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数据显示,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连续三年超过对中国和香港的投资,突显出随着日中关系紧张,中国对日资的吸引力大降,使得日商纷纷转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东南亚地区。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统计,日本对东协十国与对中国的FDI金额在2012年年中出现黄金交叉,至2015年已是第三年投资东南亚金额超过中国和香港;2015年底,日本对东南亚的FDI超过200亿美元,高于对中国的120亿美元。
2012年日中关系因领海主权争议而急冻。在中国官方推波助澜下,民间爆发反日示威潮,促使日本企业加快分散投资风险,降低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此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投资持续增长,对中国的投资不断减缓。日本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止,日本对东南亚国协国家投资余额达20.1兆日圆(1,809亿美元),几乎是5年前的3倍。
不仅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铃木等日本大车厂纷纷扩大布局东南亚,在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国扩增产能,投资领域还从制造业扩大到印度尼西亚餐饮业、泰国消费金融和购物中心、新加坡物流公司等。
受到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的激励,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合作建立「新出口大国联合体」,主要着眼于TPP生效后,可为中小企业发展越南等海外业务提供支持。迄5月27日止,日本官方对644家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支持,旨在今后两年向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等派遣约400名企业人士、为4千家中小企业提供援助。
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去年对日本制造业的投资调查显示,仅48%愿增加或扩大在中国的业务,远低于2011年的73%。56%日企想扩张对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投资。
东南亚最大银行新加坡星展集团(DBS)经济学家马铁英说,以日本观点来看,东协市场具有吸引力,由于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人口结构年轻,当地许多经济体有很大的成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