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问题不断,儒家文化怎么看?

台湾「一例一休」争议不断,劳资双方的冲突似乎一直都是难以平息的战争。
Getty Images
第176期
倪健哲

最近「一例一休」争议不断,劳资双方的冲突似乎一直都是难以平息的战争,双方各执一辞,永远也无法达到真正的平衡。每当政府要为劳方增加福利时,资方总是会以「因为成本过大,不排除出走」等半威胁的言词表达不满,甚至有几分以商逼政的味道。

事实上,随着社会的现代化、科技化,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倾向于功利主义,凡事都以利益为出发点。不只是在职场上,教育、文化思想也都成为功利主义的牺牲品,并且称这就是传统观念。然而,这却重创了人们对于传统观念,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向往,许多人甚至以为,传统思想只是无用的包袱。

然而,真是如此吗?中国传统真的凡事向钱看?真的鼓励爬高位赚大钱?真的有职业贵贱之分吗?

这恐怕是对儒家思想的误解,功利主义才是真正落后的思想。

 

士农工商有含意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君臣常以社稷代称国家,「社神」与「稷神」代表的分别是土地与农业,可见中国对于农业的重视。而士农工商四大职业分类,「农」是在第二个,排在第一的「士」是文化、艺术与科技的传承者;在社会运作方面,农业是第一位,再来是工匠,最后才是商业。 

中国传统文化着重实际的生产力,特别重视生产粮食的农业,以及建造器物与建筑的工匠,最后才是商贾。商人虽没有实际生产物品,但能够提供「货畅其流」的功能,以贩卖各地的商品来赚取利润。古代商人随着市场利益,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买卖,对土地的概念较为薄弱,也比较缺乏对国家的认同感,因此在道德观感上,商人的地位并不高,即使富可敌国,也难让人打从心里尊敬。

当然,并不是否定商业,因为文化的传承与农工的生产,都需要商业的运作来支持,但是在文化与思想的基础上,商业与金钱绝对不是第一位。至于像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纯粹以口舌巧辩来获取名利,道德地位恐怕更加低落。

然而,在现今媒体的渲染下,企业家、商人成了社会的价值观标准,被推崇的不再是学识丰厚的学者,或是其它产业的专家,而是坐拥大量资产的富人。各种谈话性节目不断地吹捧,出版社大量出版企业成功史,任何国家大事都要询问他们的意见。不知不觉社会的价值观都被商人领导着。许多人也逐渐失去判断能力,认为爱财是华人的本性,吉祥话也都是财源广进、恭喜发财、大发利市。加上任意解释历史、文化观念,长久下来,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变得越来越肤浅。

 

君子言义,小人言利

 

那么,儒家究竟是怎么说的?

《论语.里仁》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儒家思想中,一件事情是否该做,取决于「义」。所谓「义」指的是道义,也就是说君子在思考一件事情会先考虑道德层面,考虑他人的利益得失,或对社会的贡献。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则是小人,因为获取利益必是为私,即使是以为社会、为群体谋利为借口。

然而这种「喻于利」的思想却早已深植在社会各阶层。老师告诉学生要用功读书,将来才能「有好工作、赚大钱」;年轻人决定志向,也是以「做这个能赚钱吗?有前途吗?」为出发;长辈给年轻人的建议也常常是「你要努力赚多一点钱来孝顺父母」、「年轻人赚钱就该养家」等等。乍听之下是孝顺、负责,却蕴含现代人利益取向的观念,也让许多年轻人误以为「中国传统的美德」是迂腐的包袱。

其实,儒家思想中对于孝顺的要求很高,有云「百善孝为先」。认为君子应该要守孝三年,在守孝期间是没有娱乐的,因为对于双亲的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所以丧亲会如此痛苦,即使三年之久也无法忘怀。

所以,在要孩子孝顺之前,必须先将他培养成君子才是最重要的。但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所有的标准都是钱,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当然只能考虑自己,因为「喻于利」,所以不免自私。在各行各业、各种领域都是同样的道理──军人没有荣誉感、政府官员贪污舞弊、劳资双方冲突不断等等,都是因为「只有利、没有义」的道德观所致。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当然也有求财之道,但并非传统文化的核心。「忠、孝、仁、义」不管哪一样,都是环环相扣,绝不是单一的教条。如果遇到任何冲突都断章取义,用「我们老祖宗都怎么怎么」来说嘴,却对传统观念的真义一无所知,即使文化的根源再深,也会在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下渐渐迷失,人人都变成没有文化的空壳。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周思齊的職棒路 堅持不打放水球
這堂課,周思齊教你──「在向下沉淪的環境裡,堅持走正道。」 周思齊對棒球的熱愛始終如一。 兩年前(2013)…
華德福教育在中國的故事
在長期一胎化政策下,中國的孩子承擔的學習壓力是沉重的,學校裡教得多,課外的學習也填得滿滿。現在,反其道而行的「華德福學校」(Waldorf…
總裁傳授心法:如何做好業務、主管、老闆
身為一名業務人員,是否經常苦思如何虜獲客戶的心? 身為一名部門主管,是否經常思考如何帶好部門同仁,一起為公司創造更大的利潤?…
父與子 傳統與創新 保守與改變
「你知道這叫做甚麼嗎?這就是讓別人看不起!」電影《陣頭》裡,父親阿達正在斥責自己的兒子阿泰。這是電影中眾多父子間爭執的場景之一。 《陣頭》…
探險和藝術品成中國富豪新寵
過去十年,中國消費者一直是全球奢侈品的最大買家,占所有奢侈品購買量的三分之一。自2010年以來,中國百萬富豪人數已經翻番達到了一百萬人;…
經濟也需要重量訓練
最近朋友碰到我都很訝異:「你的鮪魚肚怎麼消下去了?好神奇喔。」當他們聽到我的回答是「練舉重」,更是直呼不可思議,而且我才練不到一個月呢!…
美企業吹東風 風水師取代建築師
全球經濟不景氣,未來充滿變數,面對將來可能的重大危機或是前所未有的機遇,許多人開始重視和求助於源遠流長的東方風水學。 Sasha…
希臘倒債幾成定局 中國覬覦漁翁之利
全球金融市場對希臘違約的恐慌已經到達臨界點。信貸違約數據顯示,希臘違約風險已上升至九成,未來五年內的債務違約機率高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