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入冬,天气渐渐转凉,云林县水林乡这块默默无闻的土地上,却逐渐热络起来。一群年轻小伙子驾着大型农机忙碌地采收玉米株(青割玉米),然后送进加工厂裁切整理包装,准备赶在年底前出口输往日本......
云林县以农立县,农作物的精致度与单价,长期以来却相对低档。这几年来县长苏治芬打出「农业首都」口号,拚命为云林农产卖力促销后,有了突破性发展。不仅莴苣与小红萝卜成功外销质量要求与农药残留检验最严苛的日本市场,最近又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农作物「青割玉米──牧草」,异军突起地打出漂亮一战!
台湾牧草抢登日本市场
台湾怎么会有牧草呢?而且还能外销日本?其实,「牧草」就是青割玉米,指的是玉米株快要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时,整株采收下来然后整理成为草食动物的饲料,是最好的「刍料」之一。
取得日本牧草订单的水林乡「台湾区牧草生产合作社」理事主席刘国雄指出,合作社于1997年成立,主要业务为推广青割玉米专业栽培,采取机械化作业的代耕农机队,为农民服务。
由于机械化生产的青割玉米成本低,产量高、质量优,因而赢得日本畜牧业者的青睐。第一批1,000吨青割玉米即将陆续出口,以后则每月固定有3,000吨的出货量。恰似春雷般的订单,打响了台湾牧草知名度!
刘国雄透露台湾牧草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胜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合作社成功突破青割玉米包装运送时,一年不变质的保鲜技术。刘国雄1999年时就开发了高达500公斤装的「太空包」包装与运送方式,并取得专利,掌握独特优势。
「台湾最大」农耕队现身水林乡
刘国雄说,畜牧业并不是台湾重点推广的农业项目,牧草需求量不大,可是国际上却有非常大的市场。如果能藉由机械化大量生产,以台湾的土壤、气候条件,加上玉米一年可轮种三次,台湾的青割玉米一定有竞争力。10年来「牧草生产合作社」默默耕耘、专业经营,如今终于开花结果。
提到外销日本的大订单,刘国雄喜上眉梢。但眼看这些年,台湾农业日益受到中国大陆货低价倾销而萧条不振,还是不免唏嘘。刘国雄认为,唯有提升竞争力才是生存之道。十多年来合作社持续买进各国先进农业机械,如整地曳引机、自动播种机、中耕机、翻土机、喷药机、超大型玉米采收机等。「几乎国外有的农机这里都看得到,目前已经累积近50余部重机具。」刘国雄相当有自信:「我们的农耕队拥有的农耕机具,绝对比派驻国外的农耕队壮观,在台湾也可说是最多、最先进。」
「500万的楼仔厝」在田里跑
合作社的农业机具不仅多,而且很多是「超重量级」。指着刚进口的超大型玉米收割机,刘国雄开玩笑说:「一台造价就要500万元台币,动起来时就像『一栋楼仔厝在田里跑』(台语),可是真是有效率、省人力又省成本。」站在收割机前,原本身材壮硕的刘国雄顿时也小了一号。
开车从台19线转入水林乡,一幕幕农村景象迎面而来,偶尔与各式各样的农耕机相会而过。放眼田间,大型曳引机后飞扬的黄沙底下呈现出一大片平整的耕地;另一边,超大型收割机飞快地在田里采收玉米株。
如果没有亲自来到水林乡,一般人大概很难想象一台造价500万的农耕机在田里工作的情形。拿锄头、带镰刀的农作方式已经落伍了,改变传统耕作方式的新科技农业正在水林乡酝酿。
「小地主大佃农」模范案例
因为有需要,合作社一步一步累积资金购买机具。另外,刘国雄也很庆幸政府恰好推动「小地主大佃农」政策,释放出大量休耕地。「有地,英雄才有用武之地;没有地,有大机械有甚么用?」一语道破他心中的企图心与感谢。
目前台湾有接近2万公顷的休耕地,2008年政府推出「小地主大佃农」政策是希望解决台湾农业所面临的农地闲置、规模狭小、农业人口老化以及农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当然,也让真正想参与农作的人有机会取得土地。刘国雄表示,牧草生产合作社在第一时间便响应政策参与试办,而且比政府还积极。
这一年来,为了说服老农参与「小地主大佃农」计划,合作社多次邀请农政官员共同举办说明会,让农民了解参与方式及收益。由于反应热烈,有时一个场次参加人员就高达1,500人以上。刘国雄说:「乡下地方很难得有这种人潮聚集的盛况。」
政府第一年预计「小地主大佃农」在台湾10个地区推广试办400公顷。结果不满一年,单单牧草生产合作社就成功承租高达380公顷以上,效率堪称第一。开着车「巡田」的刘国雄笑称,他们拥有的可耕作面积已是台糖之外最大的「地主」了!这不仅解决了土地休耕、农业人口老化等问题,甚至开创了年轻人就业的新管道。
回到办公室,刘国雄谈笑间偶尔也透过办公室里的视讯设备监看农地动态。他表示,承租的三百多公顷土地是六、七百位老农民所有,超过1,600个小区块的组合。因此唯有透过GPS卫星定位、划界,才能做好管理。另外,监看系统也让新农民在现场有问题时,可透过视讯在第一时间解决。刘国雄很自豪:「我们以最先进的设备来从事农业生产与管理。」
有土斯有「才」造就农业生力军
「水林乡」可能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翻开地图大马路没几条。可是这一年来却经常看到许多外地来的青年,驾着超大型农业机具穿梭田间。年轻人不是都向往到大都会工作?这些人为何愿意离开繁华都市来到「穷乡僻壤」?
