茑松客栈 一战成名的云林农村料理

「茑松客栈」是一间没有菜单、没有冷气、也没有山珍海味的乡下餐厅。
叶俊宏
第159期
刘佩绒
有一年冬季,一辆小巴士带来了约二十位客人。茑松客栈老板黄文俊回忆道,他不认识这些客人,只觉得面熟,结帐时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科技公司的大老板带着夫人们一起来用餐。这些家乡菜让他们很怀念,吃得津津有味……

衬着背后布袋戏的布景,黄文俊拍照的架势透露出他的随性。

 

云林县水林乡茑松村,是个淳朴偏远的农村。那里有一间乡下餐厅,没有菜单、没有冷气、也没有山珍海味,但是竟然能够让许多老板与名人愿意从各地远道而来。它究竟有甚么魅力?

这间隐身在农村里的三合院,门外的鸡蛋花正绽放着粉色花朵。屋外木板筑起的墙面上写着「茑松客栈」几个大字。穿过写着「野味」的门帘,迎接大家的是老板黄文俊热情的招呼。


 
黄文俊希用巧思将摆盘化为艺术,餐桌布置的以苦苓叶作底,再任意洒上深红、粉红的玫瑰花瓣,宛如画布。

 

三合院内部挑高,可清楚见到梁柱经历岁月的斑驳痕迹。

 

三合院内挂了许多古早味的画报。

 

在两蒋时期常见的反共标语。

 

让时间倒流的老房子 传统巧思的农村风味

走入屋内彷佛进入时光隧道,斑驳的梁柱、50年代的画报、「反攻大陆」的标语、竹制的老菜柜,每样东西都有岁月的痕迹。黄文俊喜欢收集老东西,修整之后就当作餐厅摆设,让客人就像回到乡下老家一般的亲切与熟悉。

老房子的历史要从七十年前说起。当时黄文俊的阿公准备置产,他放弃购买嘉义火车站旁大块土地的机会,反而亲自开牛车去砖场挑选砖头,连木料都讲究地采用桧木,并找来各地的师傅,花了大约一年时间,用了四万块的清水砖打造了这间三合院。

黄文俊希望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能够体验农村原汁原味的文化,所以坚持不装冷气、不装纱窗。他说,有点热、有点虫子,那正是乡下的味道。

来茑松客栈用餐,吃的是农村传统风味。但是黄文俊希望在传统中加入新意,他用巧思将摆盘化为艺术。眼前的餐桌布置,以苦苓叶作底,再任意洒上深红、粉红的玫瑰花瓣,宛如画布。

每一道菜的摆盘,同样匠心独具。油煸鳝鱼,用小型竹篱笆与亮丽的向日葵作盘饰;蔬菜拼盘,则是用插花的方式在藤编的篮子里放上汆烫过的芦笋、小玉米与秋葵,中间还摆上切开的火龙果。无论配色、呈现方式都令人惊艳,一顿饭下来,就是一场视觉与味觉的飨宴。 

拍照前,由于火龙果肉上有损坏的痕迹,问他要不要换个漂亮的?黄文俊却泰然自若地说:「没有农药自然就有残缺,东西不要太漂亮,重点要无毒。」

这样自然不做作的性格其来有自。黄文俊一直认为艺术要融入生活才有价值,从前在开出租车时,就曾把前座拆下不载客,反而放了张桌子,摆上自己随意插的花。他自豪地说,他的出租车是全世界最美的,经常让客人感到惊喜。

 

鸭蛋煎桔饼是早期农村物资缺乏时产妇做月子最普遍的补品。

 

南瓜韭菜排骨粥,澄黄的南瓜搭配翠绿的韭菜,让人感到如同春天般充满活力的配色。

 

麻油煸鳝鱼,创意摆盘如同庭院造景,在篱笆旁还开了一朵艳黄的太阳花。  

 

蔬果拼盘就像是一篮可食用的艺术品,一旁是用新鲜百香果做成的色拉沾酱。

 

连餐后水果的摆盘都让人眼睛一亮。

 

当天采买在地新鲜食材 夫妻两人「天作之合」

为了让客人品尝到地道的农村风味,黄文俊光是采买食材就得花上三小时,每天清晨五点就前往市场,挑选当日的新鲜食材。熟门熟路的他,找到昔日稻田里经常抓得到,但如今十分稀有的田鸡、鳝鱼、鳖、泥鳅、鳗鱼等,让客人惊喜连连。他说,这些食材营养价值高,对骨头关节的保养特别好。此外,当地小农种的无农药蔬果,不漂亮、数量也不多,客人一定得提前预约才吃得到。 

小店内夫妻俩各司其职,黄文俊负责设计菜单、买菜、摆盘,太太则负责掌厨。买回来的新鲜食材,他们就用最简单的烹调方式,呈现出原汁原味,不添加过多的化学佐料。

以白斩鸡为例,煮好之后就抹上盐,加点米酒,然后让它冷却,这样就完成了。他还建议客人,不加佐料就是吃原味,「敢这么做就是代表非常新鲜。」

虽然没有菜单,但这样的用心获得了客人的认同。目前几乎天天有人预约,甚至经常客满。然而,可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盛况。为了开这间餐厅,黄文俊还卖掉了两块田。


茑松客栈因为没有知名度,只能点滴累积口碑,这过程竟长达七年之久。

 

早期农村食物来源不足,晚上带着电土灯与竹篓去抓青蛙也是那一代人难忘的回忆。

 

