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全球食物价格飙涨波及,亚洲人的主食稻米价格近期攀高至1公吨500美元,创下近20年历史新高。美国芝加哥稻米指数在3月的价格跳升到每公吨400美元,比去年涨价了75%。米价上扬让许多迫切需要进口稻米的亚洲国家深受其害。对于超过25亿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的亚洲而言,米价上涨更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泰国稻米价格在一年前每吨不过325美元,今年初已涨至400美元,极短期内已上涨20%,首都曼谷的米价已超过每吨500美元,越南首都河内的米价也大致相同。越南出口米价2月创下每吨460美元新纪录,比一年前上涨50%以上。香港米价也越来越贵,一袋25公斤泰国米,3个多月前为130港元,3月已涨至180到200元。
由于恶劣天气使稻米歉收,加上农民改种能源农作,导致种稻面积快速缩小,占全球供应量五成的两大稻米出口国泰国和越南都已减少供应量。去年泰国出口稻米950万吨、越南450万吨;但在国内需求增加下,泰国稻米出口量将由每月100万吨减至60至70万吨,越南也准备减少出口量。
对于泰国与越南而言,米价上涨是个赚钱的大好机会。但对于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却是坏消息,包括从孟加拉国到菲律宾、马来西亚,从巴基斯坦、印度到印度尼西亚等国。为了避免发生社会动乱,这些国家迫切需要进口稻米喂饱国内众多的饥饿人民。
亚洲国家非常了解,政治稳定与米价稳定的关系相当密切。专家警告,稻米短缺导致内战不乏先例,各国应该防患未然,设法维持基本谷物价格与物价稳定。
由于要抑制国内米价上涨,印度在2月禁止稻米出口,使得全球缺米更加严重,也让农作物歉收的孟加拉国陷入粮荒危机。菲律宾2月已要求越南保证对菲国供米,以确保社会稳定。
反观中国的稻米消耗量已超过产能,但当局仍未有相关措施。专家认为,中国米价在5年内倍增到每吨400美元,粮食危机恐为时不远。
经济学家指出,世界稻米市场在2007年就已供应紧绷,价格比2006年飙升近四成。全球各国稻米存量在过去5年连续下降,目前已降至1970年的水平。
美国农业部预测,本季全球稻米供应量可达4.2亿公吨,但赶不上4.23亿公吨的需求量。国际水稻研究所估计,在2015年前,全球稻米产量每年须增加5,000万吨,比目前年产量5.2亿吨增加9%才能满足全球需求。
联合国官员指出,这是全球性问题,所有谷物价格都上涨。但这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谷物价格上涨使每一个人都受到伤害,特别是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