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媒体大亨梅铎的「新闻集团」陷入丑闻风暴,随着窃听黑幕牵涉的人员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高,丑闻掀起的效应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爆出丑闻的英国《世界新闻报》停刊、英国子公司「国际新闻」执行总裁布鲁克斯下台、伦敦警察局长史蒂芬生辞职、英国首相卡麦隆受到牵连,而梅铎本人也不得不出席英国国会的听证会为自己辩护,在会场上遭国会议员质询,窘态毕露,狼狈不堪……
在这世界第二大新闻集团灰头土脸、民众惊讶于黑幕丑陋之际,中国官方起初借机在一旁幸灾乐祸。长久以来西方媒体不断批评中国恶劣的人权纪录、中国民众没有新闻与言论自由,今日,西方媒体自己也身陷丑闻,乐得中国政府赶紧动用官媒喉舌们大肆批评西方的新闻自由价值,好好利用这次机会来证明自己的统治正当性。
但是,没想到的是,随着中共官媒批判声音越大、丑闻报导越详细,中国民众也开始质疑:中国官方控制媒体的方式,比「新闻集团」更恶劣。中国官媒本欲放火烧西方媒体,没想到自家也开始失火。
观察1
「党开放起来了」?
今年7月1日中共党庆当天,中共海外喉舌《中国日报》(China Daily)刊了一篇名为〈评论家称:党开放起来了!〉的英文报导。报导中称,中共认为创党时的教条太过时,现今需以「开放、透明的方式来亲近中国民众与国际社会」。
报导中说道,今年2月新华社对外宣传中国的媒体已经吸取了SARS当时封锁新闻的教训,变得更自由了,「中国政府在2003年时,由于信息传递缓慢和缺乏透明度备受指责,不过现在已经对重大事件与紧急事件采取更开放的新闻报导态度。」
北京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也跟着官媒起舞,宣称中国媒体自从2003年以来「越来越敢于批判政府与地方党组织」。
江苏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副秘书长姚晓东在该报导也宣称:「党必须掌控主导权,不能等到火烧起后再去灭火!」姚晓东强调:「我们给记者看的东西越多,他们越不可能歪曲事实,可以让他们看一、二个问题,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问题,越掩盖,别人会越认为你有更多问题。」
观察2
中共官媒对西方媒体全面开火
但就在中国官方一致对外宣传中共开始开放起来时,英国《世界新闻报》事件爆发,中共官媒眼红地抓紧机会,巨细靡遗地报导《世界新闻报》丑闻的来龙去脉,并火力全开,大骂西方媒体新闻价值的堕落,丝毫不管先前宣称党已经「开放」起来了。
根据《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伊凡.奥斯诺思(Evans Osnos)的了解,中国的记者并不是那么想痛批英国的丑闻,但是党媒领导指示他们尽量报导。奥斯诺思引述了凤凰电视的导播吉野(音译)的话:「这些年在传媒业里的经验是,内部的指示总是像这样:『你可以被允许报导这个跟那个』或是『你要听从指示做这做那』……但这是第一次我们接到建议,表示我们可以大量地、自由地报导。我们感激极了,完全不知如何是好!」
新华社网站上斗大的标题写着〈电话窃听丑闻致命重击「梅铎帝国」〉,另一篇新华社的报导则预示西方将重新检视自己的新闻管理模式,「有些来自北京与上海的专家相信,(丑闻)揭露了当今西方媒体『逐利』的本质,并揭示了他们一直以来散播的『自由』、『公平』、『人权』价值的虚假本质,随着丑闻事件的发展,将重击以往西方管制媒体的方式。」
中国的「反对CNN网站」(Anti-CNN)也刊出以〈《世界新闻报》丑闻打了西方新闻自由一巴掌〉为标题的文章。
当梅铎在英国媒体上刊登道歉广告时,上海的官媒《解放日报》写道:「由于(西方媒体)日渐不顾法律与道德,『新闻自由』本来被认为是西方媒体的准则,但是现在已被各国人民所怀疑。」
首要官媒《人民日报》也说:「其实,西方媒体根本不在意社会道德!」《人民日报》提醒中国民众,这些英国记者在交易时根本就不在意伦理与职业准则,还强调梅铎旗下的福克斯(Fox)电视台,是小布什政府的最热忱的拥护者,是支持伊拉克战争中最大声疾呼者。
新华社也赶紧批判:「美国政府总是炫耀自己的『新闻自由』,却在2005年被发现罗织关于伊拉克的新闻……这些在西方媒体界是屡见不鲜。」
中共海外喉舌《环球时报》(Global Times)趁机嘲讽,梅铎旗下两个最爱批评中国人权劣迹与新闻管制的媒体《华尔街日报》和《澳洲人报》,在丑闻中面对自己的老板却多所沉默。
观察3
中共宣传恐火烧自家后院
虽然中共喉舌趁机对西方媒体价值大肆批判一番,顺便给中国人灌输自己统治的正当性。但是,西方媒体则指出,中共官媒这次对梅铎新闻集团丑闻的批判方针,很可能让中国国内的观察家们联想到中国政府对媒体的操作,如此一来,中共可就麻烦大了。
美国《新闻周刊》评论道:「如果中国国内的评论家开始把梅铎媒体集团的独占与中共触角深入中国媒体与安全机构相比较,中国控制媒体的策略有可能会把火往自身回烧。」
香港作家肯特.艾文(Kent Ewing)说道:「中国也有一个巨大的、垄断的媒体帝国,这帝国长久以来的执行长就是共产党,它也需要来平衡节制一下其力量。」
《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伊凡.奥斯诺思(Evans Osnos)则观察到,中国官媒疯狂地对梅铎事件报导,有些中国民众已经在问:「党领导们是不是在试着转移人们对中国高铁意外发生的注意力?」奥斯诺思描述一位中国的观察家发现,「晚间新闻一次又一次地播放《世界新闻报》的窃听事件,但对于我们国家发生的重大动车意外,只有简短的报导。」
奥斯诺思进一步指出,就在英国窃听丑闻发生时,中国《财新杂志》的记者赵何娟电子邮件被入侵,入侵的IP位置追踪发现在湖南邵阳。他写道:「一点也不意外,赵何娟才刚报导一则当地的丑闻──邵阳地方官员诱骗孩童卖给领养儿童的机构。《财新杂志》把入侵电子邮件的罪状向警方投诉,并且把此事刊登在自己的网站上。」奥斯诺思风趣地说道:「大家不用白费力气去他们的网站上找这消息,因为已经被审查拿掉了!」
香港的《南华早报》也开始提出疑问:「《世界新闻报》的窃听手法对内地人来讲很熟悉,唯一不同的是,做这些监听手段的人是无所不在的秘密警察与特务,他们企图监听所有政治反对声音与敢于报导政治不正确的记者。」
美国《新闻周刊》总结:「也许该是中共把镜子反过来照自己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