或许,年轻人的想法真的开始改变了!从去年开始,牧草生产合作社因应规模扩大而举办年轻伙伴招募会时,意外地获得来自各行各业近百位年轻朋友的投入。仔细看看内勤的办公室事务人员以及田野间开着农耕机的司机,果真都是一些年轻小伙子。
这些「草莓族」是否真的适合务农、是否禁得起考验?
「很多人都认为年轻人不可能来从事劳力付出的农业工作,可是我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还有好几位是硕士生。」29岁、已任职一年的合作社经理陈德祥表示:「这里工作比预期的多很多。每天接受阳光、汗水洗礼,虽然辛苦,但是看到植物长得好就心满意足。而且与作物、土地的互动,也经常让我们感动。」
刘国雄表示,新进人员流动率很低,这也是出乎意料。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一开始就讲明要对农业有兴趣、甚至有点使命感,再加上牧草生产合作社提供社员稳定的收入与愿景,才能有这样的成果。
给社员「稳定的收入与愿景」,不是口号,而是刘国雄的使命:「农作物丰收时,谷贱伤农;如果歉收没东西可卖,那也很惨。所以,我们以契作方式,保证收购。」合作社除了注重生产,也积极推广营销、掌握通路,甚至整理出2、3公顷基地投资兴建1,700多坪新式农产品加工厂房,落实一贯化作业与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以青割玉米打响知名度后,合作社计划继续推动有机作物栽培。刘国雄说,友爱地球与促进健康,也是投入农业应有的期许及坚持。
除了传统农产品,透过与台大、中兴大学相关科系的合作,合作社还成功开发出「盐砖」产品,预计明年上市。刘国雄表示,云林大埤乡是酸菜专业生产区,生产过程中制造许多废弃的酸菜尾、盐水,不仅浪费也污染土地,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农民与政府,现在终于可以回收再制成盐砖贩卖利用,可谓一举数得。
欢迎城市青年下乡做「快乐大佃农」
包括农业机具、新建厂房、管理设备与研发费用在内,刘国雄表示合作社的投资已将近3亿元。单一企业在农业生产上累积如此高额投资,在许多人看衰台湾农业之际诚属少见。「没有大面积机械化生产、没有好产品、没有掌握通路,实在很难跟国际竞争。」刘国雄对自己的投资深具信心。
对于即将面临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的可能冲击,刘国雄表示,台湾有些农产品本来就不具竞争力,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利基、建立自己品牌,然后以外销为市场。他认为「小地主大佃农」是很好的政策,可是政府单位在很多方面其实没有真正关心与辅导农民。对于政府提出500多项中国农产品不会开放进口,刘国雄则语带保留,他鼓励大家多支持台湾产品,「自己拚卡实在。」
看着穿着红色制服的年轻人开着大型机具,带着计算机、照相机忙碌于田间,可以预见划时代的农业生力军已经诞生。相信他们将以最新科技与管理观念,打出漂亮的农业革命大战,也为未来树立新的生产操作标竿。
刘国雄表示,他对这些农业新移民是有责任的,希望他们在此快乐学习、安定生活与创造事业。刘国雄鼓励对于农业怀抱梦想的城市青年下乡筑梦,一起来做个快乐大佃农,开创幸福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