平凡人生中的最后一战 卖了两块地坚守阵地

过去黄文俊在台北开出租车,对城市喧闹的生活感到厌倦,二姐也劝他回乡,于是决定返乡过起与父母互相照应的生活。起初,太太与父母在家中务农,他则外出找工作。黄文俊曾做过运送甘蔗、道路工程等工作,但他觉得那都不是长久之计。他想到自己到餐厅用餐时,都会仔细揣摩布置与菜色,而家中的三合院也有足够空间,于是经过半年时间的考虑,2005年他决定要在家里开餐厅。

黄文俊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一家人能够温饱,也想为自己的家乡做点事。如果把餐厅做起来,餬口之余也能促进家乡的发展。

「我把它论断为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战。」黄文俊认真地说,自己年纪也不小,不可能再离乡背井外出打拚。人要清楚自己的能力,不能好高骛远,他想在熟悉的家乡,为自己的理想奋力一搏。

这样单纯的想法,当时可没有人看好他。村里人说甚么的都有,「乡下哪有可能做这个?」「那个不用两个月就会收起来!」但是黄文俊把反对的人都视为贵人,因为这些话反而激起他更要做好的决心。

不过,当初连太太也曾发出反对的声音。她认为两人又没有学过烹饪,怎么可能开餐厅呢?黄文俊鼓励她:「不要怕,妳就把我们家里的菜做出来,船到桥头自然直。」

地处偏远,这是他们经营餐厅的最大困难。十年前,很少有人知道云林县有个叫茑松的地方,更不用说来用餐了。所以一开始是从乡下小吃做起,那时只有村里人或朋友会来捧场。

因为没有知名度,只能点滴累积口碑,这过程竟长达七年之久。「每个月都负债,到最后没办法只好卖田,两块田大概卖了500万……」黄文俊回忆说,那个时候很难熬,好几度夫妻吵架讲气话:「不做了,关起来!」但是隔天他还是照常去买菜,因为他不愿轻易放弃。「除非奋斗到最后一兵一卒都没了,才会关门。」

 

黄文俊谦虚表示,自己不贪心,也不想做很大的生意,只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好。

 

怀念的乡下乌籽粥 让大老板打包最后一碗

从第八年起,茑松客栈的口碑才渐渐传开。许多媒体相继前来报导,生意一天天好转。

有一年冬季,一辆小巴士带来了约二十位客人。黄文俊回忆道,他不认识这些客人,只觉得面熟,结帐时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科技公司的大老板,其中有华硕董事长施崇棠、当时的友达光电董事长李焜耀等。他们带着夫人们一起来用餐,这些家乡菜让他们很怀念,吃得津津有味。

乌籽菜是乡下常见的野菜,在物资缺乏的时代,农村很多人拿来煮乌籽粥。这是那一辈人的共同回忆。黄文俊说,当天他煮了一道黑猪排骨炖乌籽粥,一端上桌,不一会锅里就剩下最后一碗。那时施崇棠开口了,他说:「这一碗不要再吃了,请老板帮我包起来。」黄文俊猜想,不知他要带回去让谁也尝尝这记忆中的滋味。

「最艰苦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餐厅渐渐步上轨道。」黄文俊说,取名「茑松客栈」,就是看见有愈来愈多的人想到乡下做深度旅游。等餐厅做稳后,下一步他就想把附近的三合院改装成民宿,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能解决吃住的问题。黄文俊谦虚表示,自己不贪心,也不想做很大的生意,只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好。 

经历了命运的波折,黄文俊自有一番人生哲学:「没有原则是我最大的原则。」他淡淡地解释,世上很多事不是执着就能得到的,虽然他把茑松客栈视为人生中最后一战,但是最后的结果成败并不看重,在乎的是自己是否有认真投入。

黄文俊用老屋、传统菜与人情味,保留了农村的文化。而他乐天知命、尽其在我的人生观,以及体悟人生后的豁达境界,也正是台湾农夫精神的真实体现。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亡妻布托庇蔭 札達里就任巴國總統
巴基斯坦前總理碧娜芝.布托的丈夫札達里,在巴基斯坦總統選舉中以人民黨領袖的身分獲勝。 布托於去年底遭恐怖分子攻擊身亡後,…
政府須積極改善聯結產業和機制
國家經濟成長和發展主要決定於兩件事:資源的累積及資源的有效運用。各種經濟理論和政策可說都是在處理這兩件事。 個體經濟學在個人、…
「十一」消費熱,中國消費力道跟著熱?
日前中共官方媒體大肆宣揚「十一」黃金週假期期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創下5,700億元人民幣(約合835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餐廳美食豈能與廚房衛生脫鉤
「本末倒置」是一句常見的成語,意思是事物的先後次序顛倒,比喻一個人做事不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這句成語源自《禮記‧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
寇母死後還教育兒子成偉大宰相
 給人類帶來光明的白熾燈、電視機、收錄音機、電影等等,都是由發明大王愛迪生所發明的,但愛迪生的求學生活只有三個月,…
水果小百科 認識鳳梨家族
鳳梨原產於熱帶的南美洲,約在1694年清朝康熙末年,由中國南方引進台灣,從此落地生根,成為台灣代表性的經濟作物,…
絕色景福門
一眼看到這張照片,絕對猜不到這是哪裡。 一片森林中,露出一隅古典宮廷的青瓦黃脊。乍看之下,很多人都以為是台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其實,…
黃其光── 國際扶輪社首位台灣總社長
  大老闆行有餘力參與社團不是新鮮事,這些富有領導魅力的企業領袖,通常到了社團多半也都能如魚得水,一展長才。但要在眾多領袖級人物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