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居民仅五百多万,竟有六十多份报纸、六百多种杂志。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当时,成衣大亨黎智英打算跨行自办媒体,身边无人赞成。唯有经济学者张五常独排众议,认为市场没有饱和问题,只要提高刊物质量、建立特色,便能创造需求。
黎智英决定大胆采纳张五常的意见。于是,《壹周刊》1990年在香港创刊,1991年凭着75,000份的发行量成为香港读者人数最多的杂志,读者高达315,000人。根据壹传媒2014年报统计,《壹周刊》2013年继续稳坐香港杂志冠军宝座,读者多达593,000人,广告收益达1.839亿港元。
这个例子和台湾有何关系?
台湾传统产业为何能缔造经济奇迹?
1971年,台湾退出联合国之后,成为「国际孤儿」。当时,不但面临中国强权欺压,国际上大小国家也纷纷与我断交。在处境艰难的情况下,台湾的中小企业却逆势创造了亮眼的经济奇迹。其中,传统产业胼手胝足的努力功不可没。这同样说明了:只要产品有竞争力,能打动人心,自然能吸引顾客。
可见,无论是哪种市场,即使环境再艰难,只要有所创新,一定能开出一条活路。
举世皆有中小企业,台湾能创造「经济奇迹」的深层原因又是甚么呢?中华经济研究院吴惠林教授分析道,台湾中小企业成功的关键是「灵活与诚信」。1960、70年代,客户交付的订单一定如期完成,能满足各种要求,故而得到了客户的信任。然而,1980年代中期之后,政府宣布经济自由化、国际化,一时之间「台湾钱淹脚目」,于是投机炒作出现,全民追求一夕致富,后果是台湾人勤劳与诚信的美德也从此被破坏。
近年来,台湾传统产业对内面临工资上涨、人力短缺、环保意识抬头、生产成本日益升高等挑战,对外则面对中国大陆与新兴国家技术日渐成熟与低价竞争。
「北台塑、南奇美」值得学习
吴惠林建议台湾业者,与其组织团体向政府争取资源,不如学习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靠自己、不靠政府」的精神,将心力投注在产品升级上才是根本。如果每个产业都找政府争夺资源,运用关系、走后门的事势必发生,小企业将很难抢赢大企业。而当官商勾结成为常态,那才是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早在19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就曾公开发言:「政府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这番话值得每个人深思。
除了产品的升级以外,吴惠林认为服务也是重要的一环。台湾石化业曾有「北台塑、南奇美」之称。两家企业的创办人管理风格截然不同,但都拥有正直诚信的品格,以及为客户着想的心,很值得现今的企业借鉴。
奇美集团创办人许文龙从餐厅点菜技巧得到灵感,要求业务人员拜访客户时,不需一味鼓励客户叫货,而是帮助客户盘点进货数量,在货物数量已经足够时,就主动告知客户停止进货。如此贴心的服务,让四处走访的奇美业务代表受到客户欢迎,拉开了与同业之间的差距。
而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的故事更是广为人知。王永庆年轻时曾在嘉义经营米店,当时客户都有固定买米的店家,于是他便主动上门拜访客户,并默默记录客户家中人口,估计吃完米的天数。在客户食米用罄的前几天,他就载着新米来拜访,而且在替客户装米时,先将陈米倒出,将米缸擦拭干净后,再依次倒入新米与陈米,无微不至的服务让米店生意蒸蒸日上。
这两位殷实的台湾企业家,写下了台湾经济奇迹的一页,也是后辈晚生效法的典范。
传统产业并不见得就是夕阳产业。不断地创新、与时俱进,「传产」也能拥有崭新的未来。Thinkstock
传统产业是否还有明天?
在此信息科技当道的时代,台湾的传统产业前景如何?还能缔造新一页的经济奇迹吗?本期封面故事介绍了三个努力打拚的传统产业经营者,从他们的故事中或可窥见台湾传统产业未来的前景与发展脉络。
台湾手工具同业公会理事长吴传福在没经验的情况下,自行研究出活动扳手制作技术,创立伯鑫工具股份有限公司。他多次带领设计团队得到国内外设计大奖,如德国iF、Reddot大奖、日本G-Mark大奖、台湾精品金质奖等,目前伯鑫申请的专利已超过200件。
八岁赴美国求学的锺淳仁,2005年因家庭变故,紧急返台接掌当时营业额九亿但负债已达八亿的台湾老字号金兰酱油。他花了一年时间稳定了公司财务,并打入美式商场,还推出全球最贵的有机酱油,成功提升了「金兰」的品牌价值。
拥有台大商学院MBA硕士学历的朱发展,竟选择了卖劳力的搬家公司作为职业。他以一人一车开始创业,不选择轻松的路,而是肯吃苦踏实地把事做好。目前,他所创立的「华阳优质搬家」已是年营业额千万、获得「消费者金牌奖」的绩优公司,也成为全台最大直营连锁搬家公司。
由以上例证可知,传统产业并不见得就是夕阳产业。《易经》提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要能够保持弹性,顺应时代,在产业的技术、服务、管理等方方面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与时俱进,这些所谓的「传产」也能拥有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