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觀察

女官員性賄賂醜聞 引發澳洲政壇地震

《雪梨晨鋒報》上關於廉政署聽證會報導。上圖為原市政廳城市規劃官員貝絲‧摩根(Beth Morgan),下圖為地產開發商威勒(Frank Vellar)。
第7期
曾錚

最近澳洲臥龍崗市一名女官員向三名地產開發商索取性賄賂的醜聞被廣泛曝光後,引發了一場官場地震,最終導致臥龍崗市政廳被解散,13名市議員全體「下課」,讓人感慨良多。

臥龍崗(Wollongong)是雪梨以南約80公里的一個市鎮,是新南威爾士州第三大城市,大約有50萬人口。

臥龍崗市政廳一名主管城市規劃的女官員,32歲的貝絲‧摩根(Beth Morgan)最近在接受廉政公署(也可譯成「反腐敗委員會」(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的調查時,承認曾接受過三名地產開發商的「禮物」,還與他們有過不正當的男女關係。按其中一名開發商的說法,是這位女官員向他索要性賄賂。

作為回報,貝絲‧摩根不但批給了這幾名開發商價值最高達1億澳元(相當於6.67億人民幣,29億台幣)的項目,還允許他們把本應該在專案開發之前交納的基礎建設費推遲到18個的工程期過去以後才交。

除貝絲‧摩根外,另外四名市議員也被指控向地產開發商索取賄賂。

自廉政公署舉行聽證會審理這一系列腐敗案來,媒體當然是「窮追猛打」,全程曝光,讓臥龍崗市政廳臉面丟盡。

事實上,鬧出醜聞的貝絲‧摩根去年就已辭職了,在聽證過程中,四名被控有索賄行為的議員也自行請辭。

聽證會結束的3月4日,廉政公署正式建議州政府解散「已出現系統性腐敗」的臥龍崗市政廳,州政府當日就決定按此執行,並由總督簽署了官文,同時任命了由三人組成的行政委員會,代行市政廳職責,任期四年。

不僅如此,事件還已延燒到新南威爾士州州政府、雪梨市,乃至整個執政黨工黨。雪梨市市長摩爾(Clover Moore)、新南威爾士州規劃廳廳長沙陀等人,在什麼時間、接受了哪個開發商多少數額的捐款等等這些事情,都被媒體掀了個「底朝天」。比如雪梨市長摩爾曾接受過一名叫做霍莫斯(Holmes a Court)的地產商三筆政治性捐款,金額分別是840澳元、1,440澳元及6,400澳元。媒體質疑雪梨市長接受這些捐款與批給霍莫斯一個地產項目之間,畢竟有無關聯。

在這樣的壓力下,州政府和聯邦政府都提出要改革政治獻金制度。新州政府的方案是,以後地產開發商在申請地產項目時,必須同時申報自己給哪個政黨捐了多少錢,同時準備禁止議員個人接受政治性捐款。

聯邦政府則提出,要實行更加嚴格的政治性捐款申報制度,從四年申報一次改為一年申報兩次,另外規定捐獻1,000澳元以上的政治性獻金時,必須進行申報,並且不許接受外國人的政治性捐款等等。

所有這些,當然都是試圖杜絕政府的決定受到商人賄賂的影響、杜絕權錢交易,讓「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一點,不那麼容易實現。

臥龍崗市女官員接受性賄賂的醜聞曝光後,中國官方媒體也做了廣泛報導。比較有意思的是大陸網友的評論。有的說:「都是我泱泱大國玩剩下的了,搞來搞去不就是幾萬澳元,我國縣級幹部就能搞出來了,澳洲人民真是少見多怪!」

有的對那位女官員說:「後悔了吧!下輩子來中國當官吧!」

還有的說:「這也叫事兒?就這還搞得雞飛狗跳的,還要讓整個市政府下台?」

確實,細算起來,貝絲‧摩根接受賄賂的金額並不大,那名與她關係最密切的名叫威勒(Frank Vellar)的開發商,共送過她十來次現金,每次1,000到2,000澳元,加起來不過一、兩萬,相當於十幾萬人民幣(總數不到60萬台幣)。

但是,這樣的事情,在澳洲就算是轟動消息了。一位剛從大陸到澳洲不久的華人朋友在聽到臥龍崗市政廳全體「下課」的消息時,脫口歎道:「這麼狠?」

是啊,「這麼狠」,就因為腐敗、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在哪個國家都不是好事兒。區別只在於,如果有新聞自由、有反對黨和公眾的監督,腐敗能得到揭露,官員的權力不容易無限度地被濫用。而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會為了挽回公眾信心,堅決痛下鐵腕讓「腐敗的」市政廳議員全體「下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邂逅
  曾經看過一本原住民部落紀實書籍,深受吸引。樂水,這個山水相伴、靜待探索的宜蘭美麗村落,在幾年後的一個初秋,我拜訪了她。 樂水村由碼崙、…
不堪成「怨士」 中科院院士聯名「網開一面」
5月3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科技「三會」上,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稱,他們不反對中國政府屏蔽國外網際網路,但懇求對科研學者網開一面,…
歐洲能源危機 恐變政治危機
俄烏戰爭延燒,西方各國持續加大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歐洲能源危機不斷升級,宛若已逼近能源業的「雷曼時刻」。 北溪天然氣管道(North…
大媒體小故事
15. 後繼有力   「業務部的最近大概很操吧?」 「唉呀,這沒甚麼吧!偶爾也要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的辛苦!」 幾個東科的夜線記者下班時,…
金融海嘯10週年 中國將步入後塵?
在全球金融海嘯屆滿10週年前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戈夫(Ken Rogoff)警告,…
報紙「開天窗」 中媒無言的抗議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第7日,即傳統上祭悼死者的「頭七」來臨之際,中共中宣部再下禁令,要求「報導迅速降溫,除正面報導和權威部門發布的動態消息外,…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
陳傑豪 翻轉功典資訊攀上高峰
一個16歲赴美就學、35歲回台的青年才俊,僅僅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就讓一間業績持平、苦撐12年的本土企業大翻轉,於2011年打敗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