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这不公平!!

父母如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进行「投资」,以及如何分配「投资资源」,也会影响到世代之间的流动性,以及整个社会的所得不均度。
Fotolia
第142期
樊家忠
作者為台灣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

经济学家常关心的议题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动性」。在一个社会当中,如果一个年轻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决定的,相当于跨世代的流动性偏低,意味着年轻人的潜能与天分难以发挥,个人努力也难有成果,这当然是不好的现象。所以人们普遍希望所在的社会可以达到「机会均等」,让天分跟努力都可以开花结果。

基于这样的理念,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推动基础教育普及化,发展中国家则致力于提高小孩的就学率。

可是,学校教育最多只能影响到六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学龄前孩童的待遇则操之在父母的手中。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以芝加哥大学的James Heckman教授为代表人物)发现,学龄前的培育对于孩童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如何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进行「投资」,以及如何分配「投资资源」,也会影响到世代之间的流动性,以及整个社会的所得不均度。也就是说,家庭其实是决定整体社会分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父母的两种「投资」策略

如果一对父母有两个以上的小孩,这对父母就面临了如何分配资源的问题,而父母拥有的资源主要是陪伴的时间、健康营养的照顾以及教育的花费等。

如果父母是「结果均等」的信仰者,那就会将资源导向天赋比较不好、身体比较不健康,或者发展比较迟缓的那个孩子身上。这样的作法将会让不同天赋的孩子最终的发展差距拉近,被研究者称为「补偿策略」(compensating strategy)。

父母的第二种策略是将资源集中在天赋比较好的孩子身上。这或者是出于偏好,因为父母比较喜爱成绩优异的小孩;或者是出于「投资效率」的考虑,因为父母会认为天赋比较好的小孩适合学习,在他们身上花费更多的心力比较「值得」。这种策略被称为「强化策略」(reinforcement strategy)。

经济学家的发现

利用中国对于双胞胎的调查数据来进行估计,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Mark Rosenzweig和香港大学的经济学家Junsen Zhang提出了一个支持强化策略的证据。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对出生体重比较重的孩子,付出较多的教育花费。由于研究者已经普遍发现,出生体重对于小孩未来的教育程度与健康状况都有显着的影响,上述两位教授的发现暗示了父母采用的是「强化策略」,而不是对较差的孩子进行补偿。

不过,相反的证据也有被发现出来。美国宾州大学的Behrman, Pollak, Taubman三位经济学家,用美国的双胞胎资料对这个议题进行了研究。和前一篇研究不同的是,他们发现父母很在意子女间的所得差异,并且会将资源导向能力较差的子女身上。这个发现当然和「补偿策略」是一致的,父母在对子女投资时,不是只注重「投资报酬率」而已。

除了上述这两篇研究之外,还有其它的经济学家在过去二十年间对这个议题投入了研究。可是发现到的证据仍然是有的支持「补偿策略」,有的支持「强化策略」。

有的研究者猜测,不同的研究呈现出不一致的证据,可能跟一个国家的所得高低有关。高所得的国家由于资源丰富,父母于比较愿意采用「补偿策略」,让天赋较差的小孩可以赶上。而在低所得国家,家庭普遍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于是比较倾向将资源集中在「比较有希望」的那一个。

健康与教育的双重面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ames Heckman和另外两位经济学家,利用中国的数据对这个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最新的研究发现,对一个家庭而言,问题并不在于两种策略之间做一个抉择,而是两种策略同时都被采用,只是用在孩童不同面向的培育上。

他们利用中国的双胞胎数据进行估计,发现父母对身体比较不健康的孩子,跟完全健康的其它孩子比起来,会花费较多的钱看病治疗,以及购买医疗用品与健康食品,这一点符合「补偿策略」。同时,父母在健康孩子上的教育花费比较高,这又符合「强化策略」理论的预期。

台湾欠缺相关研究

了解父母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价值,毕竟政府实施的各种家庭政策都是由父母来执行的。例如,如果父母采用的是「补偿策略」,那么政府对于家庭的财务补助应该会提高所有孩子得到的资源。但如果父母采用的是「强化策略」,这样的财务补助可能对禀赋欠佳的孩子帮助有限。可惜的是,目前台湾还没有关于这两种策略的实证研究,因此,这个议题是未来研究者值得努力的方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經濟成長7.4% 創24年最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20日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經濟年成長率為7.4%,略微低於官方目標7.5%,是1990年以來最緩慢的速度。…
發掘「百年傳奇」 賴鎮宇粹煉百年台灣味
在花蓮市最熱鬧繁華的中華路上,聚集了全花蓮最著名的名產店,像是麻糬、扁食、糕餅、豆乾、手工火腿等。短短不到十分鐘的路程,…
醫美、整形、微整形?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大搜密
醫師打開電腦螢幕,女孩興奮地挑選她想要哪個明星的眼睛、鼻子與臉型。之後,經過了手術與漫長的恢復期,醫師小心翼翼地拆下纏繞在女孩頭上的紗布,…
北一女1980校友風雲榜
一般人公認的台北第一、甚至台灣第一的女子高中,非「北一女」莫屬。這樣的北一女,人才濟濟自不在話下。當年青澀的少女經過三十年歲月的洗禮,…
詮茂智慧能源 立志當專業節能服務品牌
2016年10月30日,國家地理頻道正式對外播放由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所監製的紀錄片《…
台灣米的經典品種
香噴噴的白米飯,令人垂涎。飯桌上粒粒分明,香甜中帶著Q勁的白飯,甚至讓人不需配菜,細細咀嚼也可以很滿足。高品質的米飯,…
中國房地產面臨旺年還是荒年?
多年來中國房價的快速上漲,使得社會各界關於房地產泡沫的爭論日益激烈。如何讓房價與購買力保持均衡?…
成功的動力在於決心
職場中經歷挫折是常有的事,而職場生涯的不如意更是十之八九,這些宿命是每個職場人都不能改變的現況。但為何有人能突破逆境達到事業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