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云林农业博览会展出信息
时间:2013年12月25日至2014年3月6日,为期72天。
地点:主展场位于云林县虎尾镇建成路,另有斗南副展场(他里雾文化园区)和口湖副展场。
票价:平日150元,假日200元。另有团体票、在校学生、65岁以上长者、低收入户、在地人、校外教学等优待票种。
大众运输:
◆ 台铁斗六火车站西出口(后站)平假日皆有免费接驳专车。
◆ 高铁台中站(6号出口)、嘉义站(2号出口)假日及连续假日有免费接驳专车。
汽车动线:
◆ 由北中部南下:国道1号→虎尾交流道→斗六联络道(145乙线)→虎尾方向直行农博停车场→停车场专车
◆ 由南部北上:国道1号→斗南交流道→大业路(158线)→虎尾方向直行农博停车场→停车场专车
◆ 在地或国道3号转进:台78线快速道路→土库交流道虎尾方向→右转158线→虎尾方向直行农博停车场→停车场专车
> > >
目前云林农业博览会位于虎尾的主展场,共有九个主题馆,打破往昔以农、林、渔、牧业分类的窠臼,藉由景观建筑师、环境艺术家,以「让青年回云林」为主要方针,将县长想强调的新时代农业概念──食品安全、食物里程(碳足迹)、农村智慧、动物福利、农村文创等各种形态的议题,结合在地气候、土壤、特产、人文,赋予各地区不同的未来愿景,也以不同方式在博览会中呈现。
无怪乎县长苏治芬会说,农博公园就是云林20乡镇市的缩影。
第一站:食物历险记
食安问题是近年来台湾人最关心的饮食议题。在「食物历险记」里,利用回收货柜,堆栈成诺亚方舟的展馆主体,拼装成各式各样的展览空间,以多媒体和互动展出形式,希望能够触动人们反思、体会饮食与农业的密切关系,并在身处环境、粮食等危机的时代中,重新寻找人与环境相处的和谐。
第二站:百变拼装车
拼装车是台湾最原创性的车种,不仅可以农用,早期还用于货运、工程。来到造型颇富机械感的「百变拼装车」主题馆,各式各样花俏造型车,述说着在地拼装车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当年农人自立造车的精神。
第三站:快乐牧场
俗谚说:「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而在现代工商业社会,都市孩子「只吃过猪肉没看过猪走路」的大有人在。与土地、畜牧业的疏离,造成孩子不懂得珍惜环境与粮食。「快乐牧场」将猪、鸭、牛等动物,透过近距离接触喂养观察,以及生动的解说与操作,真实还原畜牧农人的工作状态,让游客从中体会畜牧农业的甘苦与知识,理解牲畜不只是躺在货架或冷冻柜的真空包装袋,而是有感情的动物,进而快乐地尊重这些生命。
第四站:碳汇林场
「碳汇林场」强调学习体验,用台湾盛产的孟宗竹造屋,既能减碳,且强度并不比钢铁差,走在其中就像身处竹林,涤净尘嚣。展馆内设有种子展示墙、气味树与树苗区、森林摄影展、碳汇剧场、农园造景及土壤展示。而这里也是欣赏刚诞生的虎尾湿地最适合的角度。
第五站:时尚伸展台
云林县是布袋戏的故乡,「时尚伸展台」特意使用布袋戏第一女旦──苦海女神龙的剑法招式动作,藉由数字运算辅助,将舞剑的姿态融入桁架造型,并搭上乡村传统办桌帐棚使用的圆管钢材,再为桁架着上金色喷漆。展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创造一种「壮观的惊喜」,成为农博公园最耀眼的走秀舞台。
第六站:田边剧乐部
藉由农村特有地方剧曲、庙会、杂技等表演团体,以互动展演方式,传递农博「人、土地、作物」精神主轴。舞台周边并搭配叭噗冰淇淋、枝仔冰、爆米香、手作陀螺、稻草人娃娃、跳青蛙等传统小吃与童玩DIY等摊位,表达在地文化与土地、农作密不可分的关系,让观众重新回忆及体验传统农村社会农闲时的戏棚下休闲生活。
第七站:农博本铺
「农博本铺」分为伴手礼展示区与伴手礼贩卖区。展馆设计成一个巨大的温室,象征此处生产许多云林蔬果特产。内部用各式特产造型设计的巨大懒骨头错落其间,悬挂着农特产品的介绍与制作过程,并摆满各式各样的云林特产伴手礼。
第八、九站:创意乐园
创意乐园位于农博展场核心位置,以「幸福农夫的新农村、农民最大总统府、农博大富翁互动地景、移居云林事务所」四大展区为主轴,呈现农业与艺术、设计、空间之间的火花碰撞。各异其趣的设计风格,带领民众感受云林不一样的农村风貌与产业创意,希望能感动青年返乡筑梦。
第十站:草笠剧场
是一座以农人顶上草笠为造型的户外剧场。在宽阔的土地上,好戏不断上演;观赏者可以闻着土地的芬芳,倘佯在大自然间看着精采的言出,听着悦耳的音乐。
踏进农博公园,让人充分感受到云林丰富的生命力──县政府以农业博览会展现老农夫的智慧,向他们学习和大地永续相处的方法;更藉由建筑师的巧思,勾勒与大地共存的建筑美景……
新年假期,走春正当时,云林农博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