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年轻的她们,为何迷上歌仔戏?

年轻的她们,为何迷上歌仔戏?
师大第十三届歌仔戏社于大稻埕戏苑公演《天下无双》。林毓岚提供
第95期
乌晓苹

时下年轻人对歌仔戏的印象,不外乎「俗」、「过时」或「老人看的」。也许儿时看过电视「杨丽花歌仔戏」、路过庙口锣鼓喧天的野台戏、瞄过艺文快讯上的演出信息、读过教科书片段的介绍……生活中或多或少听闻过歌仔戏,但不是与它擦肩而过、徒留一片浮光掠影,就是对浓妆艳抹的古典装扮、教忠教孝的老掉牙剧情不感兴趣。在时代的变迁下,歌仔戏逐渐成为阿公阿嬷或爸爸妈妈心中既美好又遗憾的回忆。

然而,有一群年轻的文化人,包括大学生、研究生、台湾戏曲学院的科班学生以及已经离开校园的社会人士,却反其道而行,不仅热爱看歌仔戏,甚至跳入演戏的行列,认真演戏、邀人看戏,台上台下向众人传递歌仔戏的美好,用行动展现对歌仔戏的支持与拥护。她们的热诚与努力,感动了周遭的亲朋好友。家人从反对到支持、向来不进戏院的朋友开始掏腰包买票看戏,从而改变了歌仔戏古板乏味的刻板印象,发现其中的「别有洞天」。

后继有人》

研究生、大学生疯歌仔戏

现为补教业数学老师的邱妤萱,2003年与同好创设了全台第一个由台大与师大歌仔戏社毕业校友自发组成的专业歌仔戏剧团──台湾春风歌剧团,并担任团长。可别小看这个剧团,它的团员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且平均学历「硕士以上」,打破一般人以为歌仔戏族群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或是学历不高者的刻板印象。

谈起为甚么一头栽入歌仔戏领域,邱妤萱表示,当年准备大学联考时,为了抒解压力,观看了霹雳电视台回放的黄香莲歌仔戏,随后发现河洛歌仔戏团的舞台演出也越来越精致。加上小旦从打扮、身段到肢体无不优美,中国风的舞蹈也对她有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促使邱妤萱暗下决心「上大学后一定要学」。目前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邱妤萱在兼顾工作与家庭之余,利用平日晚上时间与假日排戏。虽然辛苦,但她甘之如饴。

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在校时是师大歌仔戏社第十二届社长的廖佩宇,现在就读台大戏剧研究所。廖佩宇表示自己从国中就开始喜欢歌仔戏,高中到唐美云歌仔戏团学习,主要饰演小生。每学几招,就兴奋地到处表演给同学看,连老师都知道学校里有这么一位歌仔戏迷。

廖佩宇认为,歌仔戏的歌舞、特殊的口白及唱词有一种让人喜爱的美感;动人音乐与唱词结合时,力量非常强大,是一般戏剧没有的特点。而野台戏演员可以即兴演唱,句句押韵、对白文雅,还有前台、乐师、化妆和编剧等,让她觉得这是穷尽一生也探索不完的天地。目前如愿在研究所专攻戏剧的廖佩宇,用「好好玩」三个字注解了她对歌仔戏的喜爱。

现在就读师大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的林毓岚,曾任师大歌仔戏社的第十三届社长。父母虽曾强力反对林毓岚学歌仔戏,但在她多年的坚持下,父母看见了她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演出,从而改变态度。她认为歌仔戏的身段很美,音乐也有特别之处,具传统戏曲固有的格式,又能创造出不同的东西。

和其他人不同,现在就读国立台湾戏曲学院的江亭莹,则是从小就立志当歌仔戏演员。大概国小三、四年级时,她就莫名地爱上庙口的剧团表演。江亭莹认为,演戏最大的成就感来自观众的掌声与关注。每次演出听到掌声,她都会感动得想哭。

这几位歌仔戏界的未来生力军,显然都是「戏迷」。也因为爱「看戏」而忍不住想「演戏」。那么,她们有没有特别心仪的歌仔戏演员?

