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在古机械复原研究中,一直都是热门的研究主题。特别在于它的机械原理和震源的感应方式,至今仍是难解之谜。
根据《后汉书》中记载:「候风地动仪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樽。」候风地动仪外型结构,形状像酒樽,精铜外壳则以鹤篆文及各种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仪器外壳对准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铸有八条龙,象征宇宙四面八方,同时也根据张衡对《易经》的理解,仪盖为天,内中都柱为地,比拟是一个小宇宙,与天象有某种对应关联性。
候风地动仪的神奇之处在于发生地震的前夕就可以准确预测到。候风地动仪的每条龙嘴里都衔着铜球,当远在千里发生地震时,在底座中间的都柱便会以机械传动方式将对准地震的龙嘴打开,铜球就落在蛤蟆嘴里,同时可根据铜球声音而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
候风地动仪在发明之初也曾被质疑,可是之后准确预测了陇西发生的地震,证实了候风地动仪的可行性。张衡在制作设计时,早已深入研究《易经》、《墨子》等书籍。古人常把人体比拟一个小宇宙,与宇宙有某种对应联系关系,而根据天象变化的规律情况甚至可预测未来;然而在现代量子物理学研究上,也有引述微观粒子为基础组成的生物或物质本体,本身也会在不同时间内与系统的相互连接感应;如同巴克斯特对细胞的意识感应作过的实验,如果采集生物主体的细胞后,并连接测谎仪以观测细胞的组织反应情况,甚至可以感测到另外一个生物主体系统中的行为信号。
中国古科技的原理与现代科学有很大的差异。考察所有现代科学家研究地震的方式,都是从地震所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因子着手,例如现代科学的研究认为需要地震前所发出电磁现象或地壳震动才能预测地震的发生,所以所有的研究也都朝向这些方向去探究。但是,从候风地动仪的结构与运作方式,可以发现虽然候风地动仪可以预测未来地震的发生与否,但是对于近距离的人为震动或是风吹而造成的震动却没有任何感应能力。所以当科学家们以现代的思维方式模拟候风地动仪时,却发现完全无法像古人一样准确的预测地震的发生与否。也许,只有当我们能够以「天人合一」的观点重新研究候风地动仪时,才能有机会像古人一样做出可以预测地震的高科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