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毒从哪里来?

Thinkstock
第171期
温嫔容
作者为明慧中医诊所院长

《黄帝内经》所说「天食人以五气」中,风、暑、湿、燥、寒五气,若不均易致偏盛成灾,但有风袪风,有暑清暑,有燥滋润,有寒温之,都可调解,唯独湿气不易去除,湿为阴邪,易停滞性黏腻,为多种慢性病、疑难杂症的病根。

湿多发于夏秋之季,夏多潮湿,东西易发霉,人也容易发霉。每到夏天,就胃口差、四肢困倦、低热,一到秋天便有症状全消的现象,称为「疰夏」。《内经》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湿咳、痰多黏稠、胸闷蔓延时日很难好,易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冬天冷,气候如果干燥尚能适宜,如果冷又湿,则令人难受。

湿无孔不入,湿在头:会「湿重如裹」,好像头戴钢盔一样。

湿在身:身体沉重,如同穿一件湿衣服一样,令人不爽。

湿在上焦:头胀、头重、胸胁闷、口淡无味、痰多、口臭。

湿困脾胃:舌苔厚腻、胃脾脘腹满闷、恶心、食欲不振。

湿热熏蒸肝胆:两胁胀痛、黄疸、四肢困倦、便秘。

湿热下注大肠:腹痛、腹泻、下痢、便有脓血、肛门灼热。

湿热下注膀胱泌尿系统:尿急、尿频、尿刺痛、尿黄臭、血尿、结石、砂淋。

湿入子宫:白带、阴痒、子宫颈糜烂。

湿入皮下:痰湿型肥胖、水肿、湿疹、疮疡流水。

湿流关节:肢体沉重而痛、关节活动不灵活、痛风、脚气。

《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当外受湿邪,不能排解致内湿,而脾虚不能运化津液,易致水肿诸病。

最难破解的是人造湿,曾几何时,突然健康信息叫人多喝水,一天喝二、三千c.c.的水,甚至有人喝到5,000c.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体有70%是水,食物约70%是水,人体每一次可接受的最大吸水量约250c.c.。成人的肾,每分钟可过滤120c.c.液体,每小时只能排水800~1,000c.c.。一小时内进水超过1,000c.c.会导致低纳血症、血压降低。激烈运动后喝大量水,会稀释电解质,反致中毒,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抽筋等症状。膀胱能承受600c.c.尿液,储存约150c.c.就有尿意,超过300c.c.就会不舒服。

水多不表示代谢多,人体是血管,不是水管,启动代谢的机制是气化功能,不是水,必须水经过肺、心、脾、肾,运化成津液,才能成为生化的动力。水如果能把废物代谢掉,难道就不会把营养物质也排出?水无识别能力,只是一种介质,决定去芜存菁的是机能。水入消化系统约须15分钟,当水太湿,来不及运化出去,停滞成死水,就易发霉生菌,水火无情,最终造成水毒,泛滥成灾,水滴穿石,水深火热,水里来火里去,呜呼哀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瘦肉精和德國興奮劑
德國媒體9月底時曾披露一則驚人的體育新聞:德國乒乓球新星奧恰洛夫被查出尿液中含有違禁成分「克倫特羅」(Clenbuterol)。…
青史流芳的古代賢德婦女
母親節剛過,許多人都在這一天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而提到中國古代的母愛事蹟,最耳熟能詳的就是孟母三遷、歐母畫荻、岳母刺字等故事。事實上,…
化痰散結的貝母
貝母小傳很久以前,有一位住在農村的孕婦,每次產下嬰兒就昏過去,醒來時,嬰兒已死。連續三年,連死了三個兒子,全家陷入愁苦當中。有一天,…
扎根府城 徐家柔做出第一名文創包包
「La yoo來喲」設計總監徐家柔紮起馬尾,人如其名溫柔地聊著自己的初衷,難得受訪的她露出害羞的笑容。打開自家品牌的筆記本,…
蕭蓓霖以文化與咖啡打造渡假風情
南投縣日月潭風景區一直是台灣重要的旅遊景點。開放中國觀光客來台之後,有中國小西湖美譽的日月潭,更成為陸客來台必遊的景點之一,…
澄清湖畔陽光燦爛
記憶中的澄清湖,遙遠而模糊,沒有太多印象。3月到高雄參加會議,住在附近的兄嫂強力推薦,在他們的引導下,沿著湖畔繞行一圈,雖然只是走馬觀花,…
「茶聖」陸羽 奠基茶文化
唐朝是茶文化真正開始發展的時代。距今一千二百年,「茶聖」陸羽出現了。陸羽是孤兒,被智積禪師扶養長大。在寺院中成長的他,不但識字,…
太平盛世的面紗被撕裂後
一旦太平盛世的面紗被撕裂後,背後的真相往往顯得如此不堪。這是中國,一個極度強調「和諧」,卻又極端「不協調」的地方。碎裂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