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宝生带领旗下员工走过金融海啸](/sites/watchinese.com/files/photos/100/083A2_022.23.jpg)
现任凯基董事长魏宝生曾叱咤官场与业界,并曾获艾森豪威尔奖金以及金彝奖杰出企业领导人才奖。集金融、保险、证券专长与实务经验于一身,财经资历可说是非常完整丰富。
2007年,魏宝生亲自规划引进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瑞士私人银行附属公司——瑞士友邦银行投资,设立台湾第一家经营财富管理业务的外资证券商──友邦证券。
母公司债台高筑 自行找买主求生
但世事难料,2008年美国掀起金融海啸,身陷资金周转问题的美国国际集团(AIG)摇摇欲坠。债台高筑的AIG只好出售全球范围内旗下的业务。由于财富管理业务为AIG新开发的项目,便成为第一个被抛售的对象。
要被总公司抛售的窘境,是当初魏宝生怎么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抛售消息传出后,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员工个个人心惶惶!
但是,当AIG发布抛售财富管理资产的新闻稿时,竟没提到台湾的友邦证券!接着位于瑞士的总公司──瑞士友邦银行(现已改名瑞士安勤私人银行)来电告知,因为友邦证券才新创立一年余,尚未进入获利阶段,于是不打算变卖台湾的资产。
「不打算卖?意思是说,你可以走人啦!」魏宝生生动地描述当时接到电话的心情,「哇!我想说惨了,我接到那通电话时,真是吓坏了,代表我就没工作了!当然我还好,AIG在台湾还需要我,可是我的同事怎么办?」
想到公司的同仁,魏宝生突然莫名其妙地鼓起勇气,断然回答电话另一头的瑞士总公司:「你不卖?那我自己来卖!如果找到买主,在你整个抛售计划结束前,我用book value(账面价值)卖掉,可不可以?」瑞士总行想想,如果真卖掉了,那还多一笔资金,于是回答:「好啊,那你卖卖看吧!」
魏宝生想起当时做出的决定,仍然感到不可思议。他笑着说:「其实我那时候不知哪来的勇气。人到最困难时,又是公司的领袖,往往会有些突发奇想。」
跟大老板报备完要自行出售公司后,接下来是面对同仁。这是考验一位企业领导人的关键时刻。
鼓舞同仁士气 半年售出友邦证券
当组织面临解散时,人人自危。「同仁们有哭过,我也有哭过。我也很难过,但我绝不在他们面前哭!」魏宝生顿了一下,坦言:「在这种时候你要做一个精神领袖,你要哭也要偷偷哭,你是movie star(电影明星),你要演戏!因为你不能让你的同仁对你没有信心,尤其大家已经这么惨了!」魏宝生认为杰出的企业领导人必须有能力克服自我的弱点,凝聚同仁的向心力。
接下来魏宝生采取了一个关键的步骤:先确定自己的未来,把自己在卖公司的角色中独立出来。让自己在与买家谈判过程更具超然立场,如此更有说服力。
由于AIG还需要魏宝生的专业经验,所以他很快地在同为AIG旗下的友邦产险(已改名为美亚产险)找到总经理的职位,然后回过头来努力专心地为友邦证券当时三十几位员工找买家。
魏宝生解释道:「我自己清楚地知道,如果我跟我的同事一起卖,一定卖不掉,为甚么?人家干么要我?在这时金融风暴时谁甩你呀?所以我自己跳出来,我的立场有独立性后,帮着买家去杀价,底线就是账面价值嘛,杀价就是杀到账面价值。」
于是借着多年在金融界的人脉,十万火急的魏宝生一家一家敲门,每天亲自打电话找决策阶层,那段时间魏宝生真的是「撩」下去了!
为了凝聚向心力,鼓舞同仁士气,魏宝生每天报告拜访买家的进度,把员工注目的焦点放在他身上,提升员工对公司领导人的信任,减少恐慌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魏宝生用坦然的态度和员工沟通:「愿意跟着我的,我们就好好做,但是你们如果有别的机会,也可以考虑,当然我不希望大家走。」
渐渐地,有兴趣的买家多了,员工们士气逐渐高昂,到后来锁定几个最有可能对象时,全公司上下开始全神贯注于增强自我实力,以便迎接未来的新东家。「大家开始就像演习一样,就像运动会要开始了,英文不好的赶快加强英文,体重太重的赶快减肥……从在谷底,慢慢地有希望,大家团结在一起,变得士气高昂!」
在士气最高点时,魏宝生成功地把友邦证券出售给香港东亚银行──从签约到经过主管机关审核,前后仅仅半年,且全数员工得以留任。魏宝生功成身退,到AIG旗下友邦产险(美亚产险)担任总经理。
相较于当时角逐激烈、抗争不断的南山人寿抛售案,同样是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友邦证券,却有着截然不同、转危为安的命运。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勇敢面对危机的魏宝生。
(本文整理自《看》2011年第83期「封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