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盛世中国」报导的背后

「盛世中国」报导的背后
一连串大陆采购团来台新闻,并搭配该省市大幅专题报导,很多都是置入性的广告。李唐峰摄影。
第101期
李佳鸿

「这将会危及台湾的民主自由!」

10月24日,在NCC大楼中举行旺中宽带并购中嘉网络的NCC听证会,与会学者罕见地几乎一面倒,大力反对并购案。大楼外公民团体聚集,包括台湾媒体观察协会、公民监督国会联盟、台湾记者协会等民间团体。年轻学生则手拿广告牌、高呼口号:「反对媒体酷斯拉!」

时间回到2008年11月,著名台商、旺旺集团创办人蔡衍明斥资204亿台币买下中时集团旗下的《中国时报》、《工商时报》、《时报周刊》、中天电视及中视等媒体。11月16日,蔡衍明特别利用假日召集中时一级主管,下达三道指令:一、全力拥护马英九总统;二、化解两岸人民误会;三、所有新闻皆无关统独。

由于蔡衍明和对岸政、经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此,中时集团被疑为「红云罩顶」、沦为北京当局的附庸,对于政治新闻和两岸新闻常常被诟病「美化」处理,失去媒体监督政府执政的功能。

现在,旺旺中时集团再次大动作要并购中嘉网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个「近五年来亚洲最大的媒体并购案」交易金额超过七百亿;如果过关,旺中集团的有线电视订户数将高达26%,可掌控约20%的电视频道,成为台湾最大的媒体集团。

一般人或许会质疑:「旺中并购中嘉按照市场机制在运作,有甚么不对?」

如果真的是纯粹的市场机制,自然不会引起社会上的广泛疑虑。蔡衍明和大陆政、经高层均关系良好,旺中集团背后的资金来源很难撇清与北京无关。在「市场机制」背后,包藏的可能是中共当局的政治统战,怎不令人捏把冷汗?

《中时》易主 立场「红了」

事实会说话。2008年《中国时报》被收购之后,在报导的内容及数量统计上,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倾中倾向。

台大新闻所教授张锦华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依《财讯》报导,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台湾媒体财务吃紧,中共国台办即提供数百万元人民币,向《中国时报》和《联合报》购买版面刊登「魅力城市」系列报导,宣传大陆各地大小城市与开发区。

令外界震撼的还有2010年1月,《中国时报》总编辑夏珍被撤换职务的消息。在第四次江陈会期间,政党领袖争相宴请中共海协会长陈云林,《中时》在2009年12月26日以头版头条报导──海基会认为台湾政党大老争相会见陈云林根本是「A咖对C咖」。

「陈云林是C咖」的头条报导一出,惹恼中共。蔡衍明为了平息北京方面怒火,因此决定撤换《中时》总编辑夏珍。

夏珍本人对此表示:「不必避讳,对这次职务调动,外界已经有许多传闻,为甚么有这些说法,我很难置评……」

大陆采购团获明星规格报导

2009年和2010年,大陆各省市首长频频来台参访,《中国时报》(当时已被旺旺集团收购)和《联合报》跟着大量报导该省市长访台实况,并搭配该省市大幅专题报导(参见表一)。

举例来说,配合湖南省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率领的考察团来台采购,《联合报》在2010年8月3日、8日进行湖南专题报导,包括〈鱼米之乡 猪粮天下第一〉、〈杂交水稻之父 成功增产20%〉、〈湖南杂交水稻中心 农业外交尖兵〉、〈湘台农业论坛将登场〉、〈锦绣潇湘湖南快乐行〉、〈八大精品旅游路线 遍览三湘四水明媚风光与名胜古迹〉等,都是以「新闻报导」形态呈现的置入性广告。

2010年8月底,广东省长黄华华带领采购团来台,《中时》就对黄华华的行程巨细靡遗地加以报导,具体新闻如〈广东经贸采购团采购逾70亿美元〉、〈黄华华访艾美特,强调粤台双赢〉、〈黄华华 盛赞大湖草莓、「唱」游日月潭〉、〈广东省长博感情 高唱客歌山歌〉、〈广东省长会乡亲 启动万人游台〉等,但对黄华华迫害广东法轮功学员的负面人权纪录,则一字不提。

陕西省代理省长赵永正来台时,《中国时报》分别在2010年9月13日以及17日刊登西安、陜西的专题报导,包括〈陕西 吃喝玩乐 旅游大省〉、〈鼓艺奇技惊人 饱尝特色美食〉、〈塞上风光迷人 流连温泉之乡〉、〈千年古迹 稀世珍宝 举世独有〉、〈科技实力超强 经贸『钱』力无穷」〉、〈打造绿色新西安 生态环保一级棒〉等,也都是典型的置入性营销。

监督新闻不敢报 恐成傀儡

进一步说,在采购团来台时,除了各省市的「专题报导」如影随行之外,《中时》、《联合》对大陆的监督型新闻变得少之又少。张锦华的研究报告指出,以2010年8、9两个月的时间来看,《中时》两个月只有22则对中国的监督新闻,平均每3天才出现一则;《联合》两个月则只有16则,平均每4天才出现一则。而同期的《自由时报》有27次则,《苹果日报》则高达72则。

