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慢性病患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廖叔叔健康屋

心血管疾病,是健康的闪灵杀手,近年来一直高居国人十大死因第二位,仅次于癌症。临床医学研究指出,饮食生活型态改变,导致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心血管疾病窜升的主要原因,你是属于高危险群吗? 哪些慢性疾病更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1. 糖尿病

糖尿病是体内醣类代谢异常所造成血糖值很高的疾病。一般正常人的血糖值应控制在110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若高达180以上,末梢血管容易发炎、阻塞而导致血管病变。

严重的糖尿病会使末梢细胞坏死,无法修补,造成手脚切除、眼睛瞎掉的情形。若糖尿病伴随高血脂症,无疑是火上加油,对血管是双重伤害,死亡率极高。

由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必须同时从饮食中面对糖尿病的治疗,才能获得完全解决。

2. 肝功能异常

肝脏是人体的解毒机制,负责过滤毒素、吸取营养,以保护身体。若肝脏机能不好,无法正常排毒素,血液会变得混浊,使心脏负担变大而诱发心血管疾病。所以由肝功能异常引起的心疾,要先自饮食彻底面对肝脏的治疗

3. 消化功能不良

有经常性消化不良症状如胀气、便秘、腹泻等,是肠子老化、肠内微生物菌丛不平衡、腐败菌大量繁殖的结果。肠子老化的人无法正常排除多余胆固醇,使胆固醇积存体内,易诱发高胆固醇。可多食用乳酸菌食物、酸奶、寡醣食物、可溶性纤维等食物,改善肠道功能,是根本之法

4. 自律神经系统失调

极端减肥、不吃米谷主食、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或长期服用神经性药物的人,容易导致自律神经混乱失调。自律神经系统失调的人,新陈代谢率特别高,常伴随心跳快、精神亢奋、睡不着觉。这类的人血液、血管都很健康,但血压容易升高,引发高血压。

5. 骨质疏松症

年龄老化、体质酸化、钙质摄取不足,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患者会伴随肌肉酸痛、肩膀僵硬、五十肩、骨刺、失眠、心律不整、脑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血管硬化等症状。

人体钙质99%存在骨骼组织,支撑身体:1%存在软件组织,负责肌肉、血管功能正常运作。当人体中血液酸碱度失衡时,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症,也就是骨骼里的钙质跑到软件组织,使人体产生钙化现象。当血管的钙质增加,血管容易脆化、硬化而引发心血管病变。

6. 免疫系统失调

食用过敏原食物会造成免疫系统攻打血管壁、心脏而引发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免疫系统失调如红斑性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异位性皮肤炎、慢性气喘、鼻窦炎、经常性头痛等。

找出自己的过敏原并避开食用是根本之道。香菇、玉米、虾米、核桃、花生、全麦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食物。

7. 先天性格特质

有些人天生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容易紧张、悲观,较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而生活态度轻松、乐观的人较不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8. 先天性遗传基因

家族性遗传的高胆固醇、高血脂基因,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潜在因子。再加上一家人具有相类似的生活型态、饮食习性,会使心疾的发生率增加。

 

(本文经作者授权使用,未经允许请勿任意转载复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經濟衰退 加拿大人改變生活方式
民意調查顯示,大約1/3的加拿大民眾稱,糟糕的經濟現狀讓他們不得不大幅改變生活方式。 Harris-Decima公司的調查顯示,…
小小希臘 撼動世界經濟!
 希臘危機大事記時間事件2009年10月希臘新政府上台,披露政府負債高達2,734億歐元,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5.1…
因為「天氣太好」 王如玄擔下勞委會主委重任
現任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在入閣前,就已經是名律師,也是台灣著名的女權運動者。雖然和藍綠重量級政治人物都保持很好的關係,但無黨無派的王如玄,…
美國轟炸敘利亞 前因後果一次看懂
就在敘利亞再次越過美國所畫下的禁止使用生化武器紅線後的第三天,川普下令美軍對敘利亞一座空軍基地發射60枚戰斧巡弋飛彈,…
歐巴馬低調會晤達賴喇嘛
美國總統歐巴馬7月16日在白宮會晤達賴喇嘛。中國外交部在會面前後24小時內數次交涉抗議,並且要美國恪守反對「藏獨」的承諾,…
人權路上攜手 胡佳夫婦獲國際肯定
11月中旬,長期關注中國愛滋病患的人權鬥士胡佳、曾金燕夫婦,在國家(中共)長期派駐的「保鑣」監視下迎來了第一個寶寶。女兒的降臨帶來喜悅,…
家學淵源 作育美麗人生
  上面有三個哥哥、三個姐姐,「姍姍來遲」是陳姍姍的父母親為這家中的寶貝么女取名的原因。1947年生於台中縣大甲鎮的她,…
中國高通貨膨脹 誰是黑手?
據《第一財經日報》近期報導,中國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再次把國內的持續高通貨膨脹率,歸咎於外資流入和美元貶值。 易綱去年便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