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2010十大国际事件: 1. 灾》全球气候异常天灾地变

2010十大國際事件: 1.  災》全球氣候異常天災地變
2010年1月强震袭击海地,首都所有建物几乎被夷为平地。图为居民收拾残破的家园。
Getty Images
第79期
万厚德 整理⊙方清月
灾、乱、变的2010国际世局

灾变频仍可说是2010年的最大特色。

这中间除了气候变迁所导致的重大天灾外,就属人心的贪婪所造成的环境与经济上的灾害。然而深究下来,那些天灾又何尝只是天灾。

至于「变」呢,英、法、日、澳、美、波兰等多个国家的政局,或因选举因素,或因飞来横祸,或因难以预料后果的重大决策,造成了国际政坛或是强权国家未来政局上的重大变化。

而南北韩的冲突事件,加上中日台在东海与钓鱼台领域的纷争,让东亚成了2010年乱象之首。位于东南亚的泰国与菲律宾也不遑多让;陷于经济困境的欧元区,也爆发许多区域性的激烈抗争与造成社会秩序混乱的罢工潮。

不过2010年也还是有一些让人莞尔、感动、新奇,甚至引人注目的政坛大爆料等热闹事件,让这多灾多难的一年增添几许趣味。

也许,这个世界正在「改变」。向上攀升或向下沉沦,静待世人智慧的抉择。

 

 

1. 灾》全球气候异常天灾地变

不论现代科技如何进步,人类依旧逃不开大自然的规范。2010是个多灾的年度,地震、火山、海啸、酷暑、严寒陆续发生。这种创纪录的高低温、台风、降雨量、降雪量、大旱、沙尘暴及冰层融化,未来恐将更加频繁。

海地7.3强震 30万人丧生

位于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岛国海地,于2010年1月12日发生芮氏7.3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遭到重创,总统府、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总部、医院、教堂等多栋建筑物严重毁损,几乎被夷为平地。数千人被埋在瓦砾堆中,造成近30万人丧生。海地是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基础建设及建筑多数简陋老旧,首都地区最初设计只能容纳20万人,却住了200万人口。地震袭来,死伤惨重,灾区的基础设施荡然无存,导致协调救灾更加困难。这是联合国有史以来面对最严重的灾难。

智利8.8强震 不幸中有大幸

地震频发的南美洲国家智利,2010年3月也发生芮氏8.8强震,释放能量达海地强震的100倍,造成800多人遇难。幸运的智利,因为有稳固的房屋和逃生培训,得以历劫余生。与海地7.3地震死亡30万人以及四川8.0地震数十万人遇难相较,应验了「地震不杀人,建筑物杀人」的事实。海地与中国的豆腐渣工程,助长人民的悲惨结局。

冰岛火山灰 欧洲航班大乱

冰岛南部艾雅法拉(Eyjafjallajokull)火山2010年4月再度喷发,大量火山灰细尘向东南方扩散,首当其冲的是英国、爱尔兰及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家。英国所有机场连续几天关闭;丹麦、比利时、荷兰、立陶宛的空运数全停摆;德国、法国、瑞士、波兰部分机场关闭。欧洲半数以上国家,计一万七千架次航班取消,全球航空交通顿时严重受阻。火山灰重创航空业的经济损失超过911事件,达到数亿美元。

北半球酷暑 南半球奇寒

罕见的高温热浪2010年6月袭击北半球多个国家,这也是全球自1880年有纪录以来最炎热的6月。北京、天津、河北、陜西、山西、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广西、广东、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局部地区最高温达42℃以上。美国东部纽约等地一度逼近40℃。乌克兰、俄罗斯遭遇130年来最高温,逾千人因游泳消暑而溺水身亡;东欧地区亦然。捷克首都布拉格北部机场的跑道被高温晒化,停止客机降落,高速公路受损。芬兰、德国、比利时、意大利也遭遇75年来创纪录高温34℃~35℃。亚洲地区伴随高温的暴雨带来洪水和泥石流,中国、菲律宾、孟加拉国、日本等国部分地区都深陷洪水中。

同一期间,南半球却纷纷遭遇数十年不遇的极端寒冷天气。秘鲁南部一些地区仅有零下23℃,冻死数百人,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智利阿根廷至少数十人因低温而死亡;南部艾森省因为大雪而交通瘫痪。玻利维亚东部城市圣克鲁斯气温一度降至3℃,创29年最低温;学校停课。巴拉圭冻死1,000头牛。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创下几十年来最寒冷的比赛天气,导致收入大幅缩水。

暴雨 火山 海啸 大风雪

受到热带季风影响,巴基斯坦于2010年8月遭持续豪雨侵袭,近千人死亡,冲毁万余户房屋和基础设施,是巴国历来最糟场面。

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外海发生芮氏7.7地震,引发海啸达6公尺,重创孟塔维群岛,造成343人死亡、338人失踪,2万人无家可归。隔日梅拉比火山爆发,至少25人死亡、28人受伤。

进入冬季,大风雪笼罩北半球,欧洲多国遭受大风雪侵袭。法国巴黎12月降下20多年来最大一场雪。英国出现百年来最冷的12月,达零下18℃;25年最严重暴风雪,使2,000所学校被迫关门。西班牙与葡萄牙忙着应付洪水与大风。德国陆、空交通因降雪而大乱。俄罗斯也因降雪和大风,导致交通陷入停顿。

2010年,天灾和天候异常不断,人们也不断忙着应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重看《真善美》──深思台灣與奧地利的相似處
拿出《真善美》這部老片重新觀賞,不禁回想起十年前的秋天,我在奧地利薩爾茲堡Salzburg客旅的那三個月。在薩爾茲堡的舊城內,…
88水災重演 甘肅爆發超大土石流
台灣88水災屆滿一週年,高雄縣小林村滅村的驚恐未去,水土保持、災民安頓問題「餘波猶存」之際,又一波「似曾相似」的天災突然襲擊。只不過,…
傾心
清晨微明的夢境裡望見儒雅的身影他的一顰一笑奪走我全部的專注威脅著身心的自主 他是深沉的海洋飽含驚奇誘使我走向未知的狂喜…
訂閱集資 媒體產業的救命符?
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推展以及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傳統媒體,尤其是大型實體媒體如報紙、電視,近年來被網路搜尋巨擘或社交媒體的一波波攻勢,…
《獨立特派員》 「抗權勢、說真話」的媒體清流
去年3月,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技正楊明玉,在執行專案檢驗食品是否含安非他命與西藥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受檢的益生菌有異常訊號。…
善舉得善果 - 無私付出,終享甜美果實!
練了一上午的空手道,飢腸轆轆的孩子們陸續回到旭光高中附近的住處,迫不及待地湧進設備簡陋的廚房。揮汗如雨的「掌廚」彭雲琳,…
高通膨下的經營策略
今年國際經濟情勢處於多事之秋。首先,美國次貸風暴讓美國的國內經濟挨了一記重拳,特別是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受傷最重。…
台北文青的新聖地 閱樂書店
 從年初到現在,要說文化圈討論熱度最高、最火紅的書店,非「閱樂書店」莫屬。這家位於信義區松山文創園區內的新興書店,附近有兩家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