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一则新闻震动台湾出版界!原因是国家图书馆每年固定发表的《台湾图书出版现况及其趋势分析》报告中指出,2016年台湾市场的图书出版数量,持续下滑来到新低点(参见表1)。消息一出,出版业哀号声四起,「出版寒冬」、「出版黄昏」、「冰风暴」等形容词满天飞。
其实,从数字来看,台湾近几年无论是新书销售量、书店数量、出版社数量,每年都在跌破新低,「出版寒冬」等悲观表述,绝非新名词。
知名出版人「老猫」陈颖青曾在〈出版业的「大清洗时代」及其生存指南〉一文中指出,出版业面临的是「结构性的地壳变动」,如果只是用「低谷」、「寒冬」形容,以暂时性心态看待,容易错失改变机会。
趋势1:
出版业M型化
大集团 v.s. 微型出版
根据国家图书馆的报告显示,虽然出版社整体数量减少,但若以比例看,个人型的出版社数量却年年微幅上扬,从2012年前的963家,增加到2016年的1,029家。反观一般规模的出版社,数量从36,852家掉到34,134家。(参见表2)
数据源:国家图书馆《105年台湾图书出版现况及其趋势分析》。
创办「一人出版社」、现任独立出版联盟理事长的刘霁观察,台湾五到十人的中小型出版社非常少,因人事成本高,销量未必能成正比,资源又不如大型出版社,他认为:「中间型很难存活,以后不是大集团,就是一、两人的微型出版社。」
刘霁以美国市场为例,即使阅读人口众多,在利伯维尔场竞争的机制下,目前美国图书出版市场几乎掌握在五家大型出版社手里。例如2013年合并的企鹅蓝灯书屋(Penguin Random House),就囊括了全球出版四分之一的市场占有率。
大块文化董事长郝明义以「中间层的陷落」来形容此现象,他回忆,1990年代是台湾的出版黄金时期,当时单一书籍的销售量分布均匀,从二十万、十万、一万、五千到两千都有。他感叹:「现在却两极化,畅销书可能卖到三十万,中间一万的几乎没有,再来就剩下卖几千册的……」
若以营业额来看,2015年文化部出版的《104年台湾出版产业调查报告》则指出,「未经营数字出版」的传统出版社,平均每厂商的每年营业额仅有3至4千万元;而「有经营数字出版」且规模较大的其他三类业者(单一品牌且出版总数介于100至299种、单一品牌且出版总数超过300种以上、多品牌出版社/集团),平均每厂商的每年营业额则在1.2亿至1.9亿之间,和小型的传统出版商营收有相当差距(参见表3)。可见得,不只是民众的所得,就连出版业也正面临M型化现象。
数据源:文化部《104年台湾出版产业调查报告》。
而以营业额表现趋势来看,「多品牌出版社/集团」近6年的平均每厂商营业额呈现出年年衰退的趋势,民国104年(2015年)较民国99年(2010年)平均营业额减少约13.7%;其余三个类群的平均营业额,虽然近6年期间表现有所起伏,但大致持稳。经营多品牌的出版社(包含集团)在实体图书市场的衰退程度,明显大过于单一品牌出版社,此现象值得探究。
趋势2:
分众时代
寻找核心读者才是重点
随着信息量大爆炸,现代人缺的不是信息,而是更精准符合需求、经过整理、具有意义的知识,出版业同样不能脱离此脉络。八旗文化出版社总编辑富察在〈台北书展的决然转身,与分众年代的出版演化〉一文中就直言:「所有的人都在读同一本大书的时代已逝。」读者能否认同出版社的理念、出版社的产品能否满足读者的需求与喜好,将是未来出版社能否存活的关键。
富察强调,网络信息发达的移动生活方式,将原本的读者如同洋葱一层层剥开后,剩下的就是「核心读者」,这群核心受众,才是出版业者们未来要经营的重点。
在「小众即是大众」的分众时代,确认受众是谁益显重要。陈颖青也认为,随着时代变化,书店不再是读者接触书籍的唯一媒介,社群将会逐渐取代书店成为新的书籍情报中心。如何透过其他管道重建与读者之间的连结,亲自掌握读者,成为出版社不容回避的课题。
▲覆面书有着手作感以及拆礼物般的惊喜感,创意手法大获好评。悦知文化提供
趋势3:
编辑突围
用礼物书和读者玩信任游戏
2017年台北国际书展期间,悦知文化推出「覆面书」企划──将书本以牛皮纸包装密封,贴上编辑在不透露书名情况下手写的推荐心得,统一售价250元。这种类似「礼物书」的概念,从第一天就大受好评,天天缺货。
总编辑叶怡慧表示,这样的概念来自于2016年日本一位地方书店员的「文库X」计划。有感于传统图书销售通路中,编辑的角色常因企划、通路商、书店等层层筛选过滤下变得淡薄,成立十年第一次参加书展的悦知文化,打算做点不一样的尝试,叶怡慧说:「我们希望趁这个场合,让编辑有机会亲自告诉读者对书的热爱。」不知道买到甚么书的「神秘感」,加上质朴包装的「手工感」,再透过社群分享扩散,覆面书成功创造话题。
「当初想说能卖书十几本已经很不错,没想到反应这么好!」书展结束后,悦知与诚品合作,在全台六间门市与网络书店推出四本覆面书,上架不到一个月,已经卖出超过两千本。透过这样实验性质的游戏,叶怡慧也藉此观察,拿掉所有影响读者购书的主观因素,如设计、书腰、书名、价格后,读者的消费行为是否会改变?对于编辑与出版社的信任度又有多少?
编辑和读者这两个以往站在市场两端的群体,因着这个小小的尝试,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编辑的真心话,读者的大冒险!」叶怡慧回忆,书展期间就有好多读者来购买覆面书,并循着推荐信上的署名与编辑互动、拍照。
但「覆面书」是否因此成功培养忠实读者,叶怡慧认为效应还有待观察。但能确定的是,在这个小书曝光不易、受众分散的地壳变动时代,如何因应时代特性,找到属于自己的读者,将是新时代下出版人必须处理的新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