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出去走一走了!」电影《阵头》中,男主角阿泰在苦思如何带团闯出名气时,灵机一动,决定率领全团背着大鼓,用行脚的方式环岛,因而吸引媒体的注意,一炮而红!
电影里苦行环岛的桥段,看似疯狂,但现实中「九天民俗技艺团」一个又一个的创举,比电影还疯狂!
1996年至2003年间,每年7月「九天」全团背着三太子,徒步环岛;2004年,全团还背着大鼓,登上台湾最高的山峰――玉山;2005年至2006年间,他们还立下「文化朝圣、背鼓环岛苦行」的创举,所有团员徒步背鼓走遍廿三个县市,到每个县市文化局巡回演出。
这些还不够,2011年「九天」更是挑战极限,团长许振荣甚至率领团员们参加超级马拉松的极地竞赛,背着三太子用七天的时间,横越撒哈拉沙漠!
对内传承 对外营销
环岛?玉山?撒哈拉?这些和三太子、阵头、团员的表演有何关系?为甚么要一再跌破大家眼镜、挑战自我耐力的极限?
团长许振荣谈起这些壮举,一脸平淡,似乎这一切都还不够极限!他缓缓地解释,对「九天」内部而言,这些挑战是一种训练团员的模式,藉由传统民俗中的「行脚」,让团队共同经历艰难的磨练,彼此间会产生革命情感与默契,团队会更有向心力;另一方面,不断的挑战之旅会缔造属于「九天」自己的历史与文化,赋予团队丰富的精神和共同记忆,有了历史、文化的传承,「九天」将成为更特殊、屹力不摇的团体。许振荣说:「这也是被拍成《阵头》电影可看性和特色的地方!」
对外而言,简单讲,就是绝佳的营销策略,「让更多人知道『九天』,不只是表演上,藉由这些壮举让『九天』一再曝光。」
但这些活动都不简单,尤其沙漠的极限竞赛,可不是开玩笑的,若有人承受不了怎么办?许振荣阿沙力地讲:「这些风险我们都是没办法评估的。」对他而言,想多执行力就弱了,这一切都很简单,就是:「憨胆(台语)!天公疼憨人,也没想那么多,就去做就是了!」
玉山之行:让台湾看见「九天」
文建会文资处科长陈嘉瑞曾经担任台中县文化中心主任,给过「九天」很多帮助,当时「九天」的玉山之旅,他也随团爬上山顶,还帮忙背了三太子和大鼓。「九天」登玉山的摄影照片就是出自陈嘉瑞之手。
他回忆,一路上那些看似草莽的团员们非常有纪律,登顶前一天晚上住在鹿林山庄,孩子们的房间收得干干净净,团长的口令,团员都不敢违背。他还记得在山上由于没热水,大家都洗摄氏4度的冰水,虽冷但众人都很坚定。
一路上团员们就像电影里环岛的片段那样,背着大鼓爬上山顶,汗流浃背地走着,没人敢喊累,每个人都一心一意地想完成这趟旅程。
等到到达最高点时,团长大喊「我们做到了」!团员们眼神里散发出无比的光彩,让陈嘉瑞大受感动,到现在还记得这些孩子们脸上的光芒。
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林茂贤,也跟着一起扛三太子上玉山,他认为,对这些孩子们而言,除了可以锻炼体能外,也让「九天」在台湾的最高点被大众看见。
横越撒哈拉:是锻炼也是修练
目前「九天」达成最困难的壮举就是横越撒哈拉沙漠。不同于以往国内的旅程,这是国际的赛事,而且还是气候极端的沙漠,团里没人去过沙漠,更别提要在沙漠中背着三太子竞赛。
「九天」的动作指导郑琨永说,当初听到团长宣布要横越沙漠,他惊呼:「惊死啊!」然而,团长一句话,没人敢质疑,于是撑着也得走完这一趟。
不过,郑琨永也表示,其实他能理解团长的用意,他自己也想考验自己的体能,同时藉此让更多人知道「九天」是个甚么样的表演团体。