邱妤萱表示,许秀年演的「任何戏」她都会去看,「因为她演甚么像甚么,是一个全方位的演员,唱、念非常扎实!」而廖佩宇除了觉得杨丽花很厉害、陈亚兰很帅以外,后来跟唐美云老师学戏,发现唐美云在「身段、情绪控制与眼神的精准度非常厉害」。林毓岚则非常喜欢春风歌剧团的小生李佩颖,认为她漂亮又英俊、演技也好,「在台下完全被电到。」而由于林毓岚本身演小旦,石惠君老师则是她的模范,「因为超级漂亮、可爱,看她演戏很赏心悦目。」江亭莹也表示学小旦最迷的偶像也是石惠君,「因为她每一个小细节都去钻研。」

看来,有个「偶像」并进而想模仿,也是这些后起之秀投身歌仔戏的动力。

专业之路》

大环境条件尚未俱足

但是,兴趣归兴趣,要成为正职、专业的歌仔戏演员,似乎并非易事。

邱妤萱说,虽曾经向往过当专业演员,但有一次帮「民权歌剧团」跑龙套,整天困在戏棚,哪里也不能去;当时灯光昏黄,看书也不便,让她警觉到这不是她想过的生活。如今有了自己的剧团,每次为了演出,从联系单位、经费、报账、梳头、服装到剧本排练,都要自己打理,真是又忙又累。但因为是兴趣,还是能坚持。

目前仍在学的廖佩宇则认为当职业演员要有条件、实力,还要有环境的培养。她自认能力不足,所以不敢;此外,家庭因素也有影响──廖佩宇的父母从以前就一直提醒她:「这个千万不能当工作。」

还是学生的林毓岚也表示,高中时因为要念书,参加社团让父母很不开心;后来上了大学,成绩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父母就让她去玩;之后家人看了她在剧场的几场演出后,「觉得没有想象中糟糕」,才渐渐不那么反对。

已经立定志向要当专业演员的江亭莹则表示,由于念的是戏曲学院,老师和同学都会支持,家人当然也希望她演得更好但也担心她以后会很辛苦。江亭莹半开玩笑说:「这一行本来就是吃不饱也饿不死。我没有想要赚大钱,觉得能用兴趣当工作真的很好。」明年即将毕业的江亭莹打算以后以跑团为主,但也会找有时间弹性的副业或跟朋友创业。

散播种子》

台上、台下推广歌仔戏人口

谈起身边的年轻朋友对歌仔戏的态度,邱妤萱表示一般的反应一定是:「那不是老人家看的吗?」为此,台湾春风歌剧团会加入亲情伦理的元素,尽量把「教忠教孝」的故事合理化,希望能感动年轻人。她认为年轻人只要明白你要传达的东西,就会比较乐意去看。

廖佩宇很乐观,她听到的都是正面的回馈:「我常说在台北很幸运,要学戏很方便,资源很丰富。你学大提琴要见到马友友太难了,可是我们要见到歌仔戏国宝廖琼枝多简单啊!正因为圈子小,所以师资都是大师级的演员。」

廖佩宇特别谈到,电视在歌仔戏推广上占了很大的功劳,「因为范围广,电视打开就看见,多简单。」据闻有人要筹备开拍电视歌仔戏,她期待那不只是阿公、阿嬷的怀旧时间,而是能拍出「改头换面」的剧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假设能起到类似偶像剧的风潮,造成一个话题,一定会有人开始想看歌仔戏。」她表示:「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至少要先变出「热闹」才能让外行来看,开发新观众绝对是当务之急。

已经投入剧团演出的邱妤萱则强调,「好剧本」不需要甚么手法就能打动人心。可惜写剧本和专业导演等人才却慢慢凋零。春风歌剧团会用年轻人的手法创作剧本,但她认为跟传统歌仔戏还是有落差,写不出很到位的剧本,而且台语语汇不够丰富。此外,目前剧团用的导演几乎是京剧老师,所以做出来的东西不太具有地道歌仔戏的味道。

虽然感到大环境并不乐观,但秉持对歌仔戏的热爱,大家还是「各显神通」地推广。例如春风歌剧团针对学校老师办工作坊,因为他们是最好的媒介;剧团的团员也有很多是学校老师,透过设计教案把课程跟歌仔戏做连结。工作坊办了两年,邱妤萱觉得反应不错。此外,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春风歌剧团目前至少每年要推出一档新的制作。

