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常关心的议题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动性」。在一个社会当中,如果一个年轻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决定的,相当于跨世代的流动性偏低,意味着年轻人的潜能与天分难以发挥,个人努力也难有成果,这当然是不好的现象。所以人们普遍希望所在的社会可以达到「机会均等」,让天分跟努力都可以开花结果。
基于这样的理念,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推动基础教育普及化,发展中国家则致力于提高小孩的就学率。
可是,学校教育最多只能影响到六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学龄前孩童的待遇则操之在父母的手中。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以芝加哥大学的James Heckman教授为代表人物)发现,学龄前的培育对于孩童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如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进行「投资」,以及如何分配「投资资源」,也会影响到世代之间的流动性,以及整个社会的所得不均度。也就是说,家庭其实是决定整体社会分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父母的两种「投资」策略
如果一对父母有两个以上的小孩,这对父母就面临了如何分配资源的问题,而父母拥有的资源主要是陪伴的时间、健康营养的照顾以及教育的花费等。
如果父母是「结果均等」的信仰者,那就会将资源导向天赋比较不好、身体比较不健康,或者发展比较迟缓的那个孩子身上。这样的作法将会让不同天赋的孩子最终的发展差距拉近,被研究者称为「补偿策略」(compensating strategy)。
父母的第二种策略是将资源集中在天赋比较好的孩子身上。这或者是出于偏好,因为父母比较喜爱成绩优异的小孩;或者是出于「投资效率」的考虑,因为父母会认为天赋比较好的小孩适合学习,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心力比较「值得」。这种策略被称为「强化策略」(reinforcement strategy)。
经济学家的发现
利用中国对于双胞胎的调查数据来进行估计,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Mark Rosenzweig和香港大学的经济学家Junsen Zhang提出了一个支持强化策略的证据。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对出生体重比较重的孩子,付出较多的教育花费。由于研究者已经普遍发现,出生体重对于小孩未来的教育程度与健康状况都有显着的影响,上述两位教授的发现暗示了父母采用的是「强化策略」,而不是对较差的孩子进行补偿。
不过,相反的证据也有被发现出来。美国宾州大学的Behrman, Pollak, Taubman三位经济学家,用美国的双胞胎资料对这个议题进行了研究。和前一篇研究不同的是,他们发现父母很在意子女间的所得差异,并且会将资源导向能力较差的子女身上。这个发现当然和「补偿策略」是一致的,父母在对子女投资时,不是只注重「投资报酬率」而已。
除了上述这两篇研究之外,还有其它的经济学家在过去二十年间对这个议题投入了研究。可是发现到的证据仍然是有的支持「补偿策略」,有的支持「强化策略」。
有的研究者猜测,不同的研究呈现出不一致的证据,可能跟一个国家的所得高低有关。高所得的国家由于资源丰富,父母于比较愿意采用「补偿策略」,让天赋较差的小孩可以赶上。而在低所得国家,家庭普遍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于是比较倾向将资源集中在「比较有希望」的那一个。
健康与教育的双重面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Heckman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利用中国的数据对这个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对一个家庭而言,问题并不在于两种策略之间做一个抉择,而是两种策略同时都被采用,只是用在孩童不同面向的培育上。
他们利用中国的双胞胎数据进行估计,发现父母对身体比较不健康的孩子,跟完全健康的其它孩子比起来,会花费较多的钱看病治疗,以及购买医疗用品与健康食品,这一点符合「补偿策略」。同时,父母在健康孩子上的教育花费比较高,这又符合「强化策略」理论的预期。
台湾欠缺相关研究
了解父母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毕竟政府实施的各种家庭政策都是由父母来执行的。例如,如果父母采用的是「补偿策略」,那么政府对于家庭的财务补助应该会提高所有孩子得到的资源。但如果父母采用的是「强化策略」,这样的财务补助可能对禀赋欠佳的孩子帮助有限。可惜的是,目前台湾还没有关于这两种策略的实证研究,因此,这个议题是未来研究者值得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