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东坡超尘拔俗的精神境界

Fotolia
第148期
云中君

人世间的生死离别,使人痛彻心肺;尘世中的怨恨情仇,让人烦恼不断。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则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三九严寒之中,方能显出松、竹、梅的坚贞;生死危急关头,才能看到真英雄的本色。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描绘或吟咏松、竹、梅的诗画,不胜枚举。

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说在恶劣的环境之下,才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节操,就如松柏一样在寒冬中依然屹立不摇。因此苍松被列为岁寒三友之首。唐朝白居易的〈池上竹下作〉诗曰∶「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诗中隐喻竹茎中空表示人要谦虚,竹节分明则表示人要有节操。而常年不凋、坚贞挺拔的竹子,也经常被文人们喻为象征君子的品格高风亮节。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之中,梅花依然「凌寒独自开」,顶风披雪,迎天竞放。三者都有终年不凋、刚毅、坚韧的高洁风格,因此被世人美称为「岁寒三友」,亦是人格高尚的象征。

 

身处逆境 吟诗颂「三友」

 

追根溯源,「岁寒三友」的由来其实还与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有关。北宋神宗年间,苏东坡仕途非常不如意,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任团练副使。因生活艰难,只好自己开垦了一大片荒地。这块荒地被当地人唤为「东坡」,所以苏东坡便自称「东坡居士」。苏东坡栽种稻、麦、桑等农作物,又在田边筑起一栋小屋,取名为「雪堂」。他在雪堂的四面墙上画满雪花,还在院子里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有一天,黄州知州徐君猷特地到雪堂来探望苏东坡,一见雪堂周遭荒凉寂寥,满眼所见都是白雪,人迹罕至,就问苏东坡:「您不感到太冷清、太寂寞了吗?」苏东坡却指着院内枝叶扶疏的花木,开朗地顺口吟出两句诗:「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说,风声沥沥、泉水淙淙就是两部最优美的乐章,而四季常青的松树、枝干挺拔的绿竹、凌霜傲雪的寒梅就是严冬相伴的三位好友。徐君猷见苏东坡虽身处逆境,犹能以「松、竹、梅」自勉,保持正直坦荡的高尚品德,之后对他更为敬重与关照。

自此以后,人们便依苏东坡诗中之意,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取其坚贞高洁的品格,并将其视为生命力旺盛、源源不绝的吉祥象征。

 

浩气干云 落笔成绝唱

 

在中国文学史上,词在苏东坡的手中一洗脂粉闺怨调,柔靡悱恻声。他或尽抒胸臆,或信手拈来,落笔即成千古绝唱。豪情未必粗放,柔肠亦非靡靡。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问世,当世鸦雀无声;另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足以流芳百世。

然而苏东坡并非仅凭文辞立身,他的智慧与胸襟、乐天与直爽,以及他的赤子之心和悲悯心肠,辉映庙堂、光照江湖。其浩气才情,令世人高山仰止。他治理过的平民百姓记得他,不是因为「花褪残红青杏小」,而是他与民众同甘苦、共患难的慈悲胸怀。他在湖州获罪被押送京城之时,全城百姓都出来相送,泪如雨下。

苏东坡的朋友有士大夫,也有妙僧逸士;有药师农夫,也有歌姬悍妇。当时已名满天下的欧阳修见到年轻的苏东坡,回家就告诉儿子说,三十年之后没人会再记得他欧阳修。此后他一直力荐苏东坡,终身是苏家的良师益友。佛印和尚与苏东坡经常相互取笑:苏东坡说,古人常以「僧」对「鸟」,譬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如「常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佛印诙谐地回答:「没错,这就是为甚么现在我以『僧」的身分与阁下对坐。有书生马梦得仰慕苏东坡的才华,追随他二十二年,对他的旷世奇才崇拜得五体投地。苏东坡对此也十分感激,给马梦得写了一首诗以示谢意,诗中说:「可怜马生痴,至今夸我贤。」

感于苏东坡「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的高贵情操,体会到人要想活得潇洒、豁达,就要有一个了无牵挂的心胸。宋朝无门和尚的诗〈颂〉中也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以风泉为乐章,以松竹梅为益友,就能亲近万物,心在方外,达到一个超尘拔俗的精神境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未來通勤模式 駕「飛天車」去上班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對於每天開車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上班族來說,通勤的費時和擁擠的路況是個難以揮去的夢魘。但是在不久的將來,…
921送帳棚 SARS送口罩
1999年921大地震時,歐都納將三卡車價值好幾百萬元的帳篷、睡袋和禦寒衣物,直接送到災區。2003年SARS期間,…
新土改幾成黃粱夢 失業潮引發爭地潮
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來說,中國農民近半年來絕對是「超級媒體明星」。2008年10月,中國當局聲稱自己為農民開啟了「土地承包權流轉」這一「新土改…
愛嬌姨餐廳 盤盤都有茶風味
當您來到鹿野高台品茗、乘飛行傘遨遊天際後,肚子餓了怎麼辦?沒問題!有家餐廳不僅讓你吃飽喝足,它的餐點每道都讓你吃出茶風味!「愛嬌姨茶餐」…
香港特首一窩黑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麗人行〉頭一句。沒想到一千多年後的香港,卻是「三月三日大遊行,維港海邊多黑人。」…
明清宮廷齒牙保健祕方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而牙醫診所的儀器令許多人害怕。因此,牙齒保健很重要。以下是牙齒的保健小偏方: 1. 漱口:…
更多的競爭不必然造成更大的進步
「有競爭才有進步」這句話在台灣深入人心。因為過去我們有太多不會受到競爭的特權事業,它們在利用特權謀利的同時,卻沒有明顯的進步,…
無分古今 秋節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滿,皓魄當空,千里萬里,四海皆同。中秋佳節是華人的盛大節日,百千年來,人們每逢此夕,都要闔家團圓,焚香拜月、吃團圓飯、吃月餅、賞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