省下更多的时间。

第二、保持眼神交会。成功的聆听不只需要注意「听」,更要专注「看」别人说话。在面对面的沟通当中,别人会希望能够注视你的眼神,来确认你理解对方说话当中的讯息。

第三、适时透过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来正面响应对方的发言。当你在聆听对方说话时,其实你已经在进行沟通。透过点头或微笑等肢体语言来响应对方,告诉对方你不只听到了、听懂了,也肯定对方的发言,整个沟通自然容易朝正面的方向发展。

第四、避免打断对方发言。除非有必要,避免中途打断对方发言,插话回答。如果你真的需要中断对方发言,请在对方已做过一段完整陈述之后。一个有用的技巧是:用重复对方发言或替对方小结的方法,有礼貌地让对方发言暂时结束。无论如何,不要让「抢话回答」成为一种习惯。

第五、响应时,先让对方确认你理解并思考过他刚刚所说的话。你的响应方式,会决定对方对于「这个人有没有听进我说的话」的观感。如果对方一说完,你马上急着回答,对方可能会觉得你并没有好好思考过他刚刚所说的话,从而造成他对于你接下所说的话,已经有了先见为主的负面成见。你可以略等两、三秒的思考时间后再回答(但不要太久,免得让对方以为你只是在等他讲完)。另一个实用技巧是,在响应时,先重复对方的几句话、帮对方做个归纳,或请对方回答一两个厘清性的问题,例如说:「你刚刚的意思是不是说......」

不管在对话沟通或人际关系上面,积极聆听都是非常有用的技能。事实上,随着经验渐多,一个年轻人往往会学到一件事:在职场中,积极聆听不只能促进有效沟通,而且相较于那些在对话中只知道表现自我的人,那些深谙积极聆听之道的人,往往更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与肯定,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对话的走向与结论。换句话说,那些知道如何积极聆听的人,往往还没等到开口,就已经具有极佳的说服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音樂頑童的歌唱人生
我從小功課就不是頂好,國中唸得挺辛苦。思量與人擠大學窄門,勝算不大,不如學得一技之長,於是,選擇高職機械工程科就讀,…
北京奧運 準備好了嗎?
2001年7月13日,北京市市長劉淇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奧會第112次全體會議上,向全世界宣布:2008年北京奧運的理念為「綠色奧運、…
會打開的鵬灣跨海大橋
橋是聯繫兩塊陸地的媒人,總是令人流連。一般的橋梁都是四平八穩的橫擺,如果看見一座橋的橋面竟能向上抬升75度,那可就令人驚奇了。談到會打開的…
難敵數位化網路 《紐約時報》將停印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9月8日報導,《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發行人蘇茲柏格(Arthur…
希臘獲紓困 IMF仍看衰歐盟
歐元區特別峰會3月25日通過「混合援助方案」,同意在必要時由歐元區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聯手向希臘提供救助。根據協議,…
川普歐洲行 首訪波蘭具深意
美國總統川普參加2017年G20峰會,最先造訪波蘭,引來其他國家的羨慕和猜測。除了備受猜測的兩國最高領袖政見略同、波蘭足額負擔國防支出、…
經濟與人性的考驗
最近中國大陸毒奶粉造成中國數萬嬰兒腎結石,也造成台灣人心惶惶;再加上最近華爾街著名的投資銀行雷曼公司,銷售所謂的「連動債券」…
15種食物 最易產生飽腹感
所謂「飽腹感」,是形容人們吃完東西後出現的食慾喪失狀態,它的衡量標準是「飽腹感指數」。這是科學家們在1995年的研究中首次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