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简介:
我不是儿童教育专家,是一位平凡的母亲。「英伦橘子」这个专栏,分享我与儿子饭团在伦敦所观察到的亲子生活与教育,期望透过分享,让忙碌的台湾父母停下脚步,思考如何不花大钱陪伴学龄前的孩子,以及在起跑点启发孩子的灵感。
「英伦橘子」的命名源自于《晏子春秋》「橘越淮而为枳」的典故,指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也变了。所以并非外国的月亮一定圆,也必须考虑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坊间各国的教养宝典琳琅满目,世上没有一套绝对的教养公式,而「爱」与「陪伴」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希望每位父母们都能从与孩子互动的过程,找出最适合您们亲子的教养方式。
作者简介:
团妈(本名陈盈洁),现定居于台北。台湾大学园艺系学士、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硕士,曾任新北市黄金博物园区创园营运推广组组长,现任国际永续协会台湾分会副主任、台湾永续旅行协会理事长。着有《在英国爱阅读 在法国玩泥巴》。
******
团妈提供
「绅士」与「英国人」两个名词在连连看时,很容易被连在一起。这种现象不足为奇,「有礼貌」对于传统英国人来说,或许就像喝开水一样的自然。在英国,我不曾看过任何一位幼儿园老师、图书馆员、游戏团体管理人、小区中心的员工等,对小朋友怒吼;他们总是习惯将「请」、「谢谢」、「对不起」加入对话中,即便是劝导,也是和颜悦色,不会咆哮或谩骂。
仔细观察孩子可以发现,他们有许多生活行为是透过模仿而产生的。儿子饭团二、三岁时常跟朋友Lily一起玩耍,Lily的生活规范很好,饭团很自然地从模仿中学了许多好习惯,如:「谢谢,我吃饱了,我可以离开餐桌了吗?」「谢谢您们的来访。」「谢谢您的邀请。」……好的模仿对象,绝对是教导孩子有礼貌的最佳途径,特别是有礼貌的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更甚于同侪。也因此饭团离开Lily之后,某些好习惯就渐渐被遗忘。
刚搬回台湾时,某日路过一所幼儿园,我被当时不经意看到的状况吓到了:一位幼儿园老师,一面批改连络簿一面斥责小朋友:「×××你过来,为甚么不把回执联撕下?过来自己拿去撕(老师手一伸,眼睛仍继续看着其它连络本)。」另一幕是老师与一位哭泣的孩子正在对峙,任凭小孩怎么低头哭泣,老师就是一脸不悦;其它孩子则默默地各自在坐位上玩乐高。那些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以致久久无法忘怀。然而,即便对方是自己孩子的老师,我也不会冲进去理论,因为想让老师瞬间变得有礼貌,并无法靠没礼貌的方式来达成。
我心想,或许这样的老师符合台湾父母的期待,也或许有父母认为老师不严厉些会被孩子骑到头上,又或许因为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所以,「有礼貌」对我来说并不像喝开水那样自然;虽然当了八年母亲,我还是必须时时提醒自己跟孩子说话要有礼貌。缺少了从小内化的过程,稍不留意,命令式的口气与不耐的情绪就会出现在我们的亲子生活中;而我的儿子饭团也称不上是一个有礼貌的小孩,但由于我们夫妻俩主张不打小孩,在没有阴影的状态下,饭团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反映出父母身教的成果。身为母亲的我,也时常因为饭团的某些行为而反思。
在观察饭团的行为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饭团碰到不常见面或较严厉的长辈,往往都是被动小声地打招呼;但若碰到某些特定同学,甚至是同学的家长,则会积极主动地挥手大声招呼,完全不需要妈妈提醒。孩子表现出的热情与礼貌,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方让孩子感受到认同与尊重。
我相信有礼貌的孩子拥有的机会一定比他人多。作为台湾传统教育下的产物的当代父母,我们所面临的是时代的转折点、威权教育与人本教育的取舍。
许多教养书都会以「如何教出有礼貌的小孩」为题,其条列式的手则1、2、3也颇有道理,但如何让这些秘方达到效果,最根本的源头是同时塑造出有礼貌的父母与老师,让他们与孩子一同学习,尽可能地把「请」、「谢谢」、「对不起」融入生活,尊重孩子是一个个体,尊重孩子的想法,同时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可以平心静气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面对自己的失误时也能够勇于向孩子认错。
团妈提供
「请、谢谢、对不起。
有礼貌的小孩笑嘻嘻。
Please, thank you, excuse me.
有礼貌的小孩让人欢喜。」
(摘录自风潮音乐国语童谣专辑中的〈礼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