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小年夜很不平静,震央在高雄美浓的6.4级地震,让台南永康维冠大楼瞬间倒塌,诸多家庭剎那间天人永隔。根据财团法人住宅地震保险基金会统计,全台湾仅有32.2%的住户有投保地震险,且多数是因应银行房贷而投保,显示仍有近七成的民众暴露在无地震保障的风险中。
换句话说,很多人在缴清了房贷之后,就不再投保住宅险。以多数住宅险而言,一年大约1,500至2,000元左右,不少人认为能省则省,且存着「不会这么倒霉」的心理。有句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只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就此次维冠大楼的地震而言,未来还有一段理赔甚至官司要打,倘若没有公权力居中协调,没有投保住宅险的受灾户,还不见得可以顺利获得理赔。
住宅险并非强制险
对一般人来说,眼见这次灾难,可以借机检视一下自己的保险保障,特别是产险部分。产险的种类其实不少,包括火险、窃盗险、责任险、汽车险,以及有关船舶、货运、航空等险种。而近年兴起的信用卡旅游平安险、旅游不便险等,也是产险的范畴。当然,只要您有汽机车,则「汽机车强制责任险」势必要投保,这是政府规定必须强制投保。
不过,住宅险并不具强制性,因此1999年的「921南投大地震」时,就衍生出相当多的理赔案件,包括台北市东兴大楼。幸而当时政府与民间慈善团体施以协助,透过司法诉讼、筹建组合屋等,方使灾民度过难关。此次「206台南地震」,后续仍有理赔事宜需解决,如果受灾户有确实投保「住宅火灾与地震险」,基本上较能顺利获得理赔。
住宅险的种类也不少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以为投保了住宅险,当自己的房屋发生灾难时,都能获得理赔,这就是争议的来源。住宅险其实也分得很细,包括住宅火灾与地震险、综合险、责任险、伤害险等。换言之,如果维冠的受灾户投保的只是综合险,或者契约内容未包括火灾地震,则要向产险公司申请「房屋受灾」的理赔是不行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如果您是租房子,因为房屋不是自己的,当它因地震而受损,是屋主的责任,且房屋所有权人不是您本人,因此无法投保住宅险、也没有此必要;但是,如果您认为在「寄人篱下」时仍要增加安全保障,可以投保前述所提的综合险,它是保障住宅内的动产与人身安全,例如遭遇火灾、地震、台风、洪水或窃盗,进而导致自己或家人伤亡时,就能获得理赔。
再者,由于住宅地震的基本保险,是因地震等危险事故导致「房屋全损」方才提供理赔,且上限为150万元,显然这样的补贴基本上是不敷损失,毕竟现在一间房子都要数百万元至千万元以上。为此,金管会保险局近期已就住宅地震保险基金进行检讨,范围包含扩大保障以及拉高保额。
地震险可分为基本、轻损、超额以及扩大四种。当您投保住宅火险或居家险时,要附加150万元的基本地震险以及20万元的临时住宿费。目前基本地震险采单一费率制,一年保费为1,350元,当房屋全倒或半倒时才会理赔。
保险需分阶段规划
许多人会认为,除了寿险公司的人寿保险(包括医疗、伤害、癌症等),现在还要加上产险公司的住宅险等其它,那到底需要多少保险才够?特别是对年轻族群而言,每年基本保费最少需要3至5万元,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其实许多保险专家都建议我们,投保要依照人生的不同阶段做规划,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单身期、结婚筑巢期、人生稳定期与退休阶段。看来似乎很复杂,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保障必须先具备,除了前面提到劳健保、汽机车等政府的强制险外,商业的人身保险就是寿险、医疗险、意外险与伤害险等。
关键是,像房屋这样的不动产,在台湾甚至全球均面临各种不同灾害益加频繁之际,更需透过投保产险加以保障。试想,房屋是我们至少有二分之一的时间会待的地方,而且房屋价格昂贵,对于理财致富而言是首务,当然不能忽略。因此,选择住宅险时,必须仔细比较内容、保障范围,方为上策。(本文由money101.com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可参考:http://www.money101.com.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