身为学校歌仔戏社团负责人的廖佩宇则喜欢透过讲述剧情、趣闻、学歌仔戏的过程,引发同学的兴趣。师大的歌仔戏社并藉由教育部的「大专校院社团带动中小学社团发展」计划,每星期抽空到景兴国中的歌仔戏社教小朋友学戏。为了引发兴趣,还设计了歌仔戏版大富翁、期末考闯关等形式,希望在年轻的孩子心中播下一些歌仔戏的种子。

江亭莹则笑说:「我常逼没有看歌仔戏的朋友来看,他们如果觉得精采,也会约其他朋友来,就会越来越多人。」她强调,如果自己技艺不好,也不好意思叫人家来看,「所以要求自己先学好。」她还表示,自己在歌仔戏的环境待久了,懂得歌仔戏的美,可是一般年轻人可能因为看不懂,就无法体会。所以她认为教育很重要,可以多举办校园讲座、玩游戏、示范教学,或推出优惠票价给学生。

展望未来》

看见歌仔戏的希望与感动

关于一些前辈、老师对于歌仔戏的前景并不看好,廖佩宇颇能体会。她表示台湾虽然成立了戏曲学院培养出一批人才,但是,他们的舞台在哪里?很多人毕业之后就消失了,因为离开学校就没有戏演,现阶段也很难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只好转行,等于有传没有承。

廖佩宇坦言:「没有任何一个剧种会因为同情而存活下来,一定是因为它有趣、好看。我觉得没有必要塑造歌仔戏悲情的形象,应该要把它好玩、有趣、有价值的部分拿出来。不能强制大家喜欢,唯有自己变得值得人家喜欢,观众自然就会来。」她还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为例,积极地表示:「说不定哪天有一个转机,很难讲。昆曲曾经一度快灭亡,但《十五贯》这出戏让昆曲又大为流行。类似这样,就是一个盛衰的演变。」

而林毓岚则认为歌仔戏能不能回归主流要看机运:「每个东西都有兴衰,如日剧与韩剧。如果有机会像布袋戏突然很红当然好,没有机会也无所谓,有传承就很好了,它就是一个文化。」

对于歌仔戏的传承,虽然或多或少感到忧心,但几位年轻人热爱歌仔戏的心不曾动摇与改变。

年轻,或许代表没有丰富的人生历练;但也因为年轻,所以单纯直率、义无反顾。目睹这些为歌仔戏薪传大任真心付出的年轻一辈,不但看见希望,也看见了感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亂評古人
中國大陸颳起一陣所謂「國學熱」。相反的,台灣卻在「去中國化」。兩相比較下,台灣似乎落居下風。不過,國學熱到底熱在哪裡?是否熱昏頭了?…
昔日呼風喚雨 科技巨頭如今失寵
美國從歐巴馬政府、川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短短五、六年,高科技公司的地位一落千丈。今年6月中,拜登任命反壟斷法律專家麗娜‧汗(Lina…
四川災區百餘孕婦「痛上加痛」
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不少父母失去了他們唯一的孩子。當看到那些傷心欲絕的父母,沒有人不為他們掬一把同情的淚。地震至今將近一年,…
職場上的禮儀
商場上,「禮儀」一直是許多成功的企業人士非常重視的一環。無論是交換名片、穿著、開會、宴會、乘車等,這些看似簡單的應對方式,…
化痰散結的貝母
貝母小傳很久以前,有一位住在農村的孕婦,每次產下嬰兒就昏過去,醒來時,嬰兒已死。連續三年,連死了三個兒子,全家陷入愁苦當中。有一天,…
諾亞方舟的故事
諾亞方舟的故事出自《聖經‧創世紀》。 上帝造了亞當、夏娃之後,由於他們偷吃了禁果,被逐出伊甸園。據說亞當和夏娃活了930歲,…
心靈的「三聚氰胺」
三鹿有毒奶粉事件,再次把中國的商品造假、食品有毒問題,推到了全世界媒體的聚光燈下。現在不僅中國國內,連在台灣、南韓、新加坡、…
山神
世上到底有沒有神和鬼?在這個所謂「科學昌明」的時代裡,或許真正的答案祇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信者自有信的道理,不信者也有其不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