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想过会与「书法」产生甚么关联,更不可能想到自己会与「它」结下这么奇特的缘分。自小过动好玩,书法课的描红、练字作业总是草草了事。随意敷衍下对书法自然不曾产生兴趣,甚至连些最基础的常识也双手奉还给学校。升学的压力、五光十色的娱乐让「书法」离我越来越远,压根没想过有一天「书法」会走进我的生命,影响我看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大学租赁的房东是个国中退休的美术老师。他退而不休的娱乐是下田后放一张适切心情的唱片,配上一杯茶,从容地在地下室写书法。他说:「有三年的画家,没有三年的书法家。」画画的技法可以靠苦学掌握速成,但书法却要从「心」开始锻炼,惟有每日不间断才可能有所成。
房东先生让我动了练字的念头。或许有时候「艺术」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我们总囿于既成、概念化后的观念,忽略了事物本身给予人们最初的真实感受。
课业、学生会还有各式丰富的大学生活,让每日练字变成每周练字,不久后是一个月练几次,最后终究搁下了。在大学最后的那个暑假,突获房东先生罹癌末期的消息,重访久未传出悠扬乐曲的地下室,看见房东先生用颤抖的手写下的诗句,笔墨间的神情跃然纸上。在字里行间我彷佛看见了用生命在写书法的身影,或许他不是名家或大师,但的确是艺术的实践者,平凡却最为难得。
研究所时结识了一位客座教授,老先生年逾七十,却畅行无阻于网络,保持着年轻时对世界高度的热情与投入,小至电影娱乐,大至国家民生,时常寄来有趣的文章和自己的想法。他充分享受现代的便利,却从不曾忘却儿时的记忆和技艺。当老先生视力退化,被医生告诫莫再读书、看报的时候,却仍提笔练字,或许对他来说,书法根本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艺术」,而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元素。纸笔墨砚为何不能是茶米油盐?
收到老先生寄来的信件,这回不是e-mail,而是一封草书所写的短笺,心里沉甸甸。或许在过于匆忙和丰富的生活里,我应该试着反璞归真,静下心感受生活最初原始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