为了这段旅程,全团还做了一年的特训,包括去合欢山跑步、到沙滩跑步训练,其中一个特训是到澎湖外岛24小时不休息地跑完100公里,训练耐力和意志力。许振荣的儿子、也是团员的许怀文说,那趟耐力训练从早上6点连续跑到隔天清晨6点,最后的20公里,也就是大概清晨四、五点时,他整个人快崩溃,连脚都没感觉了,只能硬拖着自己继续往前。
连训练都那么艰难,遑论去到沙漠竞赛了。
该团由极地运动选手林义杰和「九天」团员约20人组成,四次获得葛莱美奖提名的唱片设计师萧青阳也随团走完全程。一开始萧青阳也很纳闷,为甚么要背三太子来走沙漠?他有机会就问这些团员,试图找出答案,当走完全程后,萧青阳给「九天」的沙漠之行下了一个注解:「这是一场修练、一场修行,就像《西游记》中的取经之旅也是一场修练。」
萧青阳回忆这趟沙漠之旅,他观察到每个人在沙漠中都是个体,在不眠不休拚命地向前走时,队伍时常会拖很长,剩下一个人在行走,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想事情、反省自我。
「真的是一场修练!」许怀文也点头说道,第二天时,他的脚就受伤了,接下来得靠吃止痛药撑着来完成全程。整个沙漠之旅,行走跑步时都在跟自己对话,最后他发现能走完全程靠的已不是体力,而是对这件事的信念在支撑,「要克服自己的心魔,沙漠的气候、地形给你造成很多心理的轰炸,你会一直有放弃的念头,算是在磨自己的耐性和学习怎么坚持吧!」
郑琨永也认同萧青阳的描述,他形容自己「想事情想到鼻头都酸了」!走完这趟后,郑琨永更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事物,因为一旦想起在沙漠里要甚么没甚么的日子,就会觉得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很珍贵。「不然我之前都只专注在表演的事情上面!」他这么体会。
今年20岁的团员嘉诚,脸上仍带着些许稚气,但分享故事时,感受却很多。他提到,第一天去到沙漠,因为是傍晚,气温没那么高,第二天起床,清晨时分,气温仍然感觉不高,他心里暗喜:「沙漠也没那么热嘛!」没想到接近中午时,沙漠的炎热开始让他受不了,第二天结束时,心里想着要放弃。但他没这么做。
然而接下来的是,连续的走动让脚长满水泡,疼痛不已;加上在沙漠中一不注意很容易就落单。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落单是件很恐怖的事情,甚至有一次在夜晚时,嘉诚蹲下来休息一会儿,抬起头来,前方队伍已不见踪影,他吓得「差点哭出来」。每天他心里都想着理由要跟团长报备,好放弃比赛,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完成了旅程。于是,这趟修行之旅,他感受很深,最大收获就是学习坚持、做事有始有终、不放弃的精神。
对于团长许振荣而言,沙漠之旅的修练,让他更洞彻人性自私的一面──在全团生理、心理都达到极限时,有些人想快点休息于是走快些,有些人体力不行了所以走慢了,走快的人不愿等走慢的,因为在沙漠里,等待不是休息,而是曝晒。种种的原因会让人情绪不快而起争执。看在许振荣眼里,更加觉得一个团体里,不能太强调个人,得全团一起走到目的地才算胜利,而他就得担负起平衡好全队情绪的角色,或开骂或劝导、沟通,总之,得把全团一起送到终点。
最后大赛结束时,大会播放了比赛的投影片让参赛选手回顾,里头也有几张「九天」团员背着三太子的画面。本次国际赛事,不仅让世界看到台湾,还看到了台湾的民俗与信仰。
「收获太多了,一言难尽。这趟旅程代表着一种使命感,并产生了一些附加价值,是大家一开始想不到的。」许振荣漫着笑意的脸上,光彩洋溢。