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李白存世诗文共有千余篇,其优美的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将进酒〉、〈静夜思〉、〈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与〈月下独酌〉等,并有《李太白集》传世。他所写的诗歌清新飘逸、卓然不群;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是诗圣杜甫对李白充满仰慕的歌颂。
李白的美诗与他的豪饮嗜酒不无关系,杜甫曾有〈饮中八仙歌〉赞之:「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酒的世界里,李白显得悠然自得,豪迈奔放,不受任何束缚。逍遥、自在、豪迈、无怨,人生岁月被李白的诗情酿造成一壶壶沁人心脾的甘醇,流传千年不衰。虽然出生在格律诗最全盛的年代,然而李白还是最喜欢写那不拘字数、不拘长短,自在又痛快的古诗或乐府。他的千古名作〈将进酒〉就是一首乐府诗。
云游豪饮中的千古绝唱
相传李白在长安城被唐玄宗李隆基「赐金放还」之后,又恢复了四处云游的生活。这一天他与好友岑勋结伴到嵩山另一位好友元丹丘家中作客,三人登高饮宴,尽情欢乐。正觉得自己处于「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的李白,借着酒兴写下了〈将进酒〉一诗。〈将进酒〉也就是「劝酒歌」,本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将」,在此读做「腔」,是「请」的意思。乐府古词中有「将进酒,乘大白」之语,也就是「请喝酒,要干一大杯呀」!这首诗生动表现了一个人醉后的仪态与言行,却又带有深沉的人生省思。
李白的〈将进酒〉全诗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成现代白话文的意思是:
你们没看见吗?那黄河壮阔的水流从天上倾泻而下,头也不回地直奔入大海中!
你们没看见吗?那高堂上的明镜里白发使人多悲哀,早上还乌黑着,黄昏就成白雪一般了!
人生如意的时候就该尽情欢乐啊,可别让金杯子空对着朗朗明月。
老天赋予我才华就必然有其安排,千两黄金耗用完了也还会再回来。
为了欢庆你快去把牛羊烹宰,一口气不停地连喝它个三百杯。
岑勋啊老夫子,丹丘啊好朋友,又将送上美酒,你们可别停口。
让我为你们唱一首歌曲,请你们侧耳细听我的真心意。
豪门奢华的生活不值得珍贵,我不愿醒来只想在酒中永远沉醉。
自古以来圣贤人物都不被人理会,只有那酒徒能够名声永垂。
陈王曹植当年在平乐观大摆宴席,十千钱买一斗酒任情地欢乐。
主人啊你为何说手上缺少银钱,只管去买酒来让我跟你对饮一番。
你那五花宝马,你那千金皮裘,叫你的娃娃快拿去市集上换取美酒,
让我与你一同消解这万古的忧愁!
古来圣贤皆寂寞 青白眼对世俗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每当我读到这两句诗时,思维就进入了诗仙的精神世界──灵感而飘逸、大气而磅礡,除李白以外还有谁能写出如此出神入化的诗句呢?李白是名副其实的诗中之仙,正如杜甫所言,李白的文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细思之,一个思维高出浊世庸禄价值的人,注定是曲高和寡的。其实又何止是「圣贤」或先知呢?尘世中的任何一个人,甚至在任何一方面,只要真正超越一般常人,他就至少在那一方面是寂寞的。或许这正是许多常人不愿追求和接受真理的原因吧,因为走出常人就需要非凡的勇气。
古来圣贤由于立身太高,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大多孤傲寂寞,贫贱守冰玉之身,老来教几个小小蒙童,聊以度日消愁。只有李白诗仙超凡脱俗,斗酒诗百篇,青白眼对世态俗情,游名山而若清风,一生逍遥。这一首〈将进酒〉精妙道出了诗仙人生的洒脱。
此外,诗人欢歌畅饮,高声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现出对自己人生价值满怀信心的肯定。金钱只是一种人世间的物质轮转罢了,何必执着不放呢?「钟鼓馔玉」,这些官宦富贵之家才拥有的华贵器乐和饮食,虽能带来身体的舒适,却不见得能使心灵自由。若是执着于名利,得意时就欢天喜地,失去了一点儿又消沉不已,那样的人生低俗而无味,还不如当个醉汉来得清醒了。
千首诗作传民间 为中国文学重要遗产
李白天资聪颖,十岁就通诗书,又学习剑术,并领有道士符箓,喜欢四处寻访名山与仙人。年轻时候的李白,就像个逍遥的十方道士,又像仗义任性的剑侠,而他的一生也在这济世与出尘的转换之中交错成一篇篇精彩的诗文。
李白四十岁时才有机缘来到皇城长安,当时担任秘书监的贺知章读了他的诗之后赞叹道:「这诗太感人了,连鬼神听了也会落泪的!您简直是天上被贬谪下凡的仙人呀!」从此,李白「诗仙」之名不胫而走。当时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喜爱李白的才华,封他为翰林院大学士。然而这个人人称羡的位置,却不能参与政治,实现救济百姓的理想;狂傲的个性更让李白得罪了许多朝臣。终于他再也忍受不住了,自动请求离开,玄宗皇帝于是厚赏了李白一笔财物,放走这名难以驾驭的高士。
唐朝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发生,永王李璘以抗敌平乱为名,请出了已隐居在庐山的李白。没想到永王私下存着争夺皇位的野心,而在他兵败身亡后,一心救国的李白竟因叛国罪被流放夜郎。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当人们因乱事平定而欢天喜地时,李白却在异乡沦落着。公元759年,朝廷大赦天下,李白终于返回中原,而在三年之后的宝应元年,病死在他的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家中。死后初葬于采石矶,后人遵其遗志,改葬青山。中国古人都讲究读书出仕入相,然而李白却没有走成这条路。他有超众的诗歌才华,也有报国之心,却报国无门。李白一生虽然仕途不得意,却留下不少优美的诗篇。晚年他年华耗尽、生活窘迫,幸而一生的心血集结成近千首诗稿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遗产。
后人不愿意接受诗仙因贫病而逝的现实,为李白另外编纂了一个醉酒捞月而亡的故事。如他诗中所言「但愿长醉不愿醒」,这浪漫捞月的诗仙,是否也如「古来圣贤」一样,一生都站在高处,寂寞地远观世俗的荒谬与己身的不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