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推展以及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傳統媒體,尤其是大型實體媒體如報紙、電視,近年來被網路搜尋巨擘或社交媒體的一波波攻勢,打得難以招架。媒體的未來趨勢將如何演變?小型媒體或個人,又將如何在夾縫中生存?
何謂「訂閱集資」
「訂閱集資」是「群眾集資」(Crowdfunding,又稱公眾集資或群眾募資)的一種。基本上是透過網際網路展示、宣傳計畫內容和原生設計與創意作品,讓有意支持、參與及購買的群眾,藉由「贊助」的方式,讓此計畫、設計或夢想實現。
台灣的群眾募資以社會行動與音樂人募資等兩類為最大項目,因flyingV、PressPlay(原HereO轉型)、嘖嘖zeczec等募資網站的崛起,近年來蓬勃發展。
有別於傳統群眾募資的一次性,訂閱眾集資採行持續性集資,透過被訂閱者所制定的時間(通常是每月)與資助門檻,訂閱者可以按照不同的資助級別而獲得相等的回饋,適合持續有小型創作的內容創作者。此外,集資的目標設定在創作者與品牌本身,使創作者的本身可以被其粉絲所支持,且也能讓創作者用更好的作品來回饋給支持者。
▲「阿滴英文」是台灣訂閱集資的先驅者,目前更是全台灣訂閱集資排行榜第一名,月訂閱金額超過44萬元。圖為創辦人兄妹阿滴與滴妹。葉俊宏攝影
觀察1:
「訂閱集資」在台風起雲湧
今(2017)年3月2日,影音分享龍頭網站YouTube上,台灣訂閱人數排名在前50名內的「囧星人」,在訂閱集資平台PressPlay上以主打書評的「囧說書」專案展開訂閱集資,短短四小時內贊助金額達到20萬元。限量8名的最高額度1,800元方案──能夠跟囧星人「一對一線上聊天30分鐘」,更在開放訂閱一分鐘後就被搶光。
隨後「囧說書」的訂閱金額一路衝高,超過每月40萬元,雄據台灣訂閱集資榜首長達兩個月,直到5月中旬才被推出限量實體月刊500份的「阿滴英文」超越。
「阿滴英文」是台灣訂閱集資的先驅者,2016年4月25日就展開集資,2017年1月達到每月20萬元後,阿滴除了自己和滴妹外,再擴編5人工作團隊,並租下專屬工作室,產製更多英語教學影片。開始展開訂閱集資時,「阿滴英文」在YouTube訂閱人數為10萬,現在已高達83萬,成為台灣排名第10名的YouTuber,每月訂閱金額目前超過44萬元。
在YouTube上說書、教英文,便能夠全職維生,甚至經營出一個專業團隊,外界似乎難以想像。但講到「訂閱」,其實它並不是個新觀念,而是早已無處不在的經營模式。比方說,訂報紙、訂雜誌就是最傳統的訂閱行為,而手機門號月租、第四台、線上音樂、每日鮮奶宅配,甚至租屋也同樣都是訂閱的概念。
那麼,台灣最近這一波「訂閱集資」風潮,能為社會帶來怎樣的價值呢?
台灣訂閱集資排行榜
以每月訂閱金額排名,統計截至2017年5月19日上午02:30為止。表中「美的好朋友」訂閱金額未公開,但目前估計在30萬到40萬之間。
▲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認為,訂閱集資就是希望「回歸創作本質」。葉俊宏攝影
觀察2:
回歸創作本質 創作者與讀者雙贏
在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許多辛苦創作的內容生產者,像是YouTuber、部落客、藝術家、作家,甚至記者與媒體,不僅很難以從讀者或觀眾上收取應得的收入,也很難從網路的流量與點擊獲取足夠的廣告收益。
為了在生活與創作間取得平衡,許多創作者們不得不接受一些商業案件的委託,甚或接辦置入性行銷,不僅耗費自己寶貴的創作時間,也辜負了觀眾與粉絲的期待。
台灣「訂閱集資」發展一年多來,目前每月獲得超過10萬元以上訂閱金額的個人或團體共有8個(參見附表)。透過這樣的模式,這些創作者得以全身心地以自己的專長創作,其中大多數也能以此維生,不必再無奈地仰賴業務案件。
2014年10月成立,至今經手集資案件金額超過6億的群眾集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Backer-Founder),其創辦人林大涵如此解讀:「訂閱集資有一個很大的核心本質,就是『為我的創作付款』。以往一次性集資,有時是訴諸一次性的衝動。訂閱集資不是這樣,創作者必須讓自己形成『我的存在就有價值』。現在有這麼多創作者開始思考採用訂閱集資,就是希望回歸創作本質。」
以「阿滴英文」為例,在訂閱集資前的2015年底,YouTube上5萬訂閱人數只能換來每月3,000元左右的廣告收入,可謂慘澹經營。因此阿滴也認為,訂閱式集資比起廣告贊助的模式,可以讓創作者脫離starving artist(餓肚子的藝術家)的窘境,而且也能把創作自由還給創作者。
觀察3:
訂閱集資也是媒體的出路嗎?
訂閱集資在台灣發展一年多以來,為許多創作者找到專心創作的一條出路,也提供了讀者更豐富、多元,更貼近自己需求的作品。那麼,訂閱集資也會是未來媒體產業的趨勢嗎?
或許是,也或許不是。
「或許是」的原因在於,各種支付、訂閱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創新,或許終會發展出嶄新、適合媒體的訂閱模式或會員制度。
而「或許不是」的原因在於,許多媒體早已採取訂閱制,但並沒有在這資訊爆炸、網路龍頭搶占絕大多數利益的時代,起到救亡圖存的功效。
從事多年媒體觀察的美國資深記者Frederic Filloux,在其擔任編輯的媒體觀察網站Monday Note上就表示,媒體的付費訂閱模式現在還太老舊、太缺乏想像、太跟不上時代,只能按日、按月、按季或按年計費,他直說:「與隔壁音樂產業相比,『用戶至上』的想法在媒體界仍然滯後。」
因為相形之下,喜愛音樂的人可以買單首、單碟、單歌手的音樂創作,可免費收聽但有插播廣告的電台,也能成為訂閱會員收聽無廣告的內容。在音樂產業中,使用者的任何需求,幾乎都能得到不同的方式滿足。但在新聞或媒體產業,卻還見不到這類的訂閱制、會員制、打賞制,以及簡單、多樣、快速的支付方式。
長期觀察「科技趨勢與商業策略」的《有物報告》電子報創辦人周欽華就指出:「台灣並不是沒有付費的觀念,重要的是台灣在這些工具上有很多限制,沒有工具,就沒有習慣、就沒有可能性,會錯過很多商業模式。」
很難仰賴純廣告維生的媒體,走上以訂閱制或訂閱集資維生的道路,或許是扭轉頹勢第一步。但可以想見的是,還有一段長路要走。當然,這也表示,更多的可能性正在遠方等待著,只是我們還沒準備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