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茂林区的万山浊口溪,1977年意外发现各种神秘图案或原住民图腾岩雕,为台湾首见的大型岩雕遗址,被称为「万山岩雕」。随后陆续发现其它三处独特岩雕,1989年内政部将其公告为国家三级古迹,2008年文建会公告为国定遗址,开启了人们对万山岩雕的认识与重视。
提到「岩雕」,大家可能有点陌生。可是,曾造访过屏东雾台、高雄茂林多纳部落的游客,应该会对当地石板屋以及岩雕壁画留下深刻印象。近几年,让万山岩雕浮上台面甚至推向市场的幕后功臣,当属万山鲁凯族的「石破天惊文创工作坊」。
听到「石破天惊」四个字,颇让人惊讶与震撼。是谁有这豪气?这又是哪样艺术创作?
马乐表示,万山有台湾最多、最好的板岩,提供源源不绝的创作材料。岳翔云摄影
归乡》
即使看不到明天的午餐,也要回乡
工作坊主人马乐,汉名黄亦青,父亲是汉人,母亲则是鲁凯族人。当年随国民党政府来台时,父亲自愿到偏乡的部落教书,马乐虽在部落出生,小学起却被送往山下的国小、国中就学,后来考进台中体院成为运动健将,最后当上国手。
退伍后,马乐成为体育老师,在高雄是颇受欢迎的幼儿体智能老师,排满课程时最高收入月薪12万。虽然生活稳定优渥,2006年他却决定归乡。
一个晚上作出辞掉工作的决定,每个人都吓一跳。同事问说:「为甚么?你回去,有看到明天的午餐吗?」回首当年,回乡宛如一场家庭灾难,没有收入来源,马乐笑说:「到现在我真的不知道明天的午餐在哪里。」
「为甚么回乡?是祖灵的召唤吧。」放不下对原乡文化的情感,更舍不得万山传统文化与岩雕就此被遗忘,马乐回乡后成立「石破天惊文创工作坊」。他不忘揶揄自己:「毅然决然回乡,希望不会孑然一生。」
传承》
从「问号」开始到「惊叹号」肯定
回乡后,马乐看到部落人口外移,徒留闲置的废墟、流失的文化,让他动念向原住民委员会申请了「示范部落计划」,以便改造部落空间与重建文化。马乐与族人获得700多万元的经费后,全心投入旧教室的翻修、石板屋的历史研究、万山岩雕的展示、万山旧部落的模型建造等工作,除了运用祖先所留下来的古老图腾及传统板岩创作外,最重要的是以40比1的比例打造缩小版万山旧部落。
以40:1比例制作的缩小版旧万山部落,历经三年打造后完整呈现。马乐提供
「每一片石板,都是人工打出来,然后一片一片迭砌。在完成百分之九十的时候,看着石板屋,自己都掉下泪来……」经过历史考证与耆老口述回忆,马乐让不可能的旧聚落完整重现。
跟时间赛跑的马乐说:「抓住耆老记忆的尾巴,追寻祖灵智慧的源头。还好我现在做了,再等就来不及了。」由于部落示范计划得到了优等奖,使得万山部落受到重视,更促使万山岩雕成为茂林新兴的观光文化景点,为部落带来一线生机。
然而,活络部落岩雕文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就有人看笑话,外地返乡青年与当地族人理念的矛盾冲突,加上庞大的行政工作,搞得他精疲力尽。「还好有老婆协助处理文书行政,没有她,计划无法完成。女人的韧性比你想象中伟大!」马乐以感性的语气感谢辞掉媚登峰顾问工作的老婆的支持。
放弃都市里的高收入,在几乎花完积蓄的窘境中,马乐好几次想放弃,但最终还是完成了艰巨任务。他衷心期许:「万山板岩层层砌,山林板屋代代传。」
「我一回来做岩雕,族人从『问号』开始,直到这三年才给我『惊叹号』的肯定!」马乐一语道尽个中甘苦。他的用心与成果,族人终于看得到,也感受到。
石板屋为茂林鲁凯族重要住屋。马乐提供
发扬》
不求第一,却成为唯一的岩雕作品
台湾不同的原住民部落,分别传承着属于自己特色的艺术,例如排湾族的琉璃珠服饰、阿美族的舞蹈等。茂林万山的鲁凯部落,则以岩雕艺术见长。昔日出土的万山岩雕,将图案直接雕刻在巨石上头,漫步现今新万山部落,举目所见也多是同类型艺术创作。
有一双巧手与创意的马乐突破传统,劈开石板当成创作画布,「雕刻绘画」出让人惊艳的板岩艺品,赋予粗黑生硬的板岩新生命。马乐表示,他的作品主要以保留与发扬原住民文化为出发点,但在表现上兼顾实用、时尚与美观,因此作品呈现出「以原为主、以汉为表」的「原风汉俗」风貌,而且从平面绘画转为立体多元。
马乐创作的「百年好合」项链,属「一对一」作品,分别雕饰百步蛇图腾与流水纹,看似两片石材,其实是以同一石板劈开一分为二,纹路独一无二且无法复制。百步蛇图腾象征「百年」,两块石板迭在一起又能完全黏合,意寓「好合」。马乐说,「唯一速配」的百年好合,是非常适合送给新人的礼物。
