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观光酒厂 见证酿酒活历史

赖宛琳
赖宛琳
自從政府開放「釀酒禁令」後,各地私人釀酒廠競相設立,但是多著重在葡萄酒等水果酒。位於宜蘭的百年宜蘭酒廠有何特色?觀光化之後又有何好玩與好康?

自从雪山隧道开通,宜兰县成为台北后花园后,各式各样的观光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宜兰县几乎成为全台观光工厂最密集的地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走走逛逛。来到宜兰市中心,除了品尝知名的北门肉羹、北门绿豆沙,也绝对不可错过历史悠久的台湾烟酒公司所属的宜兰观光酒厂。

顺着旧城南路往下走,看见出现于路旁、蜿蜒老旧的管线,就代表宜兰酒厂到了。

瓮墙迎宾古意浓
「千转百回」输酒管线,成另类装置艺术

走进酒厂,就可看到一大片迎宾瓮墙,以及两旁红砖砌成的旧仓库。而日式木造矮房所构成的办公区,以及行政大楼前特地留下的「千转百回」的旧输酒管线,更突显宜兰酒厂走过百年的历史轨迹,也成为园区另类的代表性装置艺术。

另外一边停车场路口,有一大片酒瓮门面造景,创意中带有复古;红砖墙上则有写着「千年甘泉源雪山,百岁红露在宜兰」的铁板,突显出红露酒特色,一笔一画的手写对联,与充满岁月痕迹的台湾红曲馆相映,衬托宜兰酒厂的源远流长。

甲子兰酒文物馆是宜兰酒厂最早设立的观光展览区,内有当地农特产品的展售,还有红曲甜酒酿、红曲黑枣的DIY教室,只要事先预约报名,就能现场制作,将美味又健康的半成品带回家,俟发酵完成后享用。酒文物馆二楼则设置了酒类的相关介绍、酿造的厂房和器具模型、宜兰酒厂各项获奖史实,都有非常详尽的解说。

其中最特别的当属怀旧区,摆放着许多老酒瓮和人力拖车模型,重现昔日的美酒装瓮、进仓、运送过程,甚至解说现在已经看不到的补破瓮绝技,相当特别。

在怀旧氛围与浓浓酒香中,李白将进酒诗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不知不觉映入脑海。

参观了文物馆,在百年历史缩影中,纵横古今的游赏了宜兰酒厂一代风华。

台湾红曲馆是由红露酒调合室改建而成,为了营造特色展场与寓教于乐的空间,酒厂保留原有的巨大储酒桶,在一个个储酒桶内以不同的介绍方式,结合红曲知识与台湾传统补破瓮绝技,打造出红曲大街。红曲馆现场除了影片、模型,甚至还有拼图,让大小朋友来到此,不仅可以看,也可以动手玩展品,是园区内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当地文创商品来助阵
传统酒厂艺术气息浓

红曲大道的另一区则规划宜兰当地文创商品与小区妈妈的手工艺品展售空间,有玻璃工艺家、手绘布鞋业者等驻馆艺术家。还有来到酒厂绝对不可错过的限量美食──阿宗红曲芋冰──原本香甜可口的芋头冰,搭上粒粒口感分明的养生红曲,混搭风创造新体验。看着小朋友坐在板凳上,一口接一口吃得不亦乐乎,在红曲馆,我们看到了世代传承的感动。

 

(蜿蜒的旧管线,是昔日厂房留下的历史见证。)

除了知识传达,酒厂也将原本的大礼堂改成「红露艺廊」,结合在地艺术家,定期展示作品,同时也陈列了不同时期酿制红露酒所使用的酒瓮、酒瓶。另外在园区的另一端也有TTL(台湾烟酒公司)主题馆,主要贩卖台湾烟酒公司的相关产品及伴手礼,如红曲饼干、花雕鸡面等。

如果想要逛逛小吃摊,对面的红曲小吃街也有绍兴香肠、台酒棒冰等大家熟悉的台酒美食。即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游客,随意看看宜兰酒厂保存近百年的日式木造建筑,欣赏酒箱成山堆积的壮观画面,在闲适的气氛下到咖啡厅喝茶聊天,也别有一番风味。

下次来到这里,可别只是吃吃喝喝,记得到处走走逛逛,宜兰酒厂这家「百年老店」,可是处处都有着历史故事等你去挖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討海人
陰雨連綿多時,難得今日陽光爛漫,可不能辜負了這大好時光。先生背起相機,我們來到了壯圍海邊。 冬日陽光沒有為蘭陽溪口帶來溫暖,…
抱個拳、行個禮,文武雙全
中共大概是全世界最會進行形象包裝的組織團體。流傳一個小故事:在日內瓦會議期間,一個美國記者主動和周恩來握手,這位記者握完手後,卻大聲地說…
人生,一場註定的旅程?
人生,究竟是一次偶然的生命體驗,還是一場踏入世間前就註定好過程與結局,並且可以反復開啟的旅程?這是「宿命論」者與「無神論」者爭論的焦點,…
讓江澤民不敢唱歌的中共元老
前中共人大委員長喬石6月14日逝世。新華網發消息稱,喬石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喬石1924年12月生於上海,…
談現代人的健康
  由於人類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將時間、空間縮小到幾乎沒有距離了。現代文明給人類自己帶來的極大的憂患,正在逐漸地向世間逼近。…
雷人提案多 中國兩會千奇百怪
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年度人大、政協兩會分別於3月13日、14日閉幕。這個中共十八大前的最後一次的兩會,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在近六千件提案中,…
基因改造食品 利弊論戰正酣
「科普作家」方舟子9月召集二十多名網友到中國農業大學,現場採摘基因改造玉米並煮熟品嘗。他表示,應創造條件讓國人天天吃。但在此前,…
零接觸學習:知識型商品線上化 Hahow業績爆發
從1月爆發武漢肺炎以來,隨著疫情升溫,「零接觸」的商業模式或是「遠端工作」的配套,逐漸成為企業正常營運,甚至創造更多業績的解套方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