如此看来,中共「买新闻」的手段奏效,除了可用歌功颂德式的大版面宣传中国的美好之外,还排挤了正常的监督式中国新闻。台面上一片「盛世天朝」、「歌舞升平」,中国的形象大好。

中共买新闻 监察院纠正

对中共收买新闻的行为,张锦华强调:「这些包装成新闻专题的广告,不但违反新闻专业,还有两岸交流法规上的争议。」

2010年11月,监察院公布调查结果──旺旺中时设在中国北京的公司,专门招揽中国政府的广告业务,再转包给国内其他媒体(如《联合报》),价格常是行情价的两倍以上。监察院掌握一份中国大陆与台湾媒体的合约书,这份《中国时报》与《联合报》的契约就载明「付款方式,以汇款方式支付」,证明了中国官方透过《中时》,以金钱购买新闻的事实。

据此,监察院针对「中国政府以置入新闻的方式购买台湾新闻」,对陆委会提出纠正案。纠正函中指出,中国大陆官方常以「专辑」方式,在我国报章刊登大篇幅置入性营销的「新闻报导」,已违反《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三十四条及《大陆地区物品劳务服务在台湾地区从事广告活动管理办法》第六条等现行法规:台湾媒体刊登之中国大陆不动产投资、招商、婚姻媒合等类型广告列为禁制项目。

负责调查这个案子的监察委员吴丰山表示,平面媒体无视法规与中国大陆政府进行交易、从事新闻置入性营销的后果,除影响主权的独立与完整性之外,更「严重扭曲传播伦理,阻碍国家进步,并侵害民众对媒体的信赖与新闻应独立自由的专业。」

「听其言不如观其行」,从旺旺集团进驻《中时》之后,《中时》已经快要成为中共在台的宣传报;如果这次旺中再成功并购中嘉,后果如何将更加难以预料。

大陆各省采购团真的在采购?

文⊙李佳鸿

在各省领导们会台湾乡亲、吃水果、唱山歌、大采购、倡双赢的背后,大陆各省来台采购的「牛肉」到底是不是真的?

以2009年11月来台的四川采购团为例,当时采购团与台湾厂商签下近一亿美元的合约,包括七百万美元的毛巾订单,被报导吹捧为「四川访台团至今层级最高、商机规模最大的一团。」

但是事实的真相十分不堪。云林县毛巾产业科技发展协会创会理事长周清源随后出面指出,这张支票根本是「空头支票」。据《自由时报》报导,周清源说,11月初四川采购团在海基会陪同下到台中,向台中毛巾业者欣绮公司下了七百万美金(约合台币2.25亿)的订单,之后周清源问欣绮负责人洪春明,洪竟说:「没有啦!那是他们拜托我演戏的啦!」

洪春明坦承,当初是因中国友人请托,「给他一个面子」,才答应配合演出说谎,实际上并没有收到中国的订单。

针对大陆采购团「番石榴票」的现象,台湾寝具产业团结联盟理事长黄光艺更投下震撼弹:「媒体每天都在报,宣传大陆团来台湾采购多少多少……结果哪样是真的?我们到目前都没有看到哪一次是真的!」

2010年甚至连一名国台办官员都坦承:「过去的采购团确实『不够平民化』,甚至出现夸大不实的现象。」至此,大陆各省组团来台采购的现象才渐渐减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大媒體小故事- 33. 旁觀者清
「不是我故意要說你們壞話喔!我覺得最近你們雜誌排版的品質還真的是有下降的趨勢耶………」本來是個寂靜的寫稿的週末夜晚,但亮晃晃的電腦螢幕上,…
老店的經營之道 堅持傳統+突破創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統計一次的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底台灣企業總數為118.5萬家,其中企業經營五年的存活率為75.73…
新竹半畝塘 榕樹下的收冬市集
▲走過門後的小徑,就是別有洞天的半畝塘新竹總部所在的「若水會館」。曾允盈攝影     ▲土地公廟與老榕樹,…
七月笑談
在民間各種稗官野史的傳說中,只要加上事發時間是黃曆七月,保證可以提高它的懸疑恐怖效果。戰慄電影或小說不就常常以七月怪談為故事發展的主軸嗎…
漢語成為加拿大第三大語言
加拿大國家統計局12月公佈最新人口普查統計顯示,漢語已成為加拿大繼英、法語外的第三大語言。報告指出,目前加拿大3,120萬人口中,…
一件小事
  那天出門,突然看見車子上留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行英文字:「對不起,我不小心碰了您的車,請給我打電話。」後面是電話號碼。…
海南「毒豇豆」引爆中國蔬菜檢測問題
北市議員簡余晏日前踢爆,現在民眾買的進口冷凍青花菜、花椰菜、白蘿蔔,百分之百都是中國來的。但由於欠缺標示,民眾根本不知道買到的是大陸蔬菜…
習近平「裁軍」 江澤民「心驚」
70年前的9月2日,日軍正式投降,標誌二戰太平洋戰爭的結束。70年後的9月3日,北京以重大閱兵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