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媒体集体失准谈起

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于2016年11月22日造访《纽约时报》。图为其穿过纽约时报大厅时,和警卫人员握手。
Getty Images
第176期
欧篷尔

“You are fake news.” 这是大选前川普对一边倒的支持希拉里当选总统的主流媒体的论断。昔日被媒体嘲笑的川普,今天是正宗民选的美国总统,令世界许多政客名流跌破眼镜。美国主流媒体的集体失准,也堪称尴尬至极。

 

倾斜的媒体

 

早前曾曝出消息:「希拉里一来(指担任国务卿时访问中国)就又要谈人权问题、又要谈高智晟问题,还向我们要一万个亿。我们清楚她要甚么,出手就给了八千亿。那女人拿到钱后,第二天,甚么人权问题、高智晟问题,连提都不提了。」近日,又曝出希拉里出卖盟友,默许他人吞并台湾……也许还有更多没有曝出的桌子底下的政治交易。

然而,在川普与希拉里竞争总统的赛事全程中,美国主流媒体这些关于希拉里的负面消息却只字不提。而对于川普,各种负面消息像流行病一样在报纸、广播、电视中蔓延。

为甚么老是看川普的明疤,却不敢揭希拉里的暗疮?当自由的媒体们,以统一的角度倾斜,发出的统一的声音,不免令人感到诡异。

「似乎你看到了许多报纸,其实你只看到了一种报纸;似乎你听到了无数声音,其实你只听到了一种声音;似乎你想到了无数,其实他们只给你一个。如果需要,他们会把所有人改造成一种人,他们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这是中国女作家张抗抗对媒体被政治操纵的现实描述,用来形容这次美国主流媒体在大选报导中的表现,似乎也不为过。

 

是反省,还是开脱?

 

大选后,川普胜出,媒体失准,面对尴尬,《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玛格丽特‧苏利文(Margaret Sullivan)说:「媒体很固执,从不相信美国可以接受一个嘲弄残疾人、性骚扰女性、有厌女症、种族主义、反犹太人的总统,就一厢情愿的认为这不会发生。」「因为记者大多有高学历,有大学或硕士毕业的学历,居住在华盛顿、纽约这样的大城市,或是民主党根据地――西岸,所以记者对于大选的感知出现了局限性。」

与其说是反省,毋宁说是一种开脱。而这样的开脱并未消减尴尬。

《纽约时报》看起来要比《华盛顿邮报》更坦诚些,因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吉姆‧若腾伯格(Jim Rutenburg)说了一句大实话:「我们已不再是记者,而成了拉拉队长。」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主流媒体正在忘却作为媒体,当为正义发声的「独立」精神。

 

自由媒体的「昔非今比」

 

在自由世界,尤其是美国,媒体拥有「无冕王」的美誉,是因为民主国家的自由与正义,乃是来自昔日媒体之贡献。《华盛顿邮报》从不畏权力的黑暗中崛起,CNN从枪林弹雨中冲出……美国新闻界不乏为揭露真相舍身取义之举,媒体正义不只是在简单的体现民意,而是用真相在领引民意。

然而,媒体的自由公正没有按既定轨道越发进步,而是每况愈下的「昔非今比」。我们看到,当政治随道德的堕落而堕落时,在自由民主的表象下,政府可以与没有人权的国家进行贸易,放纵企业到迫害信仰的国家投资,以牺牲道义换取经济利益视而不见。此次美总统大选,主流媒体伪造民意,一边倒向希拉里,是因为被政客所迷惑,还是已沦为政客的工具?

人们不禁怀疑昔日客观独立、正义敢言之媒体精神今天还剩多少?甚至更为直接的断言说,这显示传统媒体已经日落西山,不再代表民意。如果不是受益于互联网社交群自由信息的传播,今天在台上的很可能就是希拉里而不是川普。

 

媒体监督总统,谁在监督媒体?

 

美国人民一直自豪的认为美国是神眷顾的国家,并把「我们相信上帝」(In God We Trust)的字样直接印在美钞上。在美国短短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不少伟大的总统,他们追求真理与正义,为世界人民开创了民主、平等、自由的时代,媒体在每一次总统选举中都扮演体现民意的正面角色,而这一次似乎显示媒体和政客沆瀣一气了。

也许,川普确如此前主流媒体们所描述的,具有种种人性弱点,然而,上帝最终选择了川普,或许不是因为喜欢他的人性弱点,而是因为更不喜欢违背道义的骗子,或是唯利是图的政客。

同样,当主流媒体们渐渐丧失媒体所应秉持的传统的道义时,就会渐渐失去政治的敏感度、精准的判断力。没有上帝的眷顾,如何能长保「无冕王」的荣耀?

这次的美国的大选结果,与其说是民意给了媒体一次教训,不如说是上帝伸出了手,摘下自由媒体昔日的桂冠。笔者无意反对《华盛顿邮报》记者对美国总统做个人品行的要求,但是不要忘记,媒体在监督着社会的时候,同样应该接受更严格的监督,只有回归正义的立场,从道德良知出发,坚守公正与客观,才能得到认可,重新获得民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未來通勤模式 駕「飛天車」去上班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對於每天開車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上班族來說,通勤的費時和擁擠的路況是個難以揮去的夢魘。但是在不久的將來,…
921送帳棚 SARS送口罩
1999年921大地震時,歐都納將三卡車價值好幾百萬元的帳篷、睡袋和禦寒衣物,直接送到災區。2003年SARS期間,…
新土改幾成黃粱夢 失業潮引發爭地潮
作為一個社會群體來說,中國農民近半年來絕對是「超級媒體明星」。2008年10月,中國當局聲稱自己為農民開啟了「土地承包權流轉」這一「新土改…
愛嬌姨餐廳 盤盤都有茶風味
當您來到鹿野高台品茗、乘飛行傘遨遊天際後,肚子餓了怎麼辦?沒問題!有家餐廳不僅讓你吃飽喝足,它的餐點每道都讓你吃出茶風味!「愛嬌姨茶餐」…
香港特首一窩黑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麗人行〉頭一句。沒想到一千多年後的香港,卻是「三月三日大遊行,維港海邊多黑人。」…
明清宮廷齒牙保健祕方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而牙醫診所的儀器令許多人害怕。因此,牙齒保健很重要。以下是牙齒的保健小偏方: 1. 漱口:…
更多的競爭不必然造成更大的進步
「有競爭才有進步」這句話在台灣深入人心。因為過去我們有太多不會受到競爭的特權事業,它們在利用特權謀利的同時,卻沒有明顯的進步,…
無分古今 秋節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滿,皓魄當空,千里萬里,四海皆同。中秋佳節是華人的盛大節日,百千年來,人們每逢此夕,都要闔家團圓,焚香拜月、吃團圓飯、吃月餅、賞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