另外,拥有太极与阴阳意涵的杯垫、茶盘,方中带圆的造型意喻「为人方正、处事圆融」;易于收纳的「回」字型杯台,不仅可单独使用,迭起来便成了精巧的板岩宝塔当装饰;利用杠杆原理制作的线香台,充满巧思;以紫斑蝶意象岩雕搭配中国结的「蝶舞双飞」、结合小米穗做边饰的「诸事顺遂」吊饰、「掌握石机」的手机座等各式作品,不但具有艺术价值,在选用题材与取名时,也都蕴含创意与深层意义。马乐还着手设计制作万年松板岩花器、生态造景水族缸,以万山山林中的植物、青苔、板岩为主要素材,营造出富含当地文化与自然的美丽意象。
在包装上,马乐则采用原色瓦楞纸,一层一层堆栈的纹理恰似板岩的纹路。让人看了不禁会心一笑,感觉这包材跟主题设计还真是「里应外合」。
每一对都是独一无二的「百年好合」项链,是马乐最重要的岩雕作品之一。马乐提供
看到马乐的岩雕作品多元又有创意,有些人猜想非科班出身的马乐必定曾经「拜师学艺」,他却说:「有样看样,没样自己想。(台语)真的没有老师,没有前例可循。」马乐表示,这也是创作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做出来就是自己的。
从未想过要当「第一」的马乐,却在无意中让自己与作品成为「唯一」。
坚持》
一秒钟的鼓励,马乐用一辈子的生命去赌
尽管岩雕艺术看来难度颇高,但是马乐为了推广岩雕,积极配合「茂林风景区管理处」举办岩雕DIY活动,如板岩迭迭乐、踏印、拓印,或让游人体验劈石板,再自行雕刻、上蜡、进烤箱烧制、与中国结穿线成为吊饰等,让游客亲自动手为旅游写纪录。
「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马乐期待以在地素材、在地设计、在地文化推广岩雕,用动人的故事与深具文化内涵的文创商品,打响万山岩雕的知名度与市场。皇天不负苦心人,2012年,「石破天惊文创工作坊」获得高雄市工艺类精品奖,为万山岩雕打开能见度。
作品受到青睐,马乐开心地表示,与其它原住民艺术家最大的差别,在于自己对中国文字的掌握。也许「技术」大家差不多,但是他能赋予产品更多的意涵与生命。为何一个体专毕业的运动健将对于文字能够如此娴熟地运用?马乐说,他有一个喜爱中国文学、灯谜与对联的父亲,「应该是从小潜移默化吧!」谦虚的他把功劳归给父亲。
马乐认为,自己已经从追寻水鹿山羌的部落猎人,转变成探索知识创意的现代猎人,在不断的吸收与内化中,建立自己的风格,作品也逐渐受到肯定与喜爱。虽然岩雕的路开了,但部落里真正以岩雕为生的族人还是寥寥可数,就连他自己都没有「徒弟」。
当文化与面包不可兼得之时,许多人不是观望就是退场,马乐却「孤独」地坚持到今天。说到「坚持」,他哈哈大笑说,许多人都鼓励他要坚持,「可是,你们讲坚持两个字不用一秒钟,我们却要用一辈子的生命去赌!」
话虽如此,他也衷心感谢所有的朋友:「当我们灰心气馁时,有一点鼓励就是我们的温暖,那个火又燃起来,虽然只有一秒钟,那一秒的燃烧所带来的动力是你无法想象的。」
马乐创作的岩雕作品,都以瓦楞纸包装,层层纹理与板岩类似,可谓「里应外合」。马乐提供
梦想》
让万山石板产业「量产」,成为特色「亮点」
近年来「茂林风景区管理处」为了营销特色,逐步推出「三黑」产业──紫斑蝶、黑米与石板屋(含岩雕)。岩雕虽然开始受到重视,但马乐依然认为万山石板产业尚未「量产」,并未真正成为部落「亮点」。
马乐表示,板岩材质最好、最多都在万山,如果能够搭配观光文化之旅以及优秀营销团队协助贩卖岩雕产品,一定可以促进经济,也为部落青年开创另一条就业之路。就像三义木雕、莺歌陶瓷、兰屿拼板舟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产业与地方特色。
马乐乐观期待部落文化与创意结合产业大放异彩,把名不见经传的岩雕产业推向国际。「创造部落经济也是我的梦想。梦是动力,能够实现的叫梦想,不能实现的叫幻想。」不改幽默风格的马乐最后又补了一句:「我会把愿景与市场带进来,不然自己的梦想是别人的幻想,那就惨了。」
把孤独变群聚,把幻想变梦想,原本空荡荡的部落在马乐的催化之下,逐渐凝聚热情与共识。已经有族人提议建立群聚石板屋民宿,让更多人体验最单纯的原始生活。
「你问我后不后悔?」马乐笑着摇头:「既然做了,就没有后悔。真的很累,但从不后悔!这美好一仗已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