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纽约时装伸展台 华人大显身手

纽约时装伸展台 华人大显身手
华裔吴季刚、韩裔的理查德‧蔡和王大仁(从左到右)分获最佳女装设计师奖、最佳男装设计师奖和最佳配件设计师奖。
Getty Images
第72期
唐尼

早期的华人移民,曾靠三把刀在海外谋生,除了菜刀、理发刀,就是裁缝刀了。从最早的家庭作坊,到后来加工成衣的车衣厂,华人在服装这一行,多半是靠劳力赚辛苦钱。华人家庭观念重,自己虽然辛苦,却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而新一代的各路华人,正以各种方式,大步走入世界时装行业的最高端。

亚裔崛起 分割纽约时装天下

有时装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今年6月举行颁奖典礼,台湾裔美国人吴季刚(Jason Wu)和王大仁(Alexander Wang)分别获得最佳女装设计师奖和最佳配件设计师奖。而另一项最佳男装设计师奖,也由韩裔的理查德‧蔡(Richard Chai)获得。亚裔第一次囊括了三项大奖。这是亚裔在时装界崛起的最明显的标志。

亚裔改变美国犹太设计师垄断服装设计的局面,从原来的车衣代工到异军突起开创自己的品牌,在近30年中发生了质的飞跃。80年代,山本、川久保、三宅等一些日本顶尖设计师,曾以前卫的作品在西方时尚界流行一时。父母来自上海的华裔设计师王薇薇(Vera Wang)以及另一华裔女性设计师苏安娜的作品在主流的时装界也占有一席之地。美国流行这样一句对王薇薇的形容:「未婚的女人想要一套Vera Wang,离婚的女人想念那套Vera Wang,再婚的女人庆幸自己可以再拥有一件Vera Wang。」王薇薇设计的婚纱更是被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儿在内的众多名人所追捧。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设计师在纽约站稳脚步,亚裔已在时装界形成一股强大势力。1995年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只有大约十名亚裔会员,现在至少有35人。新一代的亚裔时装设计师作品风格多样,几乎涵盖了时装的所有层面,而这股东方势力中最强大的,则非华人莫属。

9月16日,2011年春装在纽约林肯中心刚刚落下帷幕。近90名设计师在这里展示了他们2011年春装系列,在这些色彩斑斓、个性迥异的服装中,不时出现亚裔设计师的身影:王大仁、吴季刚、Phillip Lim、Derek Lam、泰国裔Thakoon Panichgul以及尼泊尔裔的Prabal Gurung等。亚裔设计师以东方人独特的细致的设计和风格受到人们的青睐,包括不少名流影星如玛丹娜、现任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欧巴马等都自动上门成为他们的粉丝,并为其作免费宣传。

亚裔在纽约时装界崛起,反映了曼哈顿第七大道的时装业中心人口组成出现重大转变。据《纽约时报》报导,自199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著名时装设计学校涌进大批亚裔学生,有部分是因为这些学校在时尚发展迅速的日本和南韩等地加强招生,有部分则是因为这些国家对时装业改变态度。纽约巴森斯(Parsons)时装设计学院的外国学生中有七成来自亚洲。纽约时装设计学院(FIT)将近1,200名学生中,亚裔占了23%。

这种情况就像上世纪80年代犹太人在纽约时装界独领风骚,著名设计师多是犹太人,包括Calvin Klein、Donna Karen、Ralph Lauren等等。

在整个20世纪,犹太移民在纽约建立兴隆的成衣区,先是当车衣工,然后成为工厂老板、制造商、零售商,最后经营自己设计的品牌。现在亚裔在时装界的成长历程和当年的犹太人一样,走的是同样由为人车衣代工到成立自己的公司销售自己的品牌的过程。

刻苦打拚也可打下一片天

除了时装界科班出身、通过时装秀精品店等主流途径走入时装界最高端的华裔设计师们之外,更多从事服装业的华人则是通过刻苦的打拚,加上精明的商业头脑,在世界的时装界闯出一片天来。

现任美国威特‧柏泰国际集团(Waitex International Co. Ltd)董事长兼集团主席的李学海的创业之路就是如此。1970年,李学海从广东来到香港,开始了打工生涯。1976年,他移民到美国,还是在制衣厂做打工仔。除了拥有在香港制衣厂6年的工作经历和积累的经验之外,他几乎一无所有。但李学海坚信知识和经验是最大的财富。在纽约他还是和在香港一样,一边打工一边到纽约州立大学和纽约时装学院读书。在纽约唐人街打工的日子里,他看到传统的华人制衣厂是来料加工型,赚的是可怜的加工费。

1981年,他拿出全部积蓄,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创业伊始,他就立下了一个目标──创立并打响自己的服装品牌──能在纽约的高级服饰店、百货公司销售为白领所接受的知名品牌。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有四千多家时装公司关门歇业,真正禁得住大浪淘沙考验的公司凤毛麟角。李学海扛着自已设计生产的时装,走遍了曼哈顿,见服装店就进,一家一家地找买主。

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看到他的成衣用料上乘、做工精致,就建议他还是做代加工,这样就不必辛辛苦苦四处跑订单了。李学海谢绝了这些好意,他坚持要有自己的设计,创立自己的品牌。事实证明了李学海的远见。随着〈美墨贸易协议〉的签署和世界贸易一体化体系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制衣商将企业从美国迁往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和地区,纽约唐人街传统的制衣业急剧萎缩,如今已是难以为继。而李学海自创的二十多个品牌,包括时装、套装、大衣、衬衫、西装等,已打进纽约的各大百货商场,进入了美国的主流社会。

或许,新世纪的时装,将由华裔人主导?!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對中政策大翻盤
川普總統上台後,美國對北京政策明顯強硬,各種跡象顯示,這不是川普的短期策略,而是美國對中政策有重大變化,是「大翻盤」。那麼過去的「盤」…
奇人異事
 如同「班傑明」 印度姊弟一出生就比爸媽老看過布萊德‧彼特主演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老店數位化經營 杏芳食品業績翻漲五倍
桃園大溪老街是台灣知名景點,兩旁林立著不少超過一甲子的老店。然而隨著時空遞嬗,人聲鼎沸景象不再,只能在假日遊客如織時懷想過往繁華。如今飲食…
飛虎將軍陳納德的未盡之路
在抗日戰爭中,美軍將領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創立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American Volunteer…
毒餃風波蔓延 日本巧克力貼標籤
在中國國內發現黑心產品或許有人覺得司空見慣,可是當出現在美國、日本及世界其他地區時,食品安全問題就讓各國消費者格外戒慎恐懼。去年,…
西方學者對中國大饑荒的五點新發現
沒法為「毛主義」找到藉口---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國發生的那場大饑荒,造成了幾千萬人死亡。但由於中共封鎖新聞和歷史資料,…
自民黨總裁選舉 日本政界大規模重組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突然在9月1日宣布辭職,日本自民黨緊急決定在9月22日選舉新任總裁。分析家認為,麻生太郎勝出的可能性很大,…
日本飲酒會 新鮮人如何應對
在飲酒文化盛行的日本,社會新鮮人往往會遇到各種飲酒會。一項針對2013年日本新進員工的調查顯示,有高達84%的人認為和同事喝